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涛

作品数:65 被引量:1,168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经济管理
  • 6篇历史地理
  • 3篇天文地球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40篇旅游
  • 13篇乡村
  • 12篇乡村旅游
  • 8篇城市
  • 6篇农业
  • 5篇休闲
  • 5篇影响因素
  • 5篇生态
  • 4篇休闲农业
  • 4篇游客
  • 4篇旅游发展
  • 4篇空间结构
  • 3篇地理
  • 3篇入境旅游
  • 3篇资本
  • 3篇旅游地
  • 3篇旅游开发
  • 3篇旅游投资
  • 3篇旅游者
  • 3篇旅游资源

机构

  • 40篇南京师范大学
  • 32篇中国科学院
  • 22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湖南师范大学
  • 8篇陕西师范大学
  • 4篇巢湖学院
  • 4篇宁夏大学
  • 4篇浙江农林大学
  • 3篇金陵科技学院
  • 3篇江苏经贸职业...
  • 2篇东北财经大学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北华航天工业...
  • 2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东京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63篇李涛
  • 24篇陶卓民
  • 14篇刘家明
  • 11篇朱鹤
  • 8篇王姣娥
  • 5篇余玲
  • 4篇蔡碧凡
  • 4篇程姗姗
  • 4篇刘锐
  • 3篇荣慧芳
  • 3篇张维亚
  • 3篇李在军
  • 3篇琚胜利
  • 3篇王磊
  • 2篇黄洁
  • 2篇侯国林
  • 2篇王泽云
  • 2篇许源
  • 2篇徐庆颖
  • 2篇王磊

