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温新

作品数:11 被引量:214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土壤
  • 3篇农田
  • 3篇解吸
  • 2篇植物
  • 2篇植物秸秆
  • 2篇山核桃
  • 2篇土壤学
  • 2篇农田土壤
  • 2篇微生物
  • 2篇林地
  • 2篇林地土壤
  • 2篇秸秆
  • 2篇核桃
  • 1篇典型林地
  • 1篇性状
  • 1篇烟草
  • 1篇养分
  • 1篇叶片养分
  • 1篇有效锌
  • 1篇植物篱

机构

  • 9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浙江林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1篇徐温新
  • 7篇吕家珑
  • 5篇窦春英
  • 5篇叶正钱
  • 4篇张圆圆
  • 2篇曹莹菲
  • 2篇张红
  • 2篇刘海轮
  • 2篇钱新标
  • 2篇王卫国
  • 2篇童根平
  • 1篇陈留美
  • 1篇赵文田
  • 1篇盛卫星
  • 1篇代允超
  • 1篇姚芳
  • 1篇高井刚
  • 1篇孙晓迪
  • 1篇张亮亮
  • 1篇孙盼盼

传媒

  • 4篇浙江林学院学...
  • 2篇土壤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小白菜铅吸收的土壤因素和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铅(Pb)的生物有效性、移动性和转移特征对环境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采集我国15个省份理化性质差异很大的土壤,利用温室试验,以小白菜为研究对象,通过外源添加Pb,研究Pb从土壤向植物的运移,探索影响Pb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土壤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土壤总Pb含量、有机碳(OC)含量、pH对植物吸收Pb有显著影响。植物Pb含量和土壤Pb含量呈正相关,而土壤pH和OC含量则与植物Pb含量呈负相关。相比于单因素回归分析,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在评价Pb生物有效性时,相关性更高,决定系数R^2由0.83提高到0.94。Pb在酸性土壤中生物富集系数(BCF)较碱性土壤中更大。利用合并CK、Pb1和Pb2处理(n=45)得到的Freundlich预测方程(lg Cplant Pb=1.14 lg Csoil Pb-0.19pH-0.63lg COC+1.92,R^2=0.94,RMSE=0.11)能更准确地评估Pb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试验结果可用于预测Pb从土壤到植物的转移。
徐温新李艳代允超吕家珑
关键词:小白菜
植物秸秆腐解特性与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7
2019年
采用网袋法探讨不同新鲜秸秆在农田土壤的腐解特征,结合Biolog微平板技术,对不同秸秆处理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腐解时间的增加,新鲜秸秆的残留率波动不大,秸秆的腐解速度为玉米秸秆大于大豆秸秆。整个腐解时期,不同秸秆处理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由高到低依次为FCN(新鲜玉米秸秆+氮)、FC(新鲜玉米秸秆)、FB(新鲜大豆秸秆),说明玉米不同秸秆处理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密度大、稳定性好,大豆秸秆处理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相对密度小,稳定性差,3种不同秸秆处理中土壤微生物的AWCD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不同秸秆类型与腐解时间的交互作用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3种不同秸秆处理中土壤微生物的优势种群主要以糖类和多聚物为主,在腐解中后期难分解物质逐渐累积,均表现为对芳香化合物的利用最弱。3种秸秆的腐解残留率与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土壤温度、氨基酸、多胺类的碳源利用方面影响较大,土壤含水量和秸秆含水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不同秸秆的腐解残留率。
张红曹莹菲徐温新吕家珑
关键词:农田秸秆腐解微生物群落
不同植物秸秆腐解特性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研究被引量:99
2014年
采用网袋法探讨不同秸秆在3个长期试验地的腐解特征,结合Biolog微平板技术,对不同长期试验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腐解时间的增加,秸秆腐解的变化趋势为烘干秸秆>新鲜秸秆。葡萄园土壤微生物活性高,稳定性好,其次为桃园和农田。农田土壤微生物活性低、稳定性差,不同处理的秸秆在腐解过程中残留率变化较大,而果园土壤微生物活性相对较高、稳定性好,不同处理的秸秆在腐解过程中残留率变化较小。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土壤温度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三大指数呈极显著相关,且不同秸秆处理的腐解残留率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优势度呈显著负相关,微生物群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秸秆分解的速率。
张红吕家珑曹莹菲徐温新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
山核桃果仁微量元素分析初报被引量:27
2009年
通过野外调研并采集临安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果实及对应的山核桃林地土壤,分析山核桃果仁品质和不同母质类型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比较了石灰岩母岩土壤和非石灰岩母岩土壤上山核桃品质的差别。结果表明,生长于石灰岩母岩土壤和非石灰岩母岩土壤的山核桃果仁都富含粗蛋白和粗脂肪。经t检验分析,不同土壤对果仁粗蛋白和粗脂肪质量分数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差别。果仁粗蛋白和粗脂肪变幅分别为90~109g·kg-1和665~694g·kg-1。山核桃果仁中的微量元素丰富,特别是锌和铁,变幅分别为30~51mg·kg-1和36~94mg·kg-1。果仁微量元素量与成土母质、母岩性质密切相关,硒为某些石灰岩母岩土壤山核桃果仁所特有。
钱新标徐温新张圆圆窦春英叶正钱
关键词:经济林学山核桃石灰岩土壤果仁微量元素
大田条件下山核桃林地土壤和叶片养分变化规律被引量:29
2009年
