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卉敏
- 作品数:14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汉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营养及喂养现状的调查研究被引量:33
- 2016年
- 目的描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营养及喂养现状,为形成针对性的喂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营养管理调查表和婴幼儿喂养指数评分对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在上海、南京、武汉、深圳、浙江和重庆地区6所医院就诊的73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营养及喂养现状调查。结果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急慢性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26.1%和13.9%.手术患儿急慢性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30.7%和18.7%,非手术患儿急慢性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24.9%和12.7%: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喂养困难的发生率为17.5%;6~12月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喂养合格率为9.7%;纯配方奶粉喂养患儿的能量摄入为(370.15±151.50)KJ/(kg·d),仅45.2%的患儿达WHO建议正常婴儿能量需要量。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存在能量摄入明显不足、喂养困难以及喂养不合格,目前无标准喂养策略,仍需临床研究以探索最佳干预方法,以针对性解决患儿喂养问题。
- 张慧文顾莺王慧美浦凯朱卉敏潘晓兰易敏唐晓敏
- 关键词:心脏病婴儿超低出生体重儿童营养障碍
- 先心病患儿辅食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评价6~12月龄先心病患儿的辅食喂养现状。方法采用自制的先心病婴儿营养管理调查表和婴幼儿喂养指数评价标准(ICFI)收集在5所综合性儿童医院就诊的274名6~12月龄先心病患儿的基本信息和辅食喂养状况,综合评价先心性患儿的营养状况和喂养行为。结果ICFI得分为8.11±4.01,其中6~8月龄(〈9月龄)患儿得分为6.70±3.72,9~12月龄患儿得分为10.56±3.25;ICFI合格率为9.9%;患儿月龄、母亲学历与ICFI得分显著相关(P〈0.05,P〈0.01)。结论先心病患儿的辅食喂养现状堪忧,在较小月龄组患儿中更明显。
- 黄苗张慧文顾莺王慧美浦凯朱卉敏潘晓兰易敏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影响因素
- 奥曲肽治疗小儿乳糜胸的护理
- 2013年
- 总结奥曲肽治疗乳糜胸期间的护理要点。重点包括:全面了解药物性能,掌握用药方法,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本组10例乳糜胸患儿经奥曲肽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
- 朱卉敏
- 关键词:乳糜胸奥曲肽护理
- 室间隔缺损合并漏斗胸患儿的术后监护
- 室间隔缺损(VSD)是临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内畸形之一,其发病率在新生儿中为0.2%,占先天性心脏病的40%。其根治手术需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修补缝合室间隔缺损。漏斗胸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胸骨畸形,畸形严重者压迫心脏,不仅会影...
- 朱卉敏李霈
- 文献传递
- 1例先天性腹裂患儿行产房外科手术的术后护理
- 2012年
- 先天性腹裂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病率1/5000~1/3000。先天性腹裂的发生原因是由于胚胎早期形成腹壁的两个侧壁之一发育不全,导致腹壁裂开,腹腔内容物脱出体外,
- 朱卉敏罗丽罗莹
- 关键词:腹裂先天畸形产科外科手术护理
- 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及效果探讨
-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医疗市场的开放,医院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新的管理理念不断推动着我国医院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护理是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服务管理运作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通过学习成立了科室内二级质量控制小组,有效地...
- 张华朱卉敏
- 文献传递
- 婴幼儿血管环矫治术21例的围术期护理被引量:2
- 2016年
- 总结21例婴幼儿血管环矫治术围术期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合理喂养;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和饮食管理,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做好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21例患儿均手术成功,术后并发乳糜胸1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消化道症状均消失;6例患儿术后3个月仍有喘鸣、反复呼吸道感染,2例患儿术后6个月有间断喘鸣、慢性咳嗽,术后1年呼吸道症状均消失。
- 朱卉敏祁燕
- 关键词:血管环婴幼儿围术期护理
-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术后监护
- 重症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大部分在新生儿期即出现严重低氧血症或(和)心功能不全, 如未及时处理,大部分早期即夭折。随着心脏外科手术技巧和体外循环技术以及术后监护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日益增多,手术死亡率...
- 朱卉敏
- 文献传递
- ICU护士分层管理的实践与体会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ICU护理实践中如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ICU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组长、高级护士、初级护士、护士助理不同层次的使用和管理,对排班模式进行改革,通过护理组长负责制,实现对护理质量的控制和管理。结果:明确了不同层级护士的工作责任,发挥了护理组长的骨干作用,促进了低年资护士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团队精神的培养。结论:分层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发挥了护理组长的作用,保证了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
- 朱卉敏蔡萍
- 关键词:分层管理护士护理质量
- 二级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探讨
-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医疗市场的开放,医院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新的管理理念不断推动着我国医院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护理是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服务管理运作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笔者通过学习和借鉴海尔经典的OEC管理模式理...
- 张华朱卉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