传媒

  • 9篇地理研究
  • 4篇地理学报
  • 4篇经济地理
  • 4篇地理科学
  • 3篇人文地理
  • 3篇南京师大学报...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旅游学刊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旅游科学
  • 1篇现代营销(下...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热带地理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1998
  • 1篇1997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乡村旅游:社区化与景区化发展的路径差异及机制——以浙江和山西的两个典型村落为例被引量:32
2022年
社区化和景区化是实践中乡村社区进行旅游开发的两种重要模式,也是当地乡村旅游发展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为深入探究乡村旅游社区化和景区化模式差异背后的理论机制和规律,文章剖析了浙江和山西的两个典型村落乡村旅游发展历程,厘清了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下乡村旅游社区化与景区化发展路径差异与特征,探索了影响乡村社区旅游发展模式选择的核心要素及理论规律。结果发现,乡村旅游社区化与景区化既表现为由点到面开放式一体化和由面到点飞地式舞台化的建设路径差异,又反映出“乡村休闲与生活体验的日常叙述”同“乡村自然与文化观赏的舞台凝视”的内涵差异。研究认为,社区化与景区化差异的形成是以乡村地域社会综合发展环境为基础,不同乡村旅游投资策略形成不同乡村社区旅游开发路径,并在乡村旅游设施建设、社区参与和空间扩展等方面造成差异化发展特征的结果。以上研究发现以期能丰富乡村旅游与社区发展关系的理论认识,为切实解决乡村社区旅游开发路径问题提供理论参考,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李涛王磊王磊陶卓民陶卓民
关键词:乡村旅游开发社区参与社区化
南京农事节庆活动与旅游业发展的时空耦合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运用耦合指数和ESDA方法,从时空维度动态分析2002—2013年南京农事节庆活动与旅游业发展的耦合状况,得到以下结论:1在年际尺度上两者存在明显正向相关关系,农事节庆活动呈现"协调发展、效益提升、快速发展、优化调整"阶段性波动特征;在季节变化上则呈现整体相似特征,3—4月和9—11月出现较明显的峰值期,但农事节庆活动表现出更强的季节性。22002—2013年农事节庆活动空间耦合差异较明显,耦合指数稳定变化的有主城区、高淳区和六合区,偏离1的有江宁区,波动变化的有溧水区和浦口区;农事节庆活动空间耦合整体存在南北方向上以主城区为中心自北向南,东西方向上由偏西部向偏东部演化的特征。最后,提出南京今后农事节庆活动与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李涛陶卓民刘锐蔡碧凡程姗姗
关键词:旅游业
基于“生产—生活—生态”适宜性的休闲农业旅游开发被引量:43
2016年
休闲农业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是指导区域农业向旅游化方向扩展,适应城市旅游消费新动态,增强农业产业发展能力以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文章以"三生"理论为指导,构建休闲农业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并结合长三角城市群实证分析,科学准确把握了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特征、形势及环境,明确地区发展方向,并得到:1在空气质量、区域旅游休闲氛围、网络关注指数等关键因素影响下,长三角城市群休闲农业旅游开发适宜性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2长三角城市群休闲农业旅游开发适宜性呈现"π"字形网络状等级式的空间结构特征。3在实现对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可靠性与准确性的实证检验基础上,对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类型进行了划分,以期进一步明确地区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空间差异。
李涛刘家明刘锐琚胜利
关键词:休闲农业旅游开发适宜性长三角城市群
西成高铁陕西段沿线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梯度效应
2025年
迅速发展的高速铁路廊道正在对沿线区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科学分析高铁沿线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梯度效应,理解以高速铁路为代表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对加强高铁规划-建设-运营过程中景观生态保护、构建可持续高速铁路网络具有重要意义。以西成高铁陕西段两侧10km缓冲区为研究区,划分1km等间距缓冲带,基于西成高铁陕西段建设前后(2010年和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缓冲区、缓冲带内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情况,并分段揭示高铁线路影响的梯度效应范围。结果表明:(1)耕地、林地和草地是西成高铁陕西段沿线缓冲区内主要景观类型。高铁线路建设开通增加了以建设用地为代表的人类活动区域。(2)高铁线路建设开通使得沿线区域景观整体异质性呈微弱增强趋势,形状则呈规则化趋势。耕地景观斑块变得破碎且分散,但形状变得规则。建设用地破碎化程度降低,连通和聚集程度呈加强态势。(3)高铁线路建设开通对沿线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距离衰减梯度效应,影响范围呈现出秦岭段(1.3km)<巴山段(1.5km)<关中平原段(2.5km)<汉中盆地段(5.6km)的分布特征,这一范围亦是研究区沿线景观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
李涛李涛王姣娥
关键词:高速铁路
城镇土地分等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2
