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晋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猪源性骨支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制备猪源性骨支架材料,并与人源性骨支架材料对比检测其理化性能和组织相容性。方法:经低温深冻、超声清洗、H2O2、酒精浸泡、冻干、辐照制备猪源性骨支架材料和人源性骨支架材料。扫描电镜观察,测定材料孔隙率、蛋白质含量、钙磷含量及弹性模量。2种材料的浸提液与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观察细胞一般形态,流式细胞仪PI法检测细胞生命周期。皮下植入2种材料,在植入4、8、12、16周取材做病理切片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2种材料均具有骨本身的天然网状三维支架系统。猪源性骨支架材料的孔隙率高于人源性骨支架材料,蛋白含量低于人源性骨支架材料,弹性模量分别为无显著差异。材料浸提液组及空白对照组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流式细胞仪PI法检测细胞周期见G1期、G2期细胞百分率接近。皮下植入试验表明,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炎症反应逐步减轻,材料降解增加,新生软骨样结构逐渐增多。结论:猪源性异种骨支架材料在理化性能和材料毒性等方面与同种异体骨支架材料接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戴景兴杨林林曲戎梅周志涛邱小忠沈智勇余磊李晋原林
- 关键词:骨支架材料理化性能组织相容性
- 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差速贴壁法从大鼠腹股沟脂肪垫分离纯化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差速贴壁培养法分离ADMSCs,并与普通培养法得到的ADMSCs进行表面分子CD44阳性率对比。在第2代ADMSCs中加入条件培养基进行诱导,根据条件培养基的不同分成3组:①成骨诱导组:加入成骨培养基;②成脂诱导组:加入成脂培养基;③对照组:仅加入基础培养基。成骨诱导组和对照组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检测,成脂诱导组和对照组进行油红O染色检测。结果:差速贴壁培养法获得CD44阳性率更高的ADMSCs。成骨诱导组的ALP大大高于对照组,成脂诱导组油红O染色阳性,对照组油红O染色均为阴性。结论:差速贴壁培养法从大鼠腹股沟脂肪垫中分离得到高纯度ADMSCs。
- 戴景兴杨林林曲戎梅周智涛余磊邱晓忠彭晨李晋原林
- 关键词: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差速贴壁法
- 猪骨支架材料与人骨支架材料的理化性能及力学特征(英文)被引量:2
- 2008年
- 背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核心是构建类似人体骨组织结构和性能的组织工程支架。目的:对比观察猪骨支架材料与人骨支架材料的理化性能及力学性能。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6-03/12 在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和广东省组织构建与检测重点试验室完成。材料:新鲜健康成人尸体 4 具由广州市红十字会南方医科大学遗体捐献接收点提供,家属知情同意。市售低温深冻 6 个月的成年猪6 只。方法:取人和猪髂骨,剔除软组织,刮除骨髓和骨膜,用锯骨机将松质骨切成 5 mm× 5 mm×40 mm 左右的骨条,超声清洗、H2O2和乙醇浸泡、甩干、冻干、辐照处理得到猪骨支架材料和人骨支架材料。主要观察指标:对两种支架材料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对比两种支架材料孔隙率、蛋白质和钙、磷含量及力学性能。结果:扫描电镜下两种材料均具有骨本身的骨小梁、小梁间隙及骨内管腔系统,具有天然网状结构。三维支架系统形态完整,其中猪骨支架材料较人骨支架材料具有更多的三维孔隙,2 种材料的孔隙大小接近,均在400 μm左右。猪骨支架材料孔隙率高于人骨支架材料(P < 0.05),蛋白质含量低于人骨支架材料(P < 0.05),钙、磷含量与人骨支架材料相当(P > 0.05)。两种支架材料弹性模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论:猪骨支架材料在理化性能和力学性能方面与人骨支架材料极相近。
- 李晋曲戎梅戴景兴周志涛原林
-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骨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