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存山

作品数:47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哲学宗教
  • 7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4篇儒家
  • 12篇文化
  • 11篇哲学
  • 8篇中国哲学
  • 6篇道德
  • 5篇儒家文化
  • 5篇忠恕
  • 5篇忠恕之道
  • 4篇中国文化
  • 4篇国文
  • 4篇常道
  • 3篇张岱年先生
  • 3篇哲学史
  • 3篇中国哲学史
  • 3篇儒家思想
  • 3篇儒学
  • 3篇宋代
  • 3篇天地
  • 3篇范仲淹
  • 2篇信仰

机构

  • 38篇中国社会科学...
  • 8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武夷学院
  • 2篇郑州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杭州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日本筑波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浙江省社会科...

作者

  • 46篇李存山
  • 1篇朱维铮
  • 1篇涂可国
  • 1篇张再林
  • 1篇仓修良
  • 1篇冯契
  • 1篇王琦
  • 1篇丁为祥
  • 1篇任蜜林
  • 1篇王正
  • 1篇景天魁
  • 1篇魏长宝
  • 1篇成中英
  • 1篇景海峰
  • 1篇吴光
  • 1篇周瀚光
  • 1篇陈来
  • 1篇何善蒙
  • 1篇王政尧
  • 1篇高华平

传媒

  • 3篇衡水学院学报
  • 2篇浙江学刊
  • 2篇哲学研究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道德与文明
  • 2篇中国哲学史
  • 2篇中国哲学年鉴
  • 2篇中国儒学
  • 1篇哲学动态
  • 1篇新华文摘
  • 1篇东岳论丛
  • 1篇文史哲
  • 1篇学术界
  • 1篇中州学刊
  • 1篇中国文化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中原文化研究
  • 1篇哲学门

