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斌
- 作品数:1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齐鲁书社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军事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战争形态演变与国家战略安全
- <正>一、对'战争'范畴的广义解释在讨论'战争形态演变与国家战略安全'这一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战争'这一军事范畴作简要的解释。那么,什么叫做'战争'?《辞海》的解释是:'为了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辞源》...
- 李兴斌
- 文献传递
- 诸葛亮北伐何以不用魏延的奇谋被引量:1
- 1995年
- 《三国志·蜀书·魏廷传》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裴松之注引《魏略》的记载,较本传为详,可以参看:
- 李兴斌
- 关键词:王夫之褒斜道历史教学赤壁之战蜀汉
- 学者人生 名士风范——徐北文先生《海岱居文存》编后
- 2006年
- 李兴斌
- 关键词:学术研究文化研究
- 为武侯辩诬:诸葛亮“借刀杀人”问题辨析——兼评朱子彦先生的治史态度与治史方法被引量:1
- 2015年
- 近年来,在三国史研究领域有一种观点颇为引人瞩目,即:诸葛亮所以在荆襄之战中始终不救关羽,是因为他根本就不想救;他不仅不想救,甚至还要"借刀杀人"将其除掉。持此种观点的人还厚诬诸葛亮,说他野心极大、心机极深、擅权专断、打击同僚、消极北伐、奸诈一如司马懿,其最终目的是要取代后主,"登上帝位"。但许多史料亦证明,诸葛亮是一位具有光风霁月的磊落胸怀、淡薄宁静的人格修养、忠诚廉洁的思想品质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职业精神的少有的民族先贤;他与刘备在"关羽毁败"之际并非不想施以援手,而是事势让他们根本无法援救,"借刀杀人"的观点有失荒诞与武断;章太炎先生的确曾提出过葛氏"借刀杀人"的观点,但他后来又完全否定了自己的这一观点。所以,对诸葛亮的种种诬蔑性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 李兴斌
- 关键词:三国史诸葛亮研究辩诬
- 诸葛亮北伐曹魏目的论析被引量:1
- 1995年
- 诸葛亮北伐曹魏目的论析李兴斌北伐曹魏是诸葛亮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军事活动之一。然而,关于北伐的动机与目的,却迄无定论。传统的观点认为,诸葛亮所以连年动众,屡伐曹魏,其真正的目的是“以攻为守”。近年,有的学者又提出,北伐的目的乃是“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亦...
- 李兴斌
- 关键词:三国志《隆中对》人格特质王夫之
- 儒家观念体系的新阐释——《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读后
- 2002年
- 李兴斌
- 关键词:中国哲学荀子社会理想哲学史
- 大雅君子 社稷纯臣——大唐中兴名臣郭子仪德慧人生述略
- 2012年
- 郭子仪所以能富贵寿考而得善终,德行高蹈仁厚孝悌而又富于智慧极善自处是一个至为重要且带根本性的原因。首先,他能忠心事上,善于为臣,不仅一切唯朝廷之命是从,绝不讲条件,而且为国事诚恳坦荡,没有私心;其次,他始终清醒谨慎,不仅能戒满惧盈,而且明识进退;再次,他仁厚大度,不计私仇,甚至能以德报怨,化解矛盾,因而深得人心;第四,他还能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防微杜渐,以避猜忌和嫌疑;第五,他虽自幼失怙,但孝心长存,历久弥笃,以至于千载之下犹能令人心生感动。
- 李兴斌
- 关键词:唐代
- 《孙子》歧见八例辨析
- 2002年
- 李兴斌姜洁
- 关键词:《孙子兵法》外交军事战争
- 战争形态演变与中国国家战略安全被引量:2
- 2014年
- 战争是民族、国家、阶级、集团之间出于打击、削弱乃至最终瓦解和灭亡对方之目的,在各个领域中运用任何手段所进行的斗争。历史演变过程中的战争形态分类与演变特点、渐趋明晰的主要战争形态与新形态战争的特点,表明战争形态演变与国家战略安全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战争形态演变对国家战略安全的影响非常直接,有时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在当前新的战争形态下,国家安全所面临的主要危险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 李兴斌
- 关键词:战争形态
- 先秦兵家和平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被引量:4
- 2005年
- 先秦兵家和平思想的基本内涵:一是以禁暴除乱和安国保民为战争的终极目的;二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战争获胜的理想结局;三是以“修道保法”和赢得人心为战争获胜的坚实基础;四是高度重视智谋的作用并以之作为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五是以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和常备不懈为和平的可靠保障。先秦兵家和平思想有着久远而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首先,爱好和平、追求和平和维护和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中华民族在战争理念上赞成并支持反抗侵略的防御战争而反对向外扩张的侵略战争;其次,批判不义战争、谴责滥杀和破坏是历代贤哲的一致做法。兵家和平思想在今天仍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价值:第一,它为世界人民追求和平、反对不义战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有力的思想武器;第二,它为我国和平崛起、民族复兴和国家安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理论。
- 李兴斌
- 关键词:兵家战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