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如森

作品数:10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系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汉墓
  • 3篇文物
  • 2篇东汉墓
  • 2篇中国大百科全...
  • 2篇庄园
  • 2篇庄园经济
  • 2篇文物工作
  • 2篇墓葬
  • 2篇《中国大百科...
  • 2篇百科
  • 2篇百科全书
  • 2篇大百科
  • 2篇大百科全书
  • 1篇东汉
  • 1篇东汉墓葬
  • 1篇东汉时期
  • 1篇洞室墓
  • 1篇遗址
  • 1篇印文
  • 1篇越王

机构

  • 10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0篇李如森

传媒

  • 4篇吉林大学社会...
  • 3篇北方文物
  • 1篇史学集刊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史林

年份

  • 2篇1998
  • 4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8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汉墓葬及其反映的社会面貌被引量:4
1996年
东汉时期在丧葬礼俗上,为适应几代人合葬的崖墓、穹窿顶墓、前室横列墓及其大家族墓地相继流行。陶质楼阁、田地、仓、灶、井、家畜、家禽模型与侍俑、乐舞俑、农夫俑以及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上所见的手工作坊、牛耕、放牧、桑园、池塘、盐场等表现官僚地主封建庄园经济特点的新葬俗,一应俱全。与此同时,代表全部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等束缚人民思想的四大绳索,在墓葬中亦有充分体现。
李如森
关键词:东汉墓葬庄园经济
先秦古城演变与汉长安城模式确立被引量:5
1994年
城市是随农村公社的逐步解体,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以后,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和阶级出现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不仅标志着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而且也是阶级形成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由于各个历史时代和社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城市面貌也不一样。本文拟以考古勘探发掘出来的各代古城遗迹,结合有关文献,对先秦古城起源、演变及汉长安城模式的确定,提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错漏之处,敬请指正。
李如森
关键词:《考工记》手工业作坊遗址建筑基址
试论战国族坟墓的起源与发展被引量:2
1998年
从原始氏族社会到阶级社会,要经过家长制家庭公社。家庭公社在经济关系上是土地公有;在亲族关系上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长制家庭;在生产关系上即农村公社。其埋葬习俗,则是“公共墓地”制。周代氏族宗法制度,就是由这种以血缘为主的族制系统改造而成的。反映在墓地上的是族葬制,即族坟墓制度。族坟墓有两种,即“公墓”与“邦墓”。“公墓”是国君、王室等贵族墓地;“邦墓”是具有自由民身份的“国人”墓地。两类墓制的共同点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聚族而葬,同一墓地的死者都是同族或同宗者。族坟墓制度随农村公社的存在而存在,它从一个侧面揭示族坟墓制度是当时亲族关系和土地国有制的局部反映。
李如森
关键词:家长制家庭公社昭穆制度公墓
略论关中东周秦墓葬制与关东诸国的差异被引量:11
1993年
丧葬是在世生活的缩影,在近代科学发展起来以前人们普遍信仰灵魂的存在,通过对死人处理的方式,以一种比较抽象的、概括的、而又比较固定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把一个民族思想意识和风俗习惯反映出来。不同的民族往往有不同的葬俗。因此,对丧葬制度的研究是了解当时社会面貌的重要桥梁。本文拟以考古资料为主,结合有关文献,仅就关中东周中小型秦墓与关东地区同时期、同类墓葬间,在墓葬形制、葬式、葬具和随葬品等方面所存差异及其产生差异的根源,提出几点粗浅看法,供大家讨论。
李如森
关键词:洞室墓屈肢葬丧葬制度卡约文化竖穴墓
汉代家族墓地与茔域上设施的兴起被引量:10
1996年
汉代家族墓地与茔域上设施的兴起李如森中国古代墓葬制度,"人类将死者的尸体或尸体的残余按一定的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场所,称为'葬'。用以放置尸体或其残余的固定设施,称为'墓'。在中国考古学上,两者常合称为"墓葬"'"。中国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墓葬。然而...
李如森
关键词:族墓地文物工作《中国大百科全书》东汉时期霍去病
西汉墓葬及其反映的社会面貌被引量:6
1995年
西汉前期,离开奴隶社会仅二三百年,旧的生产关系、传统思想和奴隶制的残余依然存在。某些地区在墓葬形制、棺椁、礼乐、绞衾制度上,还保留其奴隶制时代的色彩。西汉中期以后,旧奴隶主的复辟势力已经过去,西汉王朝的国家机器臻于完备,大土地所有制急剧发展,家族茔地、凿石为室的崖墓,小砖券墓、单穹窿顶墓、壁画墓等应运而生。礼乐制度衰微,伴之而来的是玉衣,陶质仓、灶、井、风车、碓房模型明器,猪、狗、牛、羊家畜偶像,奴仆俑、操作俑和墓主死后升天、车马出行、牛耕耧播、历史故事画像等表现官僚地主封建庄园经济的新葬俗普遍流行。
李如森
关键词:西汉墓葬礼乐制度遣策金缕玉衣庄园经济
长沙地区单棺楚墓墓主人身份试探
1988年
解放后,在湖南长沙地区发掘的“楚墓计有一千八百余座”。对占据其中很大比例的单棺小墓往往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至于对这类小墓墓主人的身份、社会地位等的研究,更是极少有人问津。本文拟以长沙单棺楚墓墓形。
李如森
关键词:社会地位解放后墓主葬具
汉墓玺印及其制度试探被引量:2
1996年
玺印,即印章.中国古称“鉩”或“(土尔)”.后作“玺”,亦称图章.上刻文字,背上端皆有雕饰,谓之钮.《说文》:“钮,印鼻也.”即钮中间有孔,可以系绶佩带.“绶”,古代系印钮的彩色组绶,即丝带.《周礼·天官·幕人》郑玄注引郑司农云:“绶,组绶,所以系帷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腰).”玺印的起源可能很早,大约可上溯到商代.于省吾先生在《双剑誃古器物图录》中,曾录有铜玺三方,扁平状,鼻钮。
李如森
关键词:汉墓印文文物考古工作诸侯王南越王墓玺印
汉代墓祀新探被引量:5
1998年
China has an age-old tradition of offering Sacrifices to gods and ancestors’ During the period of Pre-Qin Dynasty, the Huan Di (emperor) the Zhuhou (duke) the Qing (minister) the Dafu (Senior official) the Si (junior official) all offering Sacrifices to ancestors in their respective ancestral shrines. From the time of Huidi (an enperor of West-Han Dynasty, 194-188 B. C) Sacrifical activlties were held in the area of the tomb: building shrines near the tomb. Setting up a1coholic drink before the tomb or holding the Ceremony in the tomb. According to the custom, sacrifical styles varied in differentsocial Stratum. The key significance of sacrifical ritelies in the filial piety, which refIected the superstitious belief of the people of the Han Dynasty.
李如森
关键词:宗庙《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洞墓汉画像石东汉墓光武帝
从汉墓合葬习俗看汉代社会变化轨迹被引量:12
1996年
从汉墓合葬习俗看汉代社会变化轨迹李如森丧葬制度,是在世生活的缩影。古代墓葬是当时人们死后活动环境的一种理想的规范化表现。人类将死者的尸体的残余按一定的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场所,称为"葬"。用以放置尸体或残余的固定设施称为"墓"。在中国考古学上,两者常合称...
李如森
关键词:汉代社会文物工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