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世伟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徐变
  • 4篇徐变效应
  • 3篇混凝土
  • 2篇主梁
  • 2篇混凝土梁
  • 2篇混凝土梁桥
  • 1篇短柱
  • 1篇徐变特性
  • 1篇悬臂
  • 1篇悬臂浇筑
  • 1篇圆钢管
  • 1篇圆钢管混凝土
  • 1篇施工工艺
  • 1篇收缩徐变
  • 1篇收缩徐变效应
  • 1篇土结构
  • 1篇桥梁
  • 1篇桥梁工程
  • 1篇箱梁
  • 1篇箱梁桥

机构

  • 6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云南省交通规...

作者

  • 6篇李世伟
  • 4篇杨永清
  • 4篇蒲黔辉
  • 3篇余取
  • 2篇王一凡
  • 1篇李晓斌
  • 1篇陈远久

传媒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西南公路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混凝土梁桥主梁加固方式探讨
依据目前国内混凝土梁桥加固技术的现状,概述混凝土梁桥常用加固方法的特点,以及新型加固方法的研究现状、特点,并评述各自优缺点.最后总结了几种加固方法的施工特点和适用范围,以期为混凝土梁桥加固提供参考.
蒲黔辉王一凡李世伟余取
关键词:混凝土梁桥施工工艺
大跨悬浇箱梁桥三维非线性收缩徐变效应被引量:2
2018年
为准确分析收缩徐变效应对悬臂浇筑施工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长期结构行为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三维非线性收缩徐变分析模型,形成了完整的三维收缩徐变效应与材料非线性耦合分析理论框架.建立了相应的数值分析方法,并嵌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中,通过某典型钢筋混凝土简支梁长期徐变试验的模拟计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以某主跨220 m连续刚构桥为例,分析了大跨悬浇箱梁桥主梁的空间时变应力与跨中长期下挠规律.结果表明:收缩的三维特性是导致箱梁接缝处拉应力过大的主要原因;在分析预测主梁长期下挠时,需要综合考虑收缩徐变的三维特性和徐变的非线性特征,否则会显著低估桥梁的长期变形.
杨永清李世伟蒲黔辉孙宝林伍波
关键词:桥梁工程
混凝土梁桥主梁加固方式探讨
2017年
依据目前国内混凝土梁桥加固技术的现状,概述混凝土梁桥常用加固方法的特点,以及新型加固方法的研究现状、特点,并评述各自优缺点。最后总结了几种加固方法的施工特点和适用范围,以期为混凝土梁桥加固提供参考。
蒲黔辉王一凡李世伟余取
关键词:混凝土梁桥加固方式
混凝土结构三维非线性徐变效应分析方法被引量:6
2019年
为准确分析混凝土结构在不同应力水平和多向受力状态下的徐变效应,首先,通过徐变泊松比提出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徐变预测模型;然后,以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为基础,提出一种新的考虑混凝土徐变三维特性的非线性徐变效应分析模型,建立相应的数值分析方法,并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二次开发计算程序;最后,通过徐变试验验证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分析模型计算方便,所得结果合理,能够适用于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线性及非线性徐变效应分析。
李世伟杨永清陈远久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
变温度环境下混凝土的三维收缩徐变效应被引量:2
2019年
为准确分析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效应,基于收缩徐变的三维特性,对自然变温度环境下的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变温环境下混凝土三维收缩徐变效应的力学模型,并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随后通过两个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长期下挠和混凝土应变,模型计算值最大误差分别为8.2%和–7.1%;模型能够很好地体现温度对徐变应变的影响,总体变化趋势与实测值较为一致,最大误差为–20.5%,随着龄期增长误差越来越小,最终值误差为6.4%.
杨永清李世伟李晓斌李晓斌
关键词:混凝土力学模型
轴压圆钢管混凝土短柱非线性徐变效应分析方法
2019年
运用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的方法,分析轴压圆钢管混凝土(CFST)短柱在高应力水平下的非线性徐变效应.提出一种新的均匀约束条件下的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DPM-UC),以便于模拟高应力下的塑性和损伤演化;以DPM-UC为基础,提出一种新的考虑混凝土徐变三维特性的非线性徐变效应分析理论框架,建立相应的数值分析方法,并嵌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中.将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徐变试验结果与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当承受较大应力水平时,采用非线性与线性徐变理论的计算结果差异明显,采用非线性徐变理论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更为接近,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与合理性.
李世伟杨永清蒲黔辉孙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