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歌
- 作品数:94 被引量:282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迭代重建不同参数对双源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探讨迭代重建(SAFIRE)不同参数与滤过反投影法(FBP)相比,对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中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对30例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分别采用FBP和SAFIRE不同参数(参数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的最佳期相进行重建,分为6组,分别测量其主动脉根、左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的CT值、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客观评价其图像质量。结果:6组各位置测量的CT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SNR、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之间多重对比图像质量SAFIRE 1级
- 万谦朱建国李海歌
- 关键词:冠状动脉图像质量
- MRI定量参数评估肠道克罗恩病病变活动性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MRI定量参数ADC与容积转运常数(K^(trans))评估肠道克罗恩病(CD)病变活动性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0例回盲部单发病灶的CD患者,依次行常规MR、DWI和动态增强MRI(DCE-MRI)扫描,测量ADC和K^(trans)值,同时评估患者Harvey-Bradshow指数(HBI)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根据HBI将50例患者分为重度活动组、轻中度活动组及静止组,比较3组间K^(trans)、ADC值的差异;对K^(trans)、ADC值与对应的HBI、CRP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50例CD患者中,静止组16例、轻中度活动组21例、重度活动组13例。3组K^(trans)、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变肠壁K^(trans)值与HBI呈正相关(r=0.635,P<0.001),与CRP呈正相关(r=0.764,P<0.001);ADC值与HBI呈负相关(r=-0.614,P<0.001),与CRP呈负相关(r=-0.490,P<0.001)。病变肠壁HBI与CRP呈正相关(r=0.755,P<0.001),K^(trans)与ADC值呈负相关(r=-0.348,P=0.013)。结论 MRI定量参数K^(trans)和ADC可反映CD活动状态,且K^(trans)的稳定性和敏感性优于ADC。
- 周金发朱建国李海歌张发明刘斐周良翟华俊曹鹏
- 关键词:克罗恩病扩散磁共振成像对比剂表观扩散系数
- ESWAN序列对创伤性脊髓损伤诊断价值研究
- 2018年
- 目的探讨ESWAN序列对创伤性脊髓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3例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常规MRI序列和ESWAN序列对患者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水肿和出血的检出率。结果常规MRI序列和ESWAN序列对水肿的检出率分别为69. 6%(39/56)和75. 0%(4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常规MRI序列和ESWAN序列对出血的检出率分别为44. 7%(21/47)和91. 5%(4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对48 h内出血的检出率分别为27. 3%(3/11)和72. 7%(8/11),对72 h内出血的检出率分别为36. 8%(7/19)和94. 7%(18/19),对超过72 h出血的检出率分别为64. 7%(11/17)和100. 0%(17/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创伤性脊髓损伤诊断方面,ESWAN序列的出血检出率高于常规MRI序列。
- 沈世田田俊韩晖云李海歌
- 关键词:创伤性脊髓损伤
- 双能量CT碘定量参数在评估肠道克罗恩病病变活动性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碘定量参数(IQ)在评估肠道克罗恩病病变活动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肠道克罗恩病患者71例。所有患者接受DECT检查,采集DECT的参数包括:动脉期相对碘浓度、静脉期相对碘浓度、延迟期相对碘浓度3个定量参数,同时搜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临床资料(简易内镜评分),实验室血清学资料(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依据简化版的克罗恩病临床活动性评分(Harvey-Bradshaw index,HBI)将患者分为3组(活动缓解组、中度活动组和重度活动组)。运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DECT碘定量参数组间差异;将多参数纳入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在克罗恩病活动性判别中的作用;DECT碘定量参数和简易内镜评分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检验。结果随病变活动性增加,动脉期相对碘浓度(P<0.001)、静脉期相对碘浓度(P<0.001)、C反应蛋白(P=0.008)、红细胞沉降率(P=0.017)显著升高。有序Logistic回归显示动脉期、静脉期相对碘浓度是区分克罗恩病活动性的独立危险因素。DECT参数:动脉期相对碘浓度(r=0.293,P=0.013)、静脉期相对碘浓度(r=0.186,P=0.012)与克罗恩病简易内镜评分呈正相关。结论双能量CT碘定量参数与简易内镜评分有关,有助于克罗恩病活动性的判别。