对石灰岩母岩土壤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开展定位研究。通过对土壤养分及山核桃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变化的动态分析测定,研究山核桃林地土壤养分水平现状及季节性变化,探讨山核桃叶片养分的变化规律及与土壤养分水平及施肥的关系。结果表明:与10a前相比较,山核桃林地土壤氮、磷、钾养分积累明显,但是土壤酸化严重,土壤pH4.5。对山核桃叶片养分动态分析显示,随着山核桃的生长、开花、结果和果实膨大直至成熟,山核桃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分别变幅在10.6~15.4,0.9~2.2和5.2~11.8g·kg-1。叶片养分水平与果实之间养分供应源库关系明显。综合分析表明,目前山核桃林地氮、磷、钾肥料施用过多,应根据山核桃对养分的需求特点,控制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量,加强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从而实现稳产高产并提高品质。
童根平王卫国张圆圆徐温新窦春英盛卫星虞青平叶正钱
关键词:植物营养山核桃叶片养分
六种烟草专用复合肥肥效对比试验被引量:8
2007年
选取市场上常见的六种烟草专用复合肥,在相同的施肥量、相同的管理方式下比较其对烤烟植物学性状、产量以及烟叶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的处理均能增加烤烟的株高、茎围、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不同程度地提高烟叶产量和外观品质;施用复合肥处理可以明显降低烟叶中氮的含量,显著提高磷、钾的含量;施用复合肥的处理之间效果差别不明显。
徐温新刘扬刘海轮吕家珑高井刚孙盼盼陈留美张亮亮
关键词:平衡施肥烟草植物学性状
锌在我国几种主要土壤中的吸附-解吸作用和对青菜生长的影响研究
锌主要以土壤(环境)-植物(动物)-食品-人类所构成的食物链进行迁移,所以土壤-植物系统便成了研究和控制锌元素的重点领域。本试验采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六种类型的九种土壤,对九种土壤分别进行了锌的吸附.解吸试验,分析了不同类...
徐温新
关键词:最大吸附量解吸作用青菜黄绵土土壤有效锌石灰性褐土
文献传递
3种常见速生灌木吸收红壤氮磷能力的比较被引量:2
2009年
由于大量施用肥料造成养分在土壤中积累,已经成为重要的面源污染源。通过栽植植物篱截留养分是防止面源污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为了更好地利用植物资源,采用土培盆栽试验的方法比较了3种常见速生绿化灌木红叶石楠Photinia fraseri,金森女贞Ligustrum japonicum‘Howardii’和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对红壤氮磷的吸收积累能力。结果表明,红叶石楠对土壤氮的吸收能力最强,积累量最大,达到30mg·盆-1,可作为红壤氮截留的首选植物篱植物;而金森女贞对土壤磷的吸收能力最强,吸收积累土壤磷达到8mg·盆-1,同时对土壤氮的吸收积累量也达到了25mg·盆-1,金森女贞可以作为红壤植物篱的植物种类。红叶石楠与金森女贞配合混植有可能起到更有效的植物篱功效。
王卫国童根平徐温新窦春英张圆圆叶正钱
关键词:土壤学植物篱金森女贞红叶石楠柳叶蜡梅
陕西陇县烤烟种植区土壤养分的测定与肥力综合评价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对陕西陇县烤烟种植区的土壤养分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为该区烤烟生产和平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采自陇县10个烤烟种植乡镇55个土壤蝉品的pH、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模型对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陇县烟区土壤pH值为7.39~8.23,平均为7.83;有机质、全氮和全钾含量分别为5.67~17.32,0.41~1.36,20.59~27.04g/kg,平均含量分别为12.39,0.90,22.48g/kg;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41.91~190.41,10.34-49.61,102.80-444.08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98.72,27.81,197.14mg/kg;土壤有效锌和铜含量分别为0.21~O.84,0.21~O.66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0.45,0.46mg/kg;土壤养分存在较广泛的变异,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平均为0.6235,变幅为0.3770~0.7484,变异系数为11.56%;Ⅱ级IFI和Ⅲ级JFI土壤所占比例均较大,分别为63.64%和34.55%。【结论】陇县烤烟种植区土壤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丰富,有机质和有效锌含量较低,应增加有机肥、腐植酸肥及微肥(锌)的施用量,以实现烟区土壤的养分平衡。
赵文田刘海轮吕家珑徐温新刘潭伟李晓哲
关键词:烤烟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6种典型农田土壤的锌吸附-解吸特性被引量:11
2010年
研究了中国6种典型农田土壤对锌的吸附-解吸特性,其中采自西北陕甘地区和东南地区浙江省的农田土壤各3种。结果表明,6种农田土壤对锌的吸附量均随平衡液锌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均可用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和Temkin方程来描述,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6种土壤对锌的解吸量随吸附量的增大而增加,它们的相关性也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东南地区土壤对锌的最大吸附量明显高于西北地区,其中青紫泥的吸附量最大,达到3 333 mg.kg-1,黄绵土的最小(909 mg.kg-1);而西北地区土壤对锌的缓冲能力、吸附固定能力和固定量方面强于东南地区的红壤和青紫泥,利用Langmuir方程得出6种土壤(黄绵土、石灰性褐土、塿土、红色石灰土、红壤和青紫泥)对锌的最大缓冲容量依次为213,164,263,294,16和25 mg.kg-1;根据土壤锌吸附-解吸的线性回归曲线,计算出当土壤锌解吸量为0时,这6种土壤锌的固定量分别为56,97,126,135,55和98 mg.kg-1。浙江红色石灰土由于其pH值与西北地区土壤相似,而有机质质量分数和阳离子交换量又比较高,故对锌的缓冲能力、吸附固定量高于西北地区土壤。
窦春英徐温新叶正钱张圆圆姚芳吕家珑
关键词:土壤学农田土壤解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