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树华

作品数:47 被引量:176H指数:9
供职机构: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癫痫
  • 12篇儿童
  • 10篇综合征
  • 9篇小儿
  • 9篇患儿
  • 6篇蛋白
  • 6篇疗效
  • 5篇电图
  • 5篇神经系
  • 5篇神经系统
  • 5篇惊厥
  • 4篇预后
  • 4篇胼胝
  • 4篇胼胝体
  • 4篇胼胝体压部
  • 4篇可逆
  • 4篇可逆性
  • 4篇急性
  • 4篇发热
  • 4篇发热性

机构

  • 45篇唐山市妇幼保...
  • 4篇复旦大学
  • 3篇华北煤炭医学...
  • 3篇华北理工大学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 2篇唐山市第五医...
  • 1篇唐山职业技术...
  • 1篇秦皇岛市第二...

作者

  • 46篇李树华
  • 29篇庞保东
  • 25篇刘寅
  • 21篇曹丽华
  • 15篇董琰
  • 12篇张静
  • 12篇张双
  • 10篇吴家骅
  • 9篇王玉珍
  • 9篇王晓青
  • 5篇张润春
  • 4篇李丽
  • 4篇彭建霞
  • 3篇周水珍
  • 3篇张琰
  • 3篇高静云
  • 3篇寇世和
  • 3篇李树民
  • 3篇王红芳
  • 2篇李光民

