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莉

作品数:12 被引量:69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急性
  • 5篇梗死
  • 4篇卒中
  • 4篇脑卒中
  • 3篇血性
  • 3篇缺血
  • 3篇脑梗死患者
  • 3篇急性脑梗死
  • 2篇蛋白
  • 2篇动脉闭塞
  • 2篇预后
  • 2篇源性
  • 2篇中动脉
  • 2篇中动脉闭塞
  • 2篇神经功能
  • 2篇神经功能恶化
  • 2篇脑出血
  • 2篇急性脑梗死患...

机构

  • 12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曹莉
  • 11篇袁良津
  • 9篇施雪英
  • 4篇王雷
  • 4篇唐向阳
  • 3篇顾尚恒
  • 3篇石力
  • 3篇蒋鸣坤
  • 2篇江伟
  • 2篇陈苏毅
  • 2篇谢丹丹
  • 1篇方毅
  • 1篇姜伟韬
  • 1篇陈祚胜
  • 1篇姚正鹏
  • 1篇王雄
  • 1篇刘玉玲
  • 1篇朱盼盼

传媒

  • 2篇安徽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白蛋白及球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关系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血清白蛋白(ALB)及球蛋白(GLB)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关系。方法以4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体格检查、疾病相关情况及入院时血清ALB和GLB水平。参照脑卒中量表(mRS)评估患者出院结局,将mRS〈3分设为结局良好组,mRS≥3分设为结局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差异,并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出院结局不良与血清ALB和GLB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结局不良组的年龄、复发、发病一入院时间、住院时间、NIHSS评分、SBP值、DBP值和血脂异常比例均高于结局良好组患者,而其血清ALB水平低于结局良好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B〈39.8g/L是患者出院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经调整后发生结局不良的危险性是高水平ALB〉43.2g/L者的3.117倍(P〈0.05),而未发现ALB水平为39.8~43.2g/L与出院结局不良的相关性(P〉0.05)。同时,研究未发现不同水平血清GLB与出院结局不良的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ALB水平是急性缺虹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影响因素,低水平血清ALB可增加患者出院结局不良的发生风险。
曹莉袁良津石力王雷江伟朱盼盼
关键词:脑卒中白蛋白球蛋白
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平均体积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脑出血患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纤维蛋白原(Fg)水平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对137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与65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进行P-LCR、MPV、Fg水平检测。结果 137例患者中,67例脑出血患者Fg水平与脑梗死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CR、MPV与脑梗死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LCR、MPV、Fg水平和脑出血有明显的相关性。
施雪英袁良津石力顾尚恒曹莉陈苏毅
关键词:脑出血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平均体积纤维蛋白原
自发性脑出血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分析相关因素与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的关联性,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6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住院治疗的247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是否发生神经功能恶化(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ND)及时间分为非ND、72 h内ND与72 h后ND组,分析不同组脑出血患者各危险因素与ND的独立相关性。结果 247例患者中,其中非ND组189例,72 h内ND组31例,72 h后ND组27例。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血肿形状不规则(OR=1.136,95%CI 1.001~1.290,P=0.048)、破入脑室(OR=1.693,95%CI 1.145~2.502,P=0.009)与72 h内发生ND呈独立相关。未鼻饲(OR=1.126,95%CI 1.019~1.244,P=0.020)、肺部感染(OR=1.216,95%CI 1.045~1.415,P=0.012)与72 h后发生ND独立相关。结论血肿形状不规则、血肿破人脑室是72 h内ND的独立危险因素,未鼻饲、肺部感染是72 h后ND的独立危险因素。
施雪英袁良津蒋鸣坤顾尚恒曹莉
关键词:脑出血插管法胃肠统计学神经功能恶化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共选取60例脑梗死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低频刺激组,高频刺激组,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低频组和高频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每天30 min的rTMS治疗,疗程10 d。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FMA)评定,同时检测各组脑梗死患侧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波幅。结果治疗后,三组FMA评分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低频组及高频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频刺激组和高频刺激组相比,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频刺激组MEP潜伏期较高频刺激组缩短(P<0.05)、波幅峰值高于高频刺激组(P<0.05)。结论低频及高频刺激均有利于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
曹莉袁良津陈祚胜施雪英谢丹丹王雷江伟刘玉玲
关键词:脑梗死经颅磁刺激
大脑中动脉闭塞引起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分析大脑中动脉(MCA)闭塞引起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MCA闭塞引起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27例,治疗3个月后予以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进行评分,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组67例(mRS≤2分组),m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组60例(mRS>2分组)。单因素分析2组入院时基线及临床资料,将有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评估MCA闭塞引起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mRS>2分组比较,mRS≤2分组侧支循环良好比例、弥散加权成像(DWI)、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3 d相对神经功能改善率显著增高,心源性脑栓塞比例显著降低(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DWI-ASPECTS(OR=1.631,95%CI:1.308~2.033,P=0.000)、侧支循环良好(OR=6.328,95%CI:2.164~18.510,P=0.001)是MCA闭塞引起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3个月良好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DWI-ASPECTS、侧支循环良好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3(95%CI:0.788~0.917,P<0.01)、0.796(95%CI:0.714~0.877,P<0.01),且DWI-ASPECTS预测3个月良好预后的最佳临界值为6.5分,敏感性67.2%,特异性86.7%。结论影响MCA闭塞引起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3个月预后的因素较多,DWI-ASPECTS、侧支循环可作为脑梗死预后转归的重要评估指标。
