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北
- 作品数:49 被引量:165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肿瘤标志物检测用于卵巢癌治疗后的临床监测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比较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复发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评价18F-FDG显像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结果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48例疑有复发的卵巢癌患者行胸-盆腔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及血清CA125和CP2测定。18F-FDG显像以扫描野内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为肿瘤复发依据,CA125和CP2均以≥35U/ml为肿瘤复发指标。依据最终临床诊断评价不同诊断方法对复发性卵巢癌的诊断效能;分析18F-FDG显像与肿瘤标志物有无相关性。结果:本组肿瘤复发者为30例。CA125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3.3%和100.0%,CP2分别为59.1%和81.8%,18F-FDG显像则分别为93.3%和94.4%。18F-FDG显像与CA125和CP2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率分别为72.9%(Kappa=0.494,P<0.001)和69.7%(Kappa=0.409,P=0.012);显像真阳性患者中复发肿瘤病灶总体积与血清CA125(r=0.792,P<0.001)和CP2(r=0.521,P=0.018)水平均呈正相关,但病灶FDG摄取程度与血清CA125和CP2水平均无显著相关。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和CP2对复发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且CA125优于CP2;18F-FDG显像优于血清肿瘤标志物,且检出复发病灶总体积与血清CA125和CP2水平均呈正相关。
- 高平王茜岳明纲李河北李原
- 关键词:卵巢肿瘤放射性核素显像生物学标记
- 急性白血病髓外复发的^(18)F-FDG PET/CT特点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髓外复发的^(18)F-FDG PET/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0例AL髓外复发患者的PET/CT,观察髓外受累的器官或组织类型、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及骨髓FDG摄取,比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差异。结果 16例ALL累及45个髓外器官或组织,14例AML累及29个髓外器官或组织;前者髓外病灶的平均SUV_(max)为7.38±4.46,高于后者的4.87±2.66(t=3.022,P=0.003)。ALL患者累及淋巴结及软组织的病例数均为10例,平均SUV_(max)分别为6.38±3.55和10.12±5.48;AML患者累及淋巴结及软组织的病例数均为6例,平均SUV_(max)分别为4.82±1.43和6.60±4.58(P均>0.05)。5例ALL髓内复发者骨髓均为多灶性摄取,5例AML髓内复发者3例为弥漫性摄取,2例为多灶性摄取。结论 AL髓外复发的^(18)F-FDG PET/CT影像表现有一定特点;ALL及AML的常见髓外复发部位均为淋巴结和软组织;ALL复发病灶FDG代谢活性较高;骨髓多灶性摄取对髓内复发有提示意义。
- 李河北王茜赵赟赟岳明纲李原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髓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X线计算机
- 磁共振成像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7
- 2006年
- 目的探讨双手及腕关节磁共振成像(MRI)在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8例初诊的RA及疑诊为RA的多关节炎/痛患者进行双手和腕关节行MRI扫描检查及临床评价,并对未确诊患者进行1年临床随访,研究MRI在RA早期诊断中的意义。结果在28例初诊RA患者中,27例(96%)在MRI扫描中显示RA异常征象;在60例多关节炎/痛患者中,有24例在随访期间证实为早期RA,其中23例(96%)MRI提示早期诊断,并且15例(62%)的患者已出现MRI骨侵蚀。与已确诊RA患者相比,此24例早期RA患者在病程、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双腕关节受累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MRI表现上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患者的骨侵蚀可以出现在病程早期,双手及腕关节MRI扫描是RA诊断的可靠方法,并可提示早期RA的诊断。
- 贾园李河北栗占国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正常人唾液腺分泌规律的初步探讨
- 目的通过对正常人唾液腺分泌规律的探讨,旨在寻找唾液腺显像最佳采集方法及最佳功能参数。方法选择无口干、眼干等主诉,颈面部没有接受过放疗,且甲状腺功能正常者20例,禁食6 h后静脉注射~(99)Tc~mO_4~- 370 M...