传媒

  • 5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西部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神经电生...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药业
  • 1篇现代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年份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5篇2004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胎龄新生儿心电图中RV_1、TV_1振幅特点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不同胎龄新生儿心电图中RV1、TV1振幅的特点,为新生儿心电图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不同胎龄新生儿共142例,按胎龄分组,28~30周组、~33周组、~36周组、~40周组四组。测量RV1、TV1振幅。结果不同胎龄新生儿RV1振幅、TV1振幅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早产儿各组与足月儿组RV1振幅、TV1振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V1振幅、TV1振幅随胎龄增长而增高。结论不同胎龄新生儿RV1、TV1振幅不同,随胎龄增长而增高。
李丽庞保东寇世和李树华李树民刘忠王丽娟王瑾陈家菲金殿均
关键词:心电图胎龄新生儿
Tourette综合征与孕期保健
2007年
李树华庞保东曹丽华刘寅董琰
关键词:TOURETTE综合征孕期保健神经精神性疾病生活质量
MRI检查癫痫发作为首要症状的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神经影像特征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以癫痫发作为首要症状的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核磁共振(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以癫痫发作为首要症状的RESLES患儿临床特点及MRI影像学特征。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11例患儿诊断为低钠血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轻微升高6例,10例患儿出现轻微语言障碍;患儿入院时MRI检查均提示胼胝体压部局限性、孤立性、边界清楚病灶,形状多呈圆形或椭圆形;T_(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_(2)WI呈等或稍高信号,FLAIR呈稍高信号,DWI呈稍高信号,ADC呈低信号,ADC值范围:0.24~0.79×10^(-3)mm^(2)/s,增强扫描均无强化,病灶无坏死及囊变,周围未出现明显水肿及占位效应;经对症支持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均在1~2周内得以好转并出院,出院后复查MRI发现,27例患儿DWI高信号均完全消失,4例胼胝体压部DWI高信号病灶范围较首次检查时明显缩小,信号明显减弱。结论以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RESLES患儿头颅MRI表现与神经毒性反应相似,MRI检查可见SCC中病灶多呈圆形或椭圆形,T_(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_(2)WI呈等或稍高信号,FLAIR及DWI呈稍高信号,ADC呈低信号,以上异常MRI信号均可在短期内消失或减弱。
王玉珍张静焦丽华李树华刘寅庞保东
UCH-L1和S100B蛋白在癫痫患儿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1年
目的观察癫痫患儿外周血血清中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S100B蛋白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初诊的,且入院前24 h内有癫痫发作的癫痫患儿80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80名为对照组。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UCH-L1、S100B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比较病例组中不同癫痫发作持续时间、不同癫痫发作类型的患儿血清UCH-L1、S100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病例组UCH-L1与S100B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癫痫持续时间≥5 min组UCH-1、S100B蛋白水平高于癫痫持续时间<5 min组(P<0.05或P<0.01)。全面性发作组UCH-1、S100B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局灶性发作组(P<0.01)。结论癫痫患儿外周血中UCH-L1、S100B蛋白水平升高,且二者的增高与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类型有一定关系。
张双闫凯李树华张静贾玉凤
关键词:儿童癫痫S100B蛋白
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患儿复发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IDDCNS)儿童复发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例IDDCNS复发者和50例病史在0.5 a以上的IDDCNS无复发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二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发病前诱因、临床症状、激素治疗反应、首次发病后遗症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复发特征:IDDCNS近期内复发几率高,0.5 a内复发者占75.0%。复发组多发性硬化(MS)18例,视神经脊髓炎、非完全型横贯性脊髓炎各1例;无复发组主要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病例(39例)。2.单因素分析:发病年龄、性别、惊厥、瘫痪、意识障碍、共济失调、病情自然缓解、首次发病后遗症8种因素与IDDCNS复发无明显相关关系;发病前病毒感染或预防接种及临床表现有发热、视觉障碍、多灶症状、病理征阳性、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6种因素对IDDCNS复发有明显影响。3.多因素分析: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视觉障碍(OR=42.50)、病理征阳性(OR=8.666);影响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为神经系统多灶症状(OR=0.068)。结论儿童IDDCNS多于0.5 a内复发,复发后诊断以MS为主;首次IDDCNS中出现视觉障碍、病理征阳性复发几率增加,存在神经系统多灶症状复发几率降低。
李树华周水珍
关键词:复发因素
血清BDNF及NSE检测在惊厥儿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在惊厥儿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惊厥儿童40例,选取同期该院因呼吸道感染发热而住院但未见抽搐的患儿40例作为发热组,该院体检科同期健康体检40例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ELISA法测定3组儿童血清中BDNF及NSE水平,并比较分析。结果:惊厥组儿童的BDNF及NSE水平均高于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抽搐次数<5次组患儿血清BDNF及NSE水平显著低于抽搐次数≥5次组患儿(P<0.05),单纯性惊厥组患儿血清BDNF及NSE水平显著低于复杂性惊厥组患儿(P<0.05)。经相关性分析,BDNF与NSE水平正性相关(r=0.725,P<0.05)。结论:BDNF及NSE可预示脑组织损伤程度,且相关检测操作性强、简便易行,结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郝立成张双李树华
关键词: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惊厥
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110例癫痫患儿的疗效及副反应比较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评价托吡酯(TPM)与左乙拉西坦(LEV)单药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小儿神经内科住院及门诊确诊的110例癫痫患儿,分为两组,每组55例,分别予TPM、LEV治疗并随访,观察两组1年药物保留率、总有效率及副反应。结果:治疗1年药物保留率TPM组为96.4%、LEV组为94.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TPM组为71.7%、LEV组为71.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TPM组为10例(18.9%),LEV组为9例(17.3%),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M与LEV单药治疗儿童癫痫疗效及安全性等同。
王晓青李树华董琰曹丽华
关键词:癫痫托吡酯儿童
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后免疫功能状态及对策研究
吕建军刘寅庞保东李树华曹丽华董琰王晓青
将患儿分为病毒性脑炎组(A组)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B组),在抗病毒、对症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丙种球蛋白(总量2g/kg),B组给予丙种球蛋白(总量2g/kg)、甲基强的松龙(20mg/kg.d*3d,10mg/kg.d*...
关键词: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炎疾病治疗
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意义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IgM抗体产生的时间和规律。方法:对2003年4-6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病程在1周以内的2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和血清冷凝集素法(CGT)在病程不同时期,对IgM抗体产生的时间和规律进行研究。结果:ELISA法在2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阳性率为92.86%,和CGT法的阳性率67.8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特异性MP-IgM抗体一般在病程的第4天即可出现阳性结果,MP-IgM抗体效价随病程天数增加呈直线形上升,约2周达高峰。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一般在病程的第4天即可检测到特异性MP-IgM抗体,随病程天数的增加,抗体效价呈直线形上升,约2周达高峰。
刘寅李树华庞保东曹丽华刘树平
关键词:肺炎免疫球蛋白M特异性抗体IGM小儿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法
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1例报告并预后因素分析
李树华刘寅李光民庞保东张慧玉田玲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