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传印

作品数:54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历史地理
  • 6篇文学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0篇史学
  • 12篇北朝
  • 11篇史学理论
  • 11篇魏晋
  • 11篇魏晋南北朝
  • 11篇南北朝
  • 9篇魏晋南北朝时...
  • 9篇南北朝时期
  • 9篇北朝时期
  • 8篇史学史
  • 6篇戴名世
  • 6篇撰述
  • 6篇历史撰述
  • 5篇政治
  • 4篇史评
  • 4篇文化
  • 4篇历史评论
  • 4篇教育
  • 3篇社会
  • 3篇史学思想

机构

  • 3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5篇北京师范大学
  • 7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安庆师范大学

作者

  • 54篇李传印
  • 3篇陈得媛
  • 2篇邓锐
  • 1篇周毅
  • 1篇邓锐
  • 1篇陈得媛
  • 1篇陈得媛

传媒

  • 5篇史学史研究
  • 4篇安庆师范学院...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学习与探索
  • 2篇史学月刊
  • 1篇求是学刊
  • 1篇文史知识
  • 1篇比较教育研究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安徽史学
  • 1篇决策探索
  • 1篇学术研究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高校理论战线
  • 1篇史学理论研究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08
  • 8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8篇2002
  • 4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门阀士族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传的撰修
2014年
魏晋南北朝是门阀地主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重视门第和炫耀家族成为社会风气。门阀士族的政治要求和意识形态在史学上的重要反映就是此期家史撰修呈现兴盛局面。作为家史组成部分的家传虽然都散佚不存,但从文献著录和残存的片语只言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传的撰修与门阀士族兴衰相一致,家传的内容和形式较集中反映了门阀士族的要求和趣味。在一定意义上说,撰修家传是门阀士族维护家族利益的重要工具,也是史学与政治、史学与社会互动的结果。
李传印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
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被引量:14
2004年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而爱国主义的前提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 ,因此 ,历史文化认同是民族精神的承接面 ,否则民族精神因缺乏民族特质的整合 ,而泛化成人类共有的优点 ,无由彰显“民族”的精神。实际上 ,离开历史教育 ,民族精神就没有根植之处 ;离开历史教育 ,民族精神的培育就会因为缺少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这个基本承接面而难有实效。
李传印
关键词:历史教育民族精神史学理论
从北魏墓志看鲜卑族迁都洛阳后对汉文化的接受和认同
2024年
北魏迁洛前后,社会形态与主流思想均有较大改变,墓志则直观反映了这一变化。洛阳时期的墓志较平城时期墓志的结构愈加完整,形制更为规范,内容也不断体现出对汉文化的接受与学习,体现出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社会思潮,此外还包含有部分道家、佛教以及玄学思想。在墓志书法风格上,迁洛以后的墓志书法风格趋于中原书风,秀美俊朗,淡化了平城时期书法的边疆苍野气息与浓厚的隶书笔意。
许宇航李传印
关键词:北魏墓志鲜卑族书法
戴名世人物传论研究
戴名世共留下了57篇人物传记,8篇墓志铭、墓表和祭文,6篇人物专论。戴名世的人物传记,学界一直是作为艺术散文看待和研究,而较少史学角度的观察和认识。戴名世认
李传印
史学在秦汉政治活动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2年
李传印
关键词:史学政治活动秦代汉代历史撰述
历史上的尊孟与非孟思潮
2001年
孟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人们“孔孟”并称,用“孔孟之道”指代儒学。这样说虽无不可,但细究之,似欠妥当。因为孟子其人其书在宋代以前基本上处于一种不著不察状态。唐中期孟子的命运开始有了转折,他的政治、社会和学术文化地位不断提升,尊孟热潮悄然而至。到宋代,孟子本人封官爵、入孔庙,厕身“圣贤”之列;《孟子》也由“子”升“经”,不久又超越“五经”而列为“四书”之一,成为人人必读的官定教材。孟子在唐宋时期这一重大变化,周予同先生称为“孟子升格运动”(《群经概论》)。值得注意的是,先秦诸子中只有孟子一枝独秀,升经成圣。但历史的运动是这样复杂多变,孟子在历朝历代仍不时受到人们的怀疑、非议、诋毁甚至排斥,尊孟与非孟几乎成为两股并行的社会思潮。
李传印
关键词:《孟子》四书怀疑先秦诸子思想家思潮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经世特点被引量:1
2008年
在中国古代史学思想发展史上,历代史家对于史学的"求真"与"致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为了推进关于中国古代史学"求真"与"致用"问题的思考,以期揭示中国古代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我们邀请了六位学者就此问题发表见解。许殿才认为,"求真"是中国古代史学的根本要求,而"致用"则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主要动机,二者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汪高鑫认为,汉代史学"求真"与"致用"的思想倾向不尽相同,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与班固的"宣汉"意识,便是代表了汉代史学思潮的两种取向。李传印认为,魏晋南北朝史学的经世致用呈现出了重视人生价值、资政鉴戒和社会教化的特点,然而政治对史学的过分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曲笔泛滥。牛润珍认为,从唐初贞观君臣论政来看,史鉴在"求真"与"致用"之间,求真、史鉴、致用是一个有机的联系。罗炳良认为,宋元义理史学有讲究"求真"的一面,能够适当处理议论褒贬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注意把握"致用"与"求真"的相互制衡维度。周文玖认为,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兴起,学者们立场鲜明地举起了经世致用的旗帜,力反明末的空疏学风,在史学的"求真"与"致用"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以上刊出他们的具体论述,期望学界参与讨论。
李传印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时期经世思想先秦两汉历史撰述史学领域
北朝谱学与北朝政治被引量:6
2003年
北朝谱学是北朝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较为突出地反映了史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北朝谱学的发展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北朝政治的特点和变化。反过来 ,谱学也成为建立门阀新秩序和门阀士族维护其各种特权的工具。北朝谱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它与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斗争密切关联。同时 ,与南朝一样 ,北朝谱学在选官、婚姻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
李传印
关键词:北朝谱学史学理论
龙舟竞渡中的先贤崇拜渊源及演变
2023年
龙舟竞渡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民俗体育活动。学者们认为龙舟竞渡起源于先民对水神的祭祀。秦汉以后,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等先贤。因此,龙舟竞渡实现了从神灵祭祀到先贤崇拜的转换。龙舟竞渡与所纪念的先贤之间的联系成为各地百姓根据当地历史文化附会而成的依据。华南地区傍水而生的地理环境使得当地先民形成了水神崇拜心理及竞渡祭神活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先贤的形象与水神崇拜相耦合,并在龙神文化及百姓求安心理的影响下被神化成为纪念的对象。龙舟竞渡因官方的推动与内在娱乐性在后世发展成为全国共同的习俗,对先贤的崇拜也由区域性随之演变为民族集体性。
李艺萌李传印
关键词:龙舟竞渡民俗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家实录观念的理论特征
2016年
在中国传统史学中,"实录"观念肇始于先秦的"书法不隐"。汉代史家围绕对于司马迁及《史记》的评论,明确提出了"实录"概念,中经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家的阐发申论,唐初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实录论,并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核心观念和史学批评的重要范畴。虽然一般都认为实录就是如实载录史事,但综观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家有关"实录"的论述,我们认为此期史家所言"实录"与近现代史学中客观理性并不完全同义。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家的"实录"论包含有客观性和道德性二重属性,而且在这二重属性中,道德性始终居于上位。在一定意义上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家的实录观念呈现出亦经亦史、半经半史、以经为体、以史为用的理论特征。
李传印
关键词:史学批评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