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霁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根瘤
  • 2篇植物
  • 2篇植物根
  • 2篇多肽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定殖
  • 1篇豆科
  • 1篇豆科植物
  • 1篇性状
  • 1篇修饰
  • 1篇亚细胞
  • 1篇亚细胞定位
  • 1篇植物根部
  • 1篇植物根瘤
  • 1篇植物性状
  • 1篇拟南芥
  • 1篇器官
  • 1篇组织器官
  • 1篇细胞定位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4篇徐霁
  • 4篇罗利
  • 3篇李晓琳
  • 1篇俞冠翘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种分离鉴定核苷酰修饰的蛋白质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鉴定核苷酰修饰的蛋白质的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分离和/或鉴定可被核苷酰修饰的蛋白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提供包含蛋白质的样品;(b)使得所述样品与包含X-0/d/ddNTP、核苷酰转移...
罗利徐霁
文献传递
大豆根瘤中增强表达的WIP小多肽基因家族的分子鉴定被引量:1
2012年
小肽分子是植物细胞分化、器官形成和生物防御的重要信号分子.通过分析大豆全基因组DNA序列,发现大量的基因编码小肽前体即小多肽分子.到目前为止,对这些小多肽分子的特征以及功能知之甚少.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公共数据库中的大豆转录组数据,鉴定了212个在根瘤中增强表达的小多肽基因.其中79个基因属于38个多基因家族,而另外133个基因不属于任何基因家族.在38个基因家族中,有10个基因家族只出现在豆科植物中,另外28个也出现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在大豆中,最大的一个基因家族是伤流诱导的小多肽(wound-induced small protein,WIP)基因家族,由38个成员组成,其中一半左右的基因在大豆固氮根瘤中增强表达.我们进一步分析了蒺藜苜蓿、百脉根、拟南芥和水稻中的WIP同源基因,发现部分基因也在根瘤中增强表达或者受病原菌诱导表达.二级结构分析显示,WIP小多肽前体均含有一个DUF3774结构域,其中包含2个跨膜疏水区域,多数分子具有N-端信号肽序列.我们选取了2个大豆WIP基因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WIP小多肽定位于细胞膜上.有趣的是,34个大豆WIP基因成簇分布在3条染色体上,与目前发现的其他小多肽基因家族的分散分布(如CLE)完全不同.在6,12和13号染色体上分别分布有11,12和11个WIP基因.而在12号染色体上的WIP同源基因则位于13号染色体上,二者呈对应关系.而6号染色体上的WIP基因相互之间同源性最高,且只与1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因此,可以推测,在大豆基因组中WIP基因可能起源13号染色体,通过染色体复制扩散至12号染色体,再扩散到6号染色体.而在拟南芥和水稻基因组中,半数以上的WIP基因也分布在一条染色体上,且与大豆12和13号染色体上的WIP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因此,植物中WIP基因可能来源一个共同的祖先.
李晓琳徐霁俞冠翘罗利
关键词:大豆根瘤WIP亚细胞定位分子进化
一种活性多肽及其在植物根部发育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多肽及其在植物根部发育中的应用。具体地,发明人发现一种新的分离的多肽及其前体,所述多肽从N’端到C’端依次为:Y、I、Y、T、N。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多肽的衍生物及其前体。所述的活性小肽具有种属特异性,并...
罗利李晓琳徐霁
文献传递
一种改变植物性状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变植物性状的方法,应用可形成根瘤的植物与根瘤菌形成共生关系的特殊性质,在植物根瘤细胞内部定殖的根瘤菌中表达外源基因,然后通过植物体内已经存在的运输系统将基因表达产物或成分转运到植物的其它组织器官,从而改变...
罗利徐霁李晓琳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