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南五省地区Lg波衰减及震级公式
- 1989年
- 选取桂、粤、湘,赣、闽五省及其附近地区16个地震31个台站的DD—1短周期地震仪记录资料。用综合回归分析法测定了Lg波传播速度为3.54Kmls,约1秒Lg波埃里相滞弹性衰减系数为r=0.0022±0.0001Km^(-1),并导出五省地区的Lg震级公式: m_(Lg)=LgA_(mxh)+q_s(△)+D_(mh) q_s(△)=5/6Lg△+0.00096△+1.88 计算了该区域内16个地震的各震级值,以及31个台站的台校值。单台震级标准差为0.13~0.15震级单位,台网震级标准差为0.02~0.03震级单位。
- 姚宏李永勤徐元耀鲁忠良黄才中
- 关键词:LG波震级地震波
- 中国大陆区域 Lg 震级标度被引量:4
- 1992年
- 本文广泛搜集了中国大陆(除新疆、西藏外)地区的短周期地震记录资料.分五个区测定了有关 Lg 波的各物理量 Lg 波初至和最大振幅的群速度分别为3.54±0.02km/s 和3.30±0.05km/s.Lg 波的周期在0.2-1.2s 之间,平均0.7s.Lg 波衰减系数γ值各区分别为:东部0.0034±0.0001km^(-1),西南0.0031±0.0004km^(-1),东北0.0027±0.0004km^(-1),华南0.0022±0.0001km^(-1)和西北0.0021±0.0002km^(-1).全部平均 γ=0.0027±0.0006km^(-1).并讨论了振幅比 H/Z、振幅台基校正值 D_z 和 D_h 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台基性质相互之间的关系.根据各分区γ值分别建立了各分区的 m_(Lg)震级校准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大陆(除新疆、西藏外)地区统一的 m_(Lg)(mxh)震级校准函数(?)q(Δ)可推广至新疆地区.观测结果表明:使用各 Lg 振幅(lgz,lgh,mxz 和 mxh)计算m_(Lg)值间的偏差;统一和分区m_(Lg)的台网震级差;各区内分省测定 m_(Lg)值之差均小于0.1级.在2—6级范围内,中国m_(Lg)基本维持了原 M_L(CHN)的震级水平.
- 葛焕称倪岳伟李敬华黄才中李永勤鹿芬霞许福喜蒋耀明
- 关键词:振幅比
- 中国东部六省 Lg 波振幅比 H/Z 和台站项被引量:2
- 1991年
- 根据中国东部六省80个台的约1Hz Lg 波振幅资料得出,Lg 波水平与竖直分量之比1g H/Z 值平均为0.13.对于松散沉积、花岗岩和沉积岩类台基,1g H/Z 值分别平均为0.55,0.04和0.10对此三类台基,水平向振幅台站项 C_h,分别平均为0.65,-0.09和0.00;竖直向振幅台站项 C_2分别为0.32-0.04和0.00.C_h,C_Z 和1gH/Z 间存在关系 C_h=0.01+2.10C_z和 C_h=-0.15+1.46 1gH/Z.
- 葛焕称黄才中倪岳伟李永勤
- 关键词:地震地震波振幅比
- 中国大陆地区L_g波速度、衰减和震级被引量:3
- 1989年
- 广泛搜集了分布于中国大陆(除新疆、西藏外)地区的250个区域台站、200多个地震的短周期记录资料。分五个区(东北、西北、东部、西南和华南)测定了L_g波的群速度、水平向与竖直向振幅比H/Z(H取EW和NS向振幅的算术平均值)、衰减系数γ值,并确定了中国大陆地区统一m_L。震级标度(图1)。
- 葛焕称倪岳伟黄才中李敬华李永勤蒋耀明鹿芬霞
- 关键词:LG波震级地震
- 西北六省地区Lg波的衰减和m_(Lg)震级
- 1990年
- 本文测定了中国西北六省地区Lg 波的传播速度,V_(Ig)=3. 56km/s;并测得了该区约1秒Lg 波的滞弹性衰减系数,r=0. 0021±0. 0002km^(-1) ,相当于介质品质因子Q=599±56。建立了该区m_(Lg)震级公式m_(Lg)(m×h)=1gA_(m×h)+q_(NW)(Δ)+Dh其中震级校准函数q_(NW)(Δ)=(5/6) 1g△+0. 00091Δ+1.
- 李敬华李永勤鹿芬震倪岳伟
- 关键词:LG波震级振幅
- 中国东部六省的修订m_(Lg)标度
- 1991年
- 讨论了四种不同方法测量的Lg振幅,以及选取不同的几何衰减系数ζ值(=5/6或1),对计算Lg波γ值的影响. 重新测定的中国东六省地区γ=0.0034±0.0001km^(-1)(当ζ=5/6),由此修订的m_(Lg)/(mxh)震级校准函数q_E(△)=5/6lg△+0.00147△+1.81.
- 葛焕称倪岳伟黄才中李永勤
- 关键词:地震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