年份

  • 4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0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架设中国传统与社会学融通的桥梁被引量:2
2016年
2014年11月15日,景天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学术讲座,邀请李存山(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并学术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作"论儒学与社会学"的主旨演讲,并就如何从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中吸取营养,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学展开讨论。李存山研究员在演讲中,系统梳理了儒家(以及墨家和道家)社会思想的基本概念;景天魁研究员在讨论中提出,从中国传统思想中提炼基本概念,就可以架起沟通中西的桥梁,只有这样,中国社会学才能植根于本土资源,建立起自己的话语体系。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一年多,但这次讲座的丰富内容对关心这一问题的读者仍有参考价值。因此,本刊根据录音整理成文,并经李景二位老师的同意,将他们的发言刊发于此。
李存山景天魁
关键词:社会学史中国社会学中国社会思想史本土资源中国传统思想
经史传统与中国的哲学和学术分科被引量:2
2019年
经史传统包括了中国文化的经学传统和史学传统,有时候这也可以成为对中国传统学术的概称。我认为“重新认识传统”,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文化的“变”与“常”的关系。“变”是指中国文化发展的时代性、阶段性,“常”是指中国文化发展的继承性、连续性。一、经史传统与中国文化的“轴心时期”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说:“经学开辟时代,断自孔子删定六经为始;孔子以前,不得有经”①。
李存山
关键词:中国文化史传哲学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发展史学传统
实事求是 学以致用——访李存山研究员被引量:1
2021年
李存山(1951—),恢复高考后北京大学哲学系第一届本科生,后来接着读中国哲学史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工作17年,2001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暨学术委员会主任。1986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中国传统哲学、儒家文化研究。
王琦李存山
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哲学史儒家文化学以致用
儒家文化的'常道'与'新命'
文章阐述了“常道”与“新命”的理论来源,分析了儒家文化中的“常道”,讨论了“常道”的继承和“新命”的实现。儒家文化要实现现代化的“新命”,一方面要适应这四个方面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要转化或优化儒家文化与市场经济、民主制度、...
李存山
关键词:儒家文化
文献传递
“知人则哲”:中国哲学的特色
李存山
文献传递
《新编》论宋代的两次“革新政令”
2006年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新编》注重“政治社会环境”对哲学家思想的影响,其第五册专章论述了“道学出现的政治条件——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现在看来这种写法不是“失于芜杂”,而正是《新编》不同于一般“哲学史”著作的一个长处。只有讲明道学是在宋代两次“革新政令”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下形成的,才可以对道学的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由于中国哲学“与伦理、政治合一”的特殊性,所以在叙述中国哲学史时,如何在哲学思想与其“外围”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李存山
关键词:庆历新政熙宁变法道学
宋代的“新儒学”与“理学”被引量:4
2019年
依据钱穆先生之说,对宋代的"新儒学"之称可有广狭之别,即广义的"新儒家"包括范仲淹、欧阳修和"宋初三先生"等,而狭义的"新儒家"则专指宋明理学家。朱熹所说"本朝道学之盛""亦有其渐",即以范仲淹和"宋初三先生"等为理学的先驱。范仲淹是宋代"新儒学"的开端,而"宋初三先生"是范仲淹门下的"贤士"。范仲淹的教育思想与胡瑗的"明体达用之学"对于宋代"新儒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庆历之际,学统四起",三苏的蜀学、王安石的新学、周敦颐的濓学、张载的关学和二程的洛学等,都与范仲淹及其庆历新政有着密切的关系。
李存山
关键词:新儒学理学范仲淹
“情感儒学”评析--蒙培元八十寿辰学术座谈会发言选登被引量:2
2018年
蒙培元经历了从"性"到"心"到"情"的学术发展路向,最终归向主体性和主体思维,他的"情感儒学"具有强调"仁爱情感""理性情感"和具体性情感的特点。从"情感型儒学"到"心灵的超越与境界",再到"人与自然"即天人关系,既是蒙培元对中国哲学史的诠释,又体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特点。他主要有两大哲学贡献,一是从逻辑理性到情感理性的主体性转向以及由此转向所形成的两种逻辑如何融合的问题,二是在中西文化相互借鉴基础上如何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他的思想体现了对中国哲学核心问题和中国哲学根本内容的回归,很好地指引或勾勒出了一种"回到原点"的理论思考形式。他是少数几个能建立自己哲学体系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其研究是一个从"通古今之变"到"究天人之际"的过程,然后在这两个基础上形成"一家之言"。蒙培元不是就范畴来讲范畴,而是想把理学的范畴作为一个系统的构建来探究,力图从哲学形态上做系统的梳理。"情感型儒学"主要出现了三种理论形态:第一种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学,这是把情感看成是道德理性的心理基础;第二种是新儒学中的理学派,他们把情感看成是道德理性(即本体)的表现和作用;第三种是新儒学中的心学派,他们把情感本身看成是理性的。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精神向度是从情出发,凸显"情本位"和"情本体",情感与理性在一个人的生命、生活中都是不可忽视的,但是,情感和理性各有各的存在和活动的边界。蒙培元创构了由"性–情"到"情–性"这样一个架构,实现了"两千年来儒家哲学之大翻转"。蒙培元提出价值是由情感决定的,把本原问题进一步转化为情感问题,给了情感本体以合法性。情感哲学的转向,颠覆了理性的霸权、教条的霸权,重新设计出一种以个体性为基础、以感性的活泼泼的欲望为基础的公共理性�
陈来李存山张再林王钧林景海峰丁为祥梁枢涂可国何善蒙宋大琦王正任蜜林
关键词:情感本体公共理性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今昔评被引量:1
2011年
在"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中,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是海内外影响最大且最久的著作。近年来对冯著《中国哲学史》有一些批评本属正常,但有的批评并不符合实际或有所误解。比较对冯著《中国哲学史》的今昔不同评论,笔者仍认为此书对中国哲学史的论述应属"最能客观,且最能深观",并认为此书将中国古代哲学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亦有作者之卓识。在中国传统学术中有其固有的"哲学思想",但"哲学"这一"学科"的引进则是一个划时代的变化。
李存山
关键词: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哲学学科
中国文化的"忠恕之道"与"和而不同"
"忠恕之道"是儒家的"行仁之方",它一方面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利,另一方面又强调在平等互利中尊重他人的独立意志,不要以己之意志强加于他人.因为在这一道德准则中蕴含着承认个体的差异性及其不可侵夺的独立意志的思想,所以它又...
李存山
关键词:中华文化儒家思想道德准则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