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天王补心丸
  • 4篇补心
  • 3篇失眠
  • 3篇活性
  • 3篇催眠
  • 2篇动物
  • 2篇镇静催眠
  • 2篇鼠模型
  • 2篇脾虚
  • 2篇桔梗
  • 2篇活性部位
  • 2篇PCPA
  • 2篇5-HT
  • 2篇大鼠模型
  • 1篇递质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活性
  • 1篇神经递质
  • 1篇鼠脑

机构

  • 9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长青肛肠...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李海静
  • 8篇高月
  • 6篇马增春
  • 5篇肖成荣
  • 5篇谭洪玲
  • 3篇刘萍
  • 3篇王宇光
  • 3篇田佳鑫
  • 2篇李外
  • 2篇马百平
  • 2篇陆倍倍
  • 2篇梁乾德
  • 2篇韩宝
  • 1篇赖庆坤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毒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9
  • 5篇2007
  • 3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PCPA失眠大鼠模型的制作及其机制
PCPA 失眠鼠模型是目前公认的,并广泛用于5-HT 及其与其他递质之间关系研究的经典动物模型。现从 PCPA 对失眠鼠脑内单胺类递质的影响,旨在了解 PCPA 导致大鼠失眠证的机制,为镇静催眠药物的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肖成荣马增春李海静谭洪玲梁乾德王宇光陆倍倍高月
关键词:PCPA5-HT
文献传递
天王补心丸镇静催眠活性部位的筛选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天王补心丸四个SP825大孔吸附树脂洗脱部分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6/08在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药理毒理研究室完成。健康昆明种小鼠20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组,水洗脱部位组,体积分数为0.2乙醇洗脱部位组,体积分数为0.5乙醇洗脱部位组,体积分数为0.8乙醇洗脱部位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阳性药组给予阳性药,其余四个受试药物组分别给予天王补心丸SP825洗脱物。①协同睡眠试验:各组末次给药后30min,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以小鼠翻正反射消失达1min以上为入睡指标,记录睡眠时间。②自发活动试验:分别于各组末次给药30min、90min两个时间点观测小鼠自发活动,记录5min的自发活动次数。③抗惊厥试验:各组末次给药后1h,腹腔注射戊四唑溶液(65mg/kg),以小鼠前肢和头部发生阵挛性抽搐为指标,记录惊厥潜伏期。结果:实验大鼠20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协同睡眠试验结果:天王补心丸SP825体积分数为0.2乙醇洗脱部分能够明显延长阈剂量戊巴比妥钠引起小鼠睡眠的时间(P<0.05)。②自发活动试验结果:给药后30min,各受试药物组的自发活动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后90min,天王补心丸SP825体积分数为0.5乙醇洗脱部分能够明显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次数(P<0.05)。③抗惊厥试验结果:天王补心丸SP825体积分数为0.2和0.5乙醇洗脱部分均能够明显延长戊四唑所致小鼠阵挛性抽搐的潜伏期(P<0.05)。结论:天王补心丸镇静催眠的活性部位是其亲水性较强的SP825体积分数为0.2和0.5乙醇洗脱部分。
李海静李外马百平高月马增春肖成荣谭洪玲田佳鑫刘萍
关键词:天王补心丸镇静催眠活性部位
天王补心丸中桔梗舟楫作用的物质基础及机理研究
天王补心丸源自明代洪基《摄生秘剖》,是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的经典方剂,方中使药桔梗传统上被认为是舟楫之剂,有载药上行作用。本课题主要目的是研究天王补心丸中桔梗舟楫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 桔梗舟楫作用物质基础...
李海静
关键词:天王补心丸桔梗镇静催眠药物活性
文献传递
天王补心丸全方及全方缺桔梗对少寐大鼠脑神经递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为了了解天王补心丸全方的安神作用机制以及桔梗对天王补心丸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戊巴比妥钠协同睡眠模型,考察天王补心丸全方及全方缺桔梗对小鼠睡眠的影响;建立少寐大鼠的模型,以睡眠觉醒相关神经递质5-HT,NA及DA为分析指标,通过HPLC-ECD检测,考察桔梗配伍与否对脑内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天王补心丸全方能够显著地性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协同睡眠的入睡率(P<0.05),而天王补心丸全方缺桔梗组只有使睡眠率增加的趋势,而无统计学差异;给药后全方组、全方缺桔梗组均显著性升高了大鼠中缝核单胺类递质5-TH及5-HIAA水平(P<0.05),且全方缺桔梗组与全方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海马区与纹状体区只有全方组显著性升高促睡眠递质5-TH水平(P<0.05),且与全方缺桔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方及全方缺桔梗组均显著降低大鼠下丘脑DA水平(P<0.05):全方及全方缺桔梗组均显著地降低纹状体内DA代谢产物DOPAC水平(P<0.05)。结论:天王补心丸全方催眠作用机制在于促进了各脑区及核团内5-HT释放,而桔梗将有可能为调节的关键点。
李海静高月刘萍
关键词:天王补心丸桔梗催眠神经递质
失眠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44
2007年