章礼勇施雪英袁良津唐向阳曹莉王金晶
关键词:脑梗死侧支循环预后
远隔缺血后处理对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影响
2020年
目的:评估远隔缺血后处理(RIPostC)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可行性及短期疗效,同时探索其反应的潜在机制。方法:选择5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仅予以除取栓及溶栓以外的脑梗死标准化治疗,实验组28例患者除该标准化治疗以外,同时予以缺血处理,患者接受7天的缺血处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NIHSS评分、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MPV、Fg、DD、hs-CRP、NSE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IPostC是一种简单、无创、耐受性好的治疗方法,针对脑梗死的急性期治疗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炎症反应及抗血小板聚集有关。
方平施雪英曹莉袁良津钱保进方国真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远隔缺血后处理炎症反应
卒中单元模式下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模式下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方法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在3级及以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117例,其中普通病房61例,卒中单元病房56例。普通病房组按《中国脑血管病的防治指南》进行治疗及常规护理,卒中单元病房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专业治疗小组制定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计划,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前后评价吞咽困难改善情况、误吸性肺炎发生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卒中单元组疗效优于普通病房组(P<0.05),误吸性肺炎发生率低于普通病房组(P<0.05),治疗2周后卒中单元组患者巴氏指数增高,与普通病房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曹莉袁良津施雪英石力顾尚恒蒋鸣坤姚正鹏姜伟韬
关键词:卒中单元脑卒中吞咽困难
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分析大脑中动脉(MCA)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MCA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134例,入院72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入院基线NIHSS评分增加≥2分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共有48例(简称END组),非早期神经恶化86例(简称非END组),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资料,将有意义的指标(P<0.05)纳入Logistic模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单侧MCA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结果(1)与非END组相比,END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入院NIHSS评分、侧支循环,以及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参数SBPsd、SBPcv、SBPmax-min、DBPsd、DBPcv、DBPmai-min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侧支循环不良(OR=8.330,95%CI 1.629~42.587,P=0.011)、BPV参数SBPmax-min(OR=1.110,95%CI 1.008~1.221,P=0.033)是MCA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BPV参数SBPmax-min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5%CI 0.788~0.912,P<0.001),预测END的敏感度93.8%,特异度64%,最佳截断值35.5。结论影响MCA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END的因素较多,其中侧支循环不良、血压变异性(BPV)是END的独立危险因素。
章礼勇施雪英唐向阳袁良津曹莉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影响因素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与非心源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比较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CCI)与非心源性脑梗死(N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60例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NCI组(24例)和CCI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相比治疗前,两组治疗后NIHSS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CCI组治疗前、治疗后1d和治疗7d时NIHSS量表评分与NCI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RS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CCI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mRS量表与NCI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预后状况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再梗死、非症状性脑出血、症状性脑出血和死亡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CI组皮肤黏膜出血和脑疝发生率显著高于NCI组(P<0.05)。结论:超急性期CCI和NCI患者于4.5h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均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有效患者预后状况,二者总体疗效和预后效果相当,但CCI患者溶栓后发生出血和不良事件的风险性明显升高。
曹莉张玉琴王雷汪梦琳
关键词:心源性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
安徽安庆地区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高危因素及对高危人群的干预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安庆地区脑卒中高危因素,并分析规范治疗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干预的价值。方法对安庆地区40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问卷初筛,共调查3062人;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体格检查,其体格检查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指标及颈动脉彩超检查;调查脑卒中高危人群是否接受规范化的对症治疗和预防方案干预。结果安庆地区脑卒中高危因素中高血压病或正服用降压药占比最高,其次为吸烟和很少体育运动;接受规范治疗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体重指数、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total cholesterol)、甘油三酯(TG,Triglyceride)、低密度脂蛋白(LDL,Low Density Lipoprotein)、高密度脂蛋白(HDL,high-density lipoprotein)、同型半胱氨酸(HYC,Homocysteine)、葡萄糖(GLU,glucose)、内膜增厚、斑块和颈动脉狭窄异常率明显低于未接受规范治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治疗是影响脑卒中高危人群体重指数、血压、TC、TG、LDL、HDL、HYC、GLU、内膜增厚、斑块和颈动脉狭窄发生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结论安庆地区脑卒中高危因素中以高血压占比最高,采取规范化的对症治疗可起到积极预防的目的。
曹莉袁良津施雪英唐向阳陶飞王雷汪梦琳
关键词:脑卒中高危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