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讨全脑3D-MRI技术在神经导航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 神经导航利用术前的影像资料,在导航系统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有利于病灶的精确定位及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减轻脑功能区受损的风险,降低手术致残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本文对全脑三维磁共振成像(3D-MRI)在神经导航术中的应...
- 朱勇猛吴安乐黄求理
- 文献传递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早期脑出血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一直以来,南于脑出血早期MRI表现比较复杂且不典型。而将CT检查作为首选诊断方法。但随着MR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三维梯度回波磁敏感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的出现,近年用MRI诊断早期脑出血病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SWI序列可以应用于所有对局部或内部磁化效应敏感的序列,本文主要探讨SWI序列在早期脑出血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朱勇猛任大卫曾艺君阮新忠黄求理吴安乐唐一帆
- 关键词:早期脑出血病变诊断磁敏感加权成像MRI表现磁敏感成像MRI诊断
- 全脑3D-MRI在神经导航术中的应用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全脑3D-MRI在神经导航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脑肿瘤患者,根据不同的类型选择相应的MRI序列进行全脑3D-T2WI或3D-T1WI扫描,定位线上缘超出头顶,下缘包括鼻尖,然后图像在导航系统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建立起脑部立体图像,导航定位并指导手术操作。结果:本组30例患者图像均采集成功,MRI原始图像与导航系统计算机融合后,三维立体重建效果满意,所有病例病灶均达到术前计划的实施全切(16例)或部分切除(14例),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以往类似患者的手术时间相比,呈缩短趋势。结论:全脑3D-MRI为神经外科术中导航提供了原始的影像资料,对于手术精确定位及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 朱勇猛吴安乐冯楠聂晟
- 关键词:脑肿瘤磁共振成像神经导航
- 探讨全脑3D-MRI技术在神经导航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 <正>神经导航利用术前的影像资料,在导航系统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有利于病灶的精确定位及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减轻脑功能区受损的风险,降低手术致残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本文笔者旨在探讨全脑三维磁共振成像(3D-MRI)在...
- 朱勇猛吴安乐黄求理
- 文献传递
- 耳蜗磁共振成像方法及其应用
- 2004年
- 朱勇猛朱雪君阮新忠张道行
- 关键词: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
- 并行采集技术在上腹部MRl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并行采集技术(iPAT)在上腹部MR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患者,首先进行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的T2Wl+FS和扰相位梯度回波(FLASH)序列的T1Wl常规扫描,然后在参数保持一致的情况下采用iPAT扫描,测量并计算图像的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呼吸运动伪影对图像质量的影响通过评分来判定。结果无论是T2WlFS序列还是T1WI序列,iPAT使用前后SNR及CN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使用iPAT后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明显减小,得分为4分和3分的图像明显多于使用iPAT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屏气配合不佳的中老年患者,采用iPAT进行上腹部MRI检查,采集时间缩短.呼吸运动伪影减少,较常规的MRl检查更有优势。
- 朱勇猛任大卫黄国平蒋建威孔嘉玲吴安乐黄求理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并行采集技术腹部
- MRI设备故障的初步判断与排除的探讨
- <正>目的:对于MRI设备一些常见故障的初步判断及故障排除的可行性探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使用GE Vectra-域0.5T、Siemens Sonata 1.5T及Philips Achieva 1.5T三台超导磁共...
- 朱勇猛黄国平蒋建威孔嘉玲
- 文献传递
- 转移性肺癌动脉血供和介入治疗研究
- 吴安乐黄求理周杰阮新忠宋侃侃柴小民施建国黄国平朱勇猛
- 肺转移瘤发生率高,约有20%~54%原发肺外肿瘤患者并发肺转移。而针对肺转移瘤血供研究文献报道甚少,Milne等曾报道肺转移瘤存在肺循环,认为外中带转移瘤以肺动脉供血为主,而内带转移瘤同时存在支气管动脉血供。国内曾有文献...
- 关键词:
- 关键词:肺肿瘤
- SWI在早期脑出血病变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MR磁敏感成像(SWI)技术在早期脑出血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CT确诊的颅内出血患者26例,发病时间为3—48小时,年龄37—72岁,平均53岁,均行TWI、TWI及SWI序列扫描,设备为西门子Sona...
- 朱勇猛唐一帆阮新忠朱雪君任大卫黄国平黄求理
- 文献传递
- 采用压缩感知技术的Grasp-Vibe序列在肝脏MRI增强检查应用价值
- 2023年
- 目的比较Grasp-vibe序列和CDT-vibe、Dixon-vibe组合序列在肝脏MRI增强中的图像质量,分析Grasp-vibe序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因体检发现肝脏占位、CA199增高等原因来我院检查的患者共70例。行Grasp-vibe序列和CDT-vibe、Dixon-vibe组合序列扫描方式的患者各35例。采用5分制法,评价两种模式下的动脉晚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图像的主观评分以及所有序列的运动伪影得分。测量肝脏信号SI、噪声SD并计算肝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或者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主观评价:两种模式下所有期相图像运动伪影得分分别为(3.7±0.7)、(3.9±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模式之间的动脉晚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图像的所有主观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rasp-vibe序列组的动脉晚期分别和门静脉期、延迟期比较显示:对肝脏锐利度的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评价:两种模式下门静脉期的SD值分别为7.6(6.7,8.7)、6.1(4.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T-vibe序列的SD值高;其余客观评价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压缩感知的Grasp-vibe序列在肝脏MR增强后的图像质量初步满足诊断要求,其自由呼吸的意义可以使绝大部分患者得到较满意的检查。
- 张辉忻燕芬朱勇猛廉艳东郭俊宇潘宇宁阮新忠
- 关键词:压缩感知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