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汉奇
- 作品数:69 被引量:283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 焚膏继晷 兀兀穷年——评李彬新著《全球新闻传播史》
- 2006年
- 方汉奇
- 关键词:新闻传播史节目制作采访写作书评
- 办报圣手张友鸾被引量:4
- 2005年
- 友鸾先生生于1904年11月10日,卒于1990年7月23日,享年86岁,是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代大学新闻系毕业生,是他那一代的老报人当中,为数不多的几个曾经受过正规新闻教育的人.他从1921年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文章,到1985年因老病被迫搁笔止,除了建国后的一段时期改行从事古典文学的编辑校刊和研究工作外,几乎和报纸打了一辈子交道.其中,披坚执锐,战斗在办报第一线的时间,近30年,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段时期.
- 方汉奇
- 关键词:办报中国新闻史新闻教育新闻系报人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媒介史的拓荒之作——写在周德仓教授《中国藏语报刊发展史》出版之际被引量:2
- 2011年
- 西藏民族学院周德仓教授最近出版的《中国藏语报刊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这对于中国新闻史学和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并不专注于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研究,但对这一领域的进展却始终保持着关注。
- 方汉奇
-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言媒介拓荒
- 记新发现的明代邸报被引量:1
- 2009年
- 最近,从集报界朋友范光永处看到了一份他刚刚搜集到的明代邸报。这是不久前他以2800元的高价,从北京潘家园的旧书商手中购得的,而后者则是从山西方面的藏家中寻觅出来的。这份邸报出版于明熹宗天启年间,是迄今为止,第一次被发现的明代邸报的原件,也是目前能够看到的,出版时间最早的古代邸报原件。
- 方汉奇
- 关键词:明代出版时间报界书商
- 新闻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前瞻
- 本文以时间顺序探讨了新闻学学科建设的发展:1918年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成立到文革前后的学科初期的曲折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天这30年的学科建设的起步和发展,最后对学科建设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方汉奇
- 关键词:新闻学学科建设回顾性分析
- 感谢与期待——纪念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著名记者斯诺诞辰100周年
- 2005年
- 方汉奇
- 关键词:新闻工作斯诺新闻报道新闻采访
- 《清史·报刊表》中的海外华文报刊
- 本文对中国新闻史进行了探讨。正在编写中的《清史·清季报刊表》共收有2100种报刊,其中在海外出版的中文报刊共248种,分布在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少数是外国人办的,绝大多数是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们办的。出...
- 方汉奇
- 关键词:中国新闻史海外出版文化传播
- 文献传递
- 林白水:以身殉报的报界先驱被引量:15
- 2006年
- 林白水,原名獬,又名万里,字少泉,1874年1月17日出生于福建闽侯县,1926年8月6日,被枪杀于北京天桥,时年52岁。他坚持致力于“改造报业”、“革新社会”的事业,是我国早期与邵飘萍齐名的著名报人之一。
- 方汉奇林溪声
- 关键词:报界新社会邵飘萍报业报人
- 世纪初的中国新闻传播事业
- 2001年
- 过去的一个世纪,随着国家民族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科技的含量越来越高。就发展的速度来说,1901年全国只有125家报纸,到1999年发展到2053家,增加了16.4倍。广播事业起始于1923年,当年只有1座广播电台,覆盖面积不出当时上海租界的一隅之地,到1999年发展到298座,收音机拥有量近3亿架,人口覆盖率达到90.35%。电视台始建于1958年,1978年还只有32座,1999年发展到了368座,全国电视覆盖率达到91.95%。
- 方汉奇
- 关键词: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媒体法轮功广播事业
- 法轮功与互联网
- <正>一互联网是一种将各自独立的电脑处理节点(node),通过电话或光纤线路相连接,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由数以千万计的相互协作的电脑信息网络组成的信息技术系统。它起始于上个世纪的60—70年代,迅速发展于上个世...
- 方汉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