1998年
探讨了GIS技术在城镇土地分等工作中的设计与应用.它充分利用计算机数据库管理和分析的手段,将数据的输入、规模指数的计算、土地等次的评定、等差模型测算、成果输出综合为一个数据流,实现了全数字化信息处理,为快速、有效。
严长清李涛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土地有偿使用
“空间-主题”框架下中美城市旅游研究对比——以2008—2017年城市旅游博士论文为例被引量:4
2019年
城市旅游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研究的热潮,论文以2008-2017年间中美城市旅游相关的377篇博士论文为对象,分析在城市旅游研究领域中,中美两国的研究结构和研究内容。建立相关的"空间-主题"的城市旅游研究矩阵,借鉴产业结构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近10 a年来,中美城市旅游博士论文的发文量差异不大,而美国论文的学科构成、来源学校高于中国相关研究;在研究结构上,中美两国较为相似,在不同空间尺度上中国研究集中度较高也相对均衡;对于城市旅游6大主题的内容分析,中美两国学者研究成果各有所偏重,但也具有一定相似性。最后,通过中美对比,在研究结构、研究空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进行总结和展望。
朱鹤刘家明龙江智余玲余玲
关键词:城市旅游博士论文
中国入境旅游流集散优势度与旅游经济效率的时空耦合分析被引量:13
2021年
以中国3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入境旅游流集散优势度与旅游经济效率耦合协调模型基础上,分析2000年、2005年、2010年、2016年全国各省市入境旅游"势—效"耦合协调度等级、耦合协调类型及其时空演化路径。研究表明:全国"势—效"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有所下降,协调等级为中级协调。北京、上海、广东、陕西为优质协调省市,呈散点状分布;青海、甘肃、新疆、宁夏为轻度失调或严重失调省市;各省"势—效"耦合协调类型呈现出差异化的时间演化路径,以中短距离的反向迁移为主,迁移类型主要包括:HH_(t)→LH_(t+1)、HL_(t)→HH_(t+1)、LH_(t)→LL_(t+1)和LL_(t)→LH_(t+1)。
王钊李涛
关键词:入境旅游
南京钟山历代诗词作者的时空分布及流变特征被引量:1
2022年
考察诗词作者的区域分布与演变,能够厘清其文化环境的时空发展规律,对文化传播和文化区整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指标刻画、LISA时间路径与时空跃迁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南京钟山历代诗词作者的流变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魏晋南北朝时期奠定了钟山文化传播的基础,隋唐至宋元时期诗词鼎盛,增幅达到历史最高,地域分布趋于均匀;(2)钟山诗作者空间分布西低东高,以“T”字形态集中分布在沿海省份和长江流域,呈现出以江苏为中心向外圈递减的“核心—边缘”形态;(3)钟山诗词作者源地中,江苏省规模最大且发展平稳增速较低,周边省份增长过程中具有后发优势,依赖效应最强,并向外围省份递减;各省的诗词作者整体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集聚性.
许源陶卓民陶卓民李磊
关键词:时空分布特征
江苏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及空间差异分析被引量:21
2017年
利用变异系数法构建旅游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同时构建旅游经济贡献率模型、旅游化水平与旅游经济贡献率错位指数模型,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市域旅游化水平、旅游经济贡献率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测度。研究表明:山东省17个地级市旅游化水平、旅游经济贡献率市际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旅游化水平与资源禀赋条件密切相关,山东省旅游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在沿海地区和陆域腹地数量分布较为均衡;沿海地区旅游经济贡献率市际差异明显高于内陆腹地,少数高旅游经济贡献率的城市带动提升了山东省整体旅游经济贡献率;山东省各地级市旅游化水平与旅游经济贡献率之间均存在错位关系,依据错位方向和错位程度的不同可划分为正向强错位、正向弱错位、负向弱错位和负向强错位4种类型,分析每种错位类型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促进旅游化水平和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李涛朱鹤刘家明陶卓民琚胜利
关键词:乡村旅游产业
中国省域文化旅游资本的空间结构与流动--基于主题公园投资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8
2017年
资本是旅游生产、经营和消费的核心要素,其规模、结构与布局直接决定了区域旅游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方向。文化旅游作为资本依赖较高的休闲活动,把握其资本结构特征和空间流动是实现区域文化旅游资本优化配置、经营效率提升和空间有序扩展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此,研究借助图形分析、计量统计和可视化方法,对中国311家主题公园样本投资数据从时间、空间,规模、类型,模式、结构等视角进行分析,得到:中国省域文化旅游投资增长呈现由"规模小、增长慢、波动小"向"规模大、增长快、波动强"转变的特征;在社会经济主导和门槛游客量规定下,中国文化旅游资本呈现"质小量大"的规模结构,而省域间差异化类型结构中省域内部资本、省域外部资本和外商国际资本的6∶3∶1组合是实践选择中最具竞争优势的资本类型结构模式;外商国际资本空间流动以人员经济往来为依据,表现为空间分解、空间整合、空间压缩和轴向扩散的空间渗透过程;而"源少汇多"的省域外部资本流动是空间密集网络基础上,源地辐射系统和汇地集聚系统构成的空间"二元"结构的响应。
李涛刘家明徐庆颖朱鹤余玲
关键词:空间结构主题公园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