催眠药物是对失眠症进行对因和对症治疗的首选药物。设计和选择良好的动物模型是催眠药物从临床前基础研究过渡到临床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该文从模型制作的不同理论根据(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出发,对近年来催眠药物研究所用的失眠动物模型的造模机制、具体方法、优缺点及适用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李海静高月刘萍马增春
关键词:失眠动物模型睡眠剥夺
天王补心丸安神活性部位的筛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确定天王补心丸全方的安神活性部位。方法采用协同睡眠、自主活动、抗惊厥等指标,观察天王补心丸的4个化学部位对小鼠的作用。结果天王补心丸Ⅱ部位对小鼠有较好的协同睡眠、抗惊厥作用,天王补心丸Ⅲ部位对小鼠有较好的抑制自主活动、抗惊厥作用。结论天王补心丸Ⅱ、Ⅲ部位为天王补心丸的安神活性部位。
李外李海静刘萍高月马百平
关键词:天王补心丸安神活性部位
三种脾虚泄泻证模型大鼠消化系统功能改变的比较被引量:26
2006年
目的:运用番泻叶法、乙酸法和番泻叶加乙酸法分别制作三种大鼠中医脾虚泄泻证模型,比较所受损伤对消化及免疫系统功能等的影响,以期从中选择出与中医临床脾虚泄泻证较为吻合的动物模型来评价相关的治疗药物。方法:实验于2005-08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药理毒理研究室完成。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番泻叶组、乙酸组和番泻叶加乙酸组,每组12只。番泻叶组灌服20%番泻叶浸剂4g/(kg·d),连续7dR乙酸组在实验第5天起禁食不禁水32h,由肛门(深入8cm)注入8%的乙酸0.5mL,捏紧大鼠肛门,倒提20s。番泻叶加乙酸组同番泻叶组灌服番泻叶浸剂7dR并在实验第5天注入8%的乙酸,余同乙酸组。对照组灌服、注入均为生理盐水,操作同番泻叶加乙酸组。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症状,测定稀便率、体质量、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血清D-木糖含量、血清淀粉酶活性、血清琥珀酸脱氢酶比活性等指标。结果:实验大鼠4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三种大鼠脾虚泄泻证模型均出现腹泻、体质量下降、畏寒、倦怠等类似临床脾虚泄泻证一般症状的表现。②各组大鼠造模后体质量:对照组大鼠造模后体质量与造模前比较有显著增长;三个模型组造模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202.99±13.15)g,番泻叶组(143.84±5.66)g,乙酸组(157.07±11.83)g,番泻叶加乙酸组(127.64±14.32)g,P<0.01]。③各组大鼠胸腺质量、胸腺指数、脾质量、脾脏指数变化:各模型组胸腺质量和胸腺指数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脾质量和脾脏指数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只有番泻叶加乙酸组两者差异都有显著性[胸腺指数:对照组(0.0021±0.0005)、番泻叶组(0.0010±0.0002)、乙酸组(0.0013±0.0006)和番泻叶加乙酸组(0.0006±0.0003);脾脏指数:番泻叶加乙酸组(0.0013±0.0007),P<0.01]。④各组大鼠肠道病理:肉眼观察和病理切片均可见
田佳鑫马增春王宇光李海静谭洪玲肖成荣韩宝高月
关键词:脾虚动物
腹泻康对脾虚泄泻证大鼠免疫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通过观察腹泻康对脾虚泄泻证模型大鼠一般状态、免疫、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脾虚泄泻证的防治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06/08在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药理与毒理研究室完成。健康SD大鼠70只,随机分成7组,即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0.5g/kg组、葛根芩连丸0.75g/kg组、腹泻康1.6,0.8,0.4g/kg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造模:按20mL/kg灌服20%番泻叶浸剂,1次/d,连续7d。在灌服3d后,禁食不禁水32h,由肛门(深入8cm)注入80g/L的乙酸0.5mL,捏紧大鼠肛门,倒提20s。造模同时每天在给20%番泻叶浸剂4h后给予相应药物治疗7d,第8天检测大鼠稀便率(稀便粪粒数/总粪粒数);胸腺指数(胸腺质量/体质量)、脾脏指数(脾脏质量/体质量);血清D-木糖含量、淀粉酶活性、琥珀酸脱氢酶比活性。结果:实验大鼠7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一般症状:给予药物治疗的各组均较对照组精神好转,食欲增强,稀便减少。②大鼠稀便率:给予药物治疗的各组均较模型组稀便率明显降低,其中葛根芩连丸0.75g/kg组、腹泻康1.6g/kg剂量组效果最显著。③大鼠体质量:实验后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0.5g/kg组、葛根芩连丸0.75g/kg组、腹泻康1.6,0.8,0.4g/kg剂量组均较对照组体质量明显下降,且这6组大鼠实验后体质量均较实验前降低。但高剂量组在5,6d和低剂量组在6d与对照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④大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给予药物治疗的各组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改善。⑤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淀粉酶活性和琥珀酸脱氢酶比活性:模型组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柳氮磺胺吡啶0.5g/kg组、葛根芩连丸0.75g/kg组和腹泻康1.6,0.8,0.4g/kg剂量组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腹泻康对脾虚泄泻证大鼠的免疫和消化吸收功能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中腹泻康1.6g/kg剂量组效果最显著。
田佳鑫赖庆坤马增春李海静谭洪玲肖成荣韩宝高月
关键词:脾虚免疫
PCPA失眠大鼠模型的制作及其机制被引量:124
2007年
肖成荣马增春李海静谭洪玲梁乾德王宇光陆倍倍高月
关键词:PCPA5-H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