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雪玲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人工湿地
  • 2篇蚯蚓
  • 1篇生活污水
  • 1篇生活污水处理
  • 1篇水处理
  • 1篇水质
  • 1篇水质净化
  • 1篇农村生活污水
  • 1篇农村生活污水...
  • 1篇脲酶
  • 1篇脲酶活性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量
  • 1篇污水
  • 1篇污水处理
  • 1篇硝化
  • 1篇硝化细菌
  • 1篇酶活性
  • 1篇垂直流
  • 1篇垂直流人工湿...

机构

  • 2篇东南大学

作者

  • 2篇徐雪玲
  • 1篇吴磊
  • 1篇李先宁
  • 1篇金秋
  • 1篇王国芳

传媒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蚯蚓对垂直流人工湿地微生物量及脲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在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中引入赤子爱胜蚓,构建了蚯蚓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比较了蚯蚓人工湿地与对照人工湿地表层和底层的细菌总数、氨化细菌数、硝化与反硝化细菌数及脲酶活性,分析了蚯蚓的引入对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中微生物量及脲酶活性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的引入对微生物的生长与增殖及脲酶活性的提高有明显促进作用.在蚯蚓主要活动的表层0~20cm基质内,蚯蚓人工湿地的细菌总数、氨化细菌数、硝化细菌数分别达到0.86×10^9-3.78×10^9cells/g,1.01×10^7-5.75×10^7M PN/g和1.88×10^8-6.08×10^8cells/g,显著高于对照人工湿地;同时,蚯蚓人工湿地表层的脲酶活性也明显提高;蚯蚓的引入提高了有机污染物及氮的转化与去除的速率.
王国芳吴磊徐雪玲金秋李先宁
关键词:蚯蚓垂直流人工湿地微生物脲酶
人工湿地生态功能强化与水质净化特性研究
人工湿地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废水(污水)生态处理新技术,由于其具有投资省、处理效果好、运行维护简单和方便的特点,目前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增多。但目前普遍存在污染物去除效率有待提高、土地利用率低、长期运行易发生堵塞等...
徐雪玲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硝化细菌水质净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