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敖敏

作品数:9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支气管
  • 4篇气管
  • 3篇哮喘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哮喘诊断
  • 2篇咳嗽
  • 2篇咳嗽变异性
  • 2篇呼出气
  • 2篇呼出气一氧化...
  • 2篇出气
  • 1篇学科团队
  • 1篇抑郁
  • 1篇影像学特征
  • 1篇支气管病
  • 1篇支气管肺癌
  • 1篇支气管肺泡
  • 1篇支气管镜

机构

  • 9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郭述良
  • 9篇敖敏
  • 3篇余纪会
  • 2篇税莉莉
  • 1篇丁敏
  • 1篇王婷
  • 1篇江莉莎
  • 1篇肖玲
  • 1篇刘静
  • 1篇姚韬

传媒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肺结节与肺癌全程智能管理云平台的构建及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我国肺癌患病率、病死率稳居恶性肿瘤第一位。创建肺结节与肺癌全程管理模式,将肺结节纳入规范诊疗体系,以期实现肺癌早诊早治,提高患者复诊依从性。方法构建肺结节与肺癌全程智能管理云平台,建立恶性肺结节队列、良性肺结节队列和未确诊肺结节规律随访队列。收集人口统计学、影像、病理、疗效等信息,通过全程管理后分析人群特征、诊治精准性与复诊率。结果创建了基于重庆市肺结节管理工作室的肺结节与肺癌全程智能管理云平台。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纳入全程管理的肺结节与肺癌患者共5144例,确诊肺结节1546例(30.05%),其中恶性1194例,良性352例;Ia期肺癌占确诊肺癌的(80.80%);随访中肺结节3598例(69.95%)。2019年进入平台登记管理后未确诊的肺结节,有≥1次复诊记录的患者652例(74.86%);2020年667例(65.67%);2021年245例(13.94%)。结论建立肺结节与肺癌全程智能管理云平台有利于提高恶性肺结节早诊早治率与患者依从性,促进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模式养成,改善肺癌预后,值得尝试。
杨丽王婷敖敏李维益刘迅秦明郭述良
关键词:肺结节支气管肺癌全程管理
探索整合医学下经皮肺穿刺术的临床教学模式被引量:1
2022年
随着整合医学与精准医学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专科化医学教育模式展现出较大的局限性。临床实践教学是临床医学教育的中心环节,各大型医院在目前“专科化”的基础上,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实践教学中需要充分重视整合医学的观念与改革措施,逐步将整合医学融入临床教学实践中,构建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医学领域的整体性、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融合性。同时从多角度理解人体及疾病的本质与内在联系。教学过程中在以教师讲授基础上,还需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培养学生建立以患者为整体、为核心,临床与实际操作结合的思维体系,最终构建整合医学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临床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达到培养目标。
杨丽敖敏刘静肖玲丁敏郭述良
关键词:经皮肺穿刺教学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总结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BAC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和胸外科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诊治的32例BA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等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BAC临床特点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咳大量白色泡沫痰是BAC的显著特点,但并不是BAC的常见表现。胸部影像学表现分为孤立结节或肿块型、突变型(肺炎型)、弥漫型3种类型,各型均有其典型影像学表现。32例患者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BAC。结论:熟练掌握BAC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早期行肺活检病理学检查,有助于BAC的早期诊断,可明显减少其误诊、误治率。
余纪会郭述良敖敏
关键词: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影像学特征肺活检
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 NO)检测用于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10月到2016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607例,首先完成Fe NO检测,之后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或支气管舒张试验并结合病史作为诊断CVA的标准,绘制Fe NO诊断CV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其最佳阈值;建立logisitic回归模型,通过模型分析筛选与CVA相关的因素,根据ROC曲线评价Fe NO及Fe NO联合其他相关因素对CVA的诊断价值。结果:607例患者中最终诊断CVA患者331例,非CVA患者276例。CVA组的Fe NO水平明显高于非CVA组[(54.7±44.5)ppb vs.(19.8±11.9)ppb,P=0.000];Fe NO用于判定CVA的最佳阈值为31 ppb,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507 6,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94,此时检验的敏感度为61.63%,特异度为89.13%,阳性预测值为87.18%,阴性预测值为65.95%;年龄增高会引起Fe NO下降,Fe NO联合年龄、吸烟史诊断CVA的AUC为0.813,单用Fe NO时的AUC为0.794,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4)。结论:Fe NO检测是诊断CVA的有效辅助手段,有助于慢性咳嗽的鉴别诊断;Fe NO联合患者年龄、吸烟史诊断CVA价值不优于单用Fe NO的诊断价值。
敖敏郭述良税莉莉杨彬彬
关键词:呼出气一氧化氮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高反应性ROC曲线
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中的价值
敖敏郭述良税莉莉杨彬彬