- 李河北王茜岳明纲
- 符合探测显像中病灶大小对病灶/本底比值影响的模型研究
- 李河北王玉王茜秦淑玲
- 符合线路肿瘤显像宽峰采集与常规程序对病灶检出能力比较的模型研究
- 2008年
- 目的比较符合线路肿瘤显像宽峰采集程序和常规程序对病灶的检出能力。方法用符合线路SPECT宽峰采集和常规程序分别对一系列对比度的模型进行扫描,从视觉观察和L/B值测量两方面比较两种程序对病灶的检出能力。结果视觉观察两种程序对病灶的检出率一致,当对比度2∶1和2.5∶1时直径0.8cm病灶均无法分辨,对比度大于等于15∶1时均出现溢出,常规程序溢出现象更显著;两种程序的L/B值无显著差别,直径2.8cm病灶在对比度10∶1以下L/B值均接近对比度,其余各个病灶的L/B值均显著低于对比度,病灶直径越小低估程度越明显。结论符合线路SPECT宽峰采集程序在不影响对病灶检出的同时能够缩短扫描时间。
- 李河北王茜王玉秦淑玲张彩群赵亚妹
- 肝移植术后胆道合并症的多层螺旋CT诊断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合并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8例肝移植术后病人多层螺旋CT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病人术后发生胆道合并症 ,占各种腹部合并症的首位。其中吻合口狭窄 2例 (7.1% ) ,胆管漏 6例 (2 1% ) ,胆管结石 3例 (11% ) ,肝内胆汁瘤 3例 (11% ) ,4例病人多种胆道合并症同时存在。结论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够全面的显示肝移植术后胆道合并症的各种表现 ,但对胆管漏 ,胆管狭窄程度的判定有一定的局限性 ,应配合“T”管造影。
- 刘慧君杜湘珂李河北武靖张承志
- 关键词:原位肝移植多层螺旋CT
- ^18F-FDG PET/CT在发热待查中的单中心大样本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了解发热待查(FUO)的病因构成,并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对FUO中不同类型疾病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8月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466例FUO患者[男194例,女272例,年龄3~91(52.7±20.9)岁]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最终临床诊断分析FUO患者的病因学分布情况,观察不同类别疾病的PET/CT显像表现;以临床问卷方式评估^18F-FDG PET/CT对FUO的鉴别诊断意义。采用χ^2检验分析组间的构成比差异。结果本组FUO患者中的常见疾病类型依次为风湿免疫病(48.7%,227/466)、感染(28.5%,133/466)和恶性肿瘤(11.2%,52/466)。PET/CT检查中有95.5%(445/466)的患者表现为阳性,其中70.3%(313/445)发现局灶性病变,另29.7%(132/445)仅表现非特异性异常摄取。不同类型疾病中病变易累及部位、形态学改变及FDG摄取情况有所差异。问卷调查结果示,在FUO诊疗过程中PET/CT检查可使95.9%(447/466)的患者获益。与其他类型疾病相比,PET/CT对恶性肿瘤可更多地提示明确诊断(χ^2值:14.408~25.466,均P<0.001);对于风湿免疫病,PET/CT帮助或直接提示病因诊断的比例较感染组和不明原因组更高(χ^2值:7.922和9.647,均P<0.05)。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FUO病因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可提供多层面诊断信息。
- 李原王茜陈紫薇陈津川赵赟赟高平邱李恒郝科技李河北岳明纲
- 关键词:发热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脱氧葡萄糖
- 从试卷分析谈核医学教学质量改进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通过试卷分析探讨核医学教学质量改进。方法:分析基础医学专业八年制2010-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2011级学生的核医学试卷。结果:试卷整体质量较好,但难度偏低;基础专业学生显像类题目失分率较高,临床专业学生非显像类题目失分率较高。结论:应增加理解和分析类题目的数量和难度;删除低质量题目;调整基础专业学生显像类课程授课方案;督促授课老师改进教学过程。
- 李河北王茜岳明纲赵赟赟郝科技
- 关键词:核医学试卷分析
-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手及腕关节MR
- 李河北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