- 陈建秋朱建国李燕李海歌郭浩东毛良强温泉崔伯塔
- 关键词:双能量CT克罗恩病活动性
-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阻塞性黄疸病因诊断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阻塞性黄疸病因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8例临床诊断为阻塞性黄疸病例行MRCP和ERCP检查。对MRCP和ERCP结果与临床/病理诊断比较,对比2种检查方法差异。结果 MRCP诊断梗阻病因与临床/病理对比,准确率90.8%;ERCP诊断梗阻病因与临床/病理对比,准确率98.0%。结论MRCP在阻塞性黄疸的病因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可作为阻塞性黄疸的首选检查和ERCP的术前筛选,是一种可靠、安全、无创的检查技术。
- 刘剑李海歌田俊
- 双能量CT碘定量技术对于肠道克罗恩病病灶检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本研究通过双能量CT(DECT)定量测量病变肠段的碘浓度(IQ),探讨该方法检出肠道克罗恩病(CD)病灶的可行性,并与常规CT比较,讨论两者对病灶检出的效能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经临床、内镜和影像学综合诊断的回结肠型CD患者。所有患者接受常规CT扫描和双能量CT三期增强检查,根据结肠镜结果共纳入102个肠段,分为两组(正常组47个肠段,病变组55个肠段)。比较这两种CT图像的定性和定量结果,基于常规CT指征和双能量CT参数分别建立二元Logstc回归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两种CT模型对于病灶检出的效能。结果 病变肠段组较正常肠段组相比,常规CT指征:溃疡、梳齿征和增大淋巴结三种征象出现的概率增加以及肠壁增厚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均<0.001);双能量CT参数: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相对碘浓度(NIC)显著升高(P均<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常规CT指征(溃疡、梳齿征)、双能量CT参数(动脉期相对碘浓度、静脉期相对碘浓度)有助于CD病灶检出。双能量CT模型比常规CT模型具有更高的效能,曲线下面积(AUC)有统计学差异(0.956vs0.898,p=0.035)。结论 基于DECT的碘定量参数模型能够应用于CD病灶检出的评估,与常规CT相比在检出CD病灶方面具有更高的效能。
- 陈建秋朱建国李燕李海歌郭浩东毛良强温泉崔伯塔
- 关键词:双能量CT碘浓度克罗恩病病灶检出
- 乳腺数字化摄影与磁共振成像在三阴性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上升,发病年龄范围扩大。根据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定义为三阴性乳腺癌(triple.receptornegativebreastcancer,TNBC)。TNBC占全部乳腺癌的10%。20%。TNBC具有浸润性强,对常规内分泌治疗无反应、预后差等特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乳腺数字化摄影与磁共振成像形态学特点,早期诊断TNBC,有助于制定诊疗方案,评估预后。
- 李海歌韩晖云殷福花杨亚芳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磁共振成像数字化摄影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
- 肾毛细血管瘤的CT表现: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肾血管瘤发病率低,常为单侧,双侧者仅占12%[1].1867年Virchow首次在尸检中发现本病,1903年Fenwck报道了首例肾血管瘤的临床资料[2],至1993年为止世界上文献报告不足200 例[3],国内仅以个案...
- 唐庆昆李海歌朱建国
- 关键词:毛细血管瘤
- 纵隔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 2017年
- 患者男,73岁,因吞咽困难1个月就诊。实验室常规血生化检查、肿瘤标志物均无异常。胸部CT扫描:后纵隔卵圆形软组织肿块,大小约6.9 cm×7.4 cm×9.3 cm,平均CT值为25 HU,密度均匀(图1);CT增强后,肿瘤呈中度不均匀强化,动脉期平均CT值为64 HU(40~52 HU),静脉期平均CT值为40 HU(34~71 HU)(图2、3)。
- 苏晟朱建国李海歌徐杰
- 关键词: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后纵隔胸部CT扫描血生化检查软组织肿块CT值
- 克罗恩病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被引量:2
- 2017年
- 克罗恩病是一种消化道的慢性炎症,多发生于肠道,以往对该病的诊断和随访多依赖于内镜和实验室检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诸多的磁共振成像技术被用于克罗恩病的临床研究,这些成像技术丰富了对克罗恩病的研究手段,能够从微结构和微循环的角度讨论克罗恩病,拓宽了研究视野。本文在概括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不同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原理、实际应用、问题不足做一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 朱建国李海歌曹鹏
- 关键词:CROHN病多模态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