82例弥漫性肺浸润病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总结弥漫性肺浸润(diffuse pulmonary infiltrates,DPI)的病因构成、临床特点、胸部影像学特点、鉴别诊断要点、实验室检查要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DPI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前瞻性研究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诊治的82例DPI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征、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82例DPI患者的病因构成如下:感染性疾病30例(36.6%),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17例(20.7%),结缔组织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肺部浸润9例(11%),肺癌6例(7.3%),血管炎4例(4.9%),肺水肿4例(4.9%),结节病3例(3.7%),肺泡蛋白沉着症2例(2.4%),淋巴瘤、肺泡微石症、放射性肺炎、吸入性肺炎、药物因素致肺纤维化、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各1例(1.2%)。不同病因的DPI在临床病史、体征、胸部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肺活检病理学检查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结论 DPI病因复杂,以感染性疾病及IIP、CTD较常见,发热、Velcro啰音等是重要的有鉴别诊断价值的临床特点,磨玻璃影、网格影、结节影等是特征性的有鉴别诊断价值的影像学表现,感染性疾病应注重病原学检查,非感染性疾病应注重一些特殊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检查。
余纪会敖敏郭述良
关键词:影像学病因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tracheobronchopathia osteochordroplastica)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31岁男性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2000年以后的32篇医学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多发于成年人,且男性的发病率略高,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胸部X片通常无异常,胸部CT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气管、主支气管内多发的黏膜下小结节钙化影像并突向管腔。支气管镜检查通常可见气管支气管内前侧壁广泛分布大小不等的小结节状突起,结节质硬,但不累及气管后壁。典型组织病理活检可见支气管黏膜下软骨和骨组织的存在,进而确诊。目前尚无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的特效治疗方法 ,主要是对有症状患者进行对症支持处理。结论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气道良性疾病,预后较好,发病率低,易被漏诊或误诊;胸部CT、支气管镜下的特征性改变,对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敖敏郭述良
关键词:支气管镜CT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分析、总结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pneumonia,PCP)的临床特点、胸部影像学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PCP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前瞻性研究我院呼吸科2010年3月-2011年9月诊治的15例AIDS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AIDS合并PCP临床特点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常无阳性体征,部分患者肺部可闻及湿啰音(13.3%)或爆裂音(20%)。典型的胸部影像学特征为双肺磨玻璃影,有由肺门向外周肺野发展的趋势,可伴网状影或"碎石路征"。15例患者中仅3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F),灌洗液作银染找到肺孢子菌包囊,确诊为PCP,其余患者均为临床诊断。主要治疗药物为复方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Zco)(100%)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86.7%)。结论:临床凡遇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者,特别是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双肺磨玻璃影时,应高度警惕AIDS合并PCP可能,尽早给予SMZco诊断性试疗,减少误诊率及病死率。
余纪会敖敏郭述良
关键词:艾滋病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以呼吸困难为主诉的非器质性呼吸困难与支气管哮喘临床特点对比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调查并对比分析以呼吸困难为主诉的非器质性呼吸困难和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方法·连续入选呼吸科门诊因呼吸困难就诊的性别与年龄相匹配、身高与体质量相接近的非器质性呼吸困难和支气管哮喘患者各74例作为调查对象,对2组患者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Nijmegen症状学问卷和阿森斯失眠量表问卷调查,收集2组患者的症状描述语、临床症状、有效睡眠时间和肺功能指标并作对比分析。结果·非器质性呼吸困难组倾向于精神心理方面的描述,支气管哮喘组侧重于气流受限的描述。非器质性呼吸困难组多以心因性症状为主要表现,且睡眠时间少于支气管哮喘组(P<0.05);焦虑评分、抑郁评分、Nijmegen评分、阿森斯失眠问卷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一秒率均大于支气管哮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力肺活量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器质性呼吸困难组的焦虑、抑郁、失眠比支气管哮喘组更加明显,支气管哮喘组肺功能大多存在异常。鉴别两者时,临床医师需重视情绪、睡眠、躯体化症状等相关病史的询问,行肺功能检查,认识两者的临床特点,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
姚韬敖敏彭印印江莉莎郭述良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焦虑抑郁失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