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旺
- 作品数:14 被引量:44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藜芦醇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损害的改善作用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2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接受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治疗组大鼠于造模后给予白藜芦醇治疗。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认知能力;ELISA试剂盒测定大鼠海马炎症因子指标TNF-α和IL-6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部位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认知功能下降,海马TNF-α和IL-6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治疗组大鼠认知能力提高,海马TNF-α和IL-6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Bax和Caspase-3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治疗组大鼠海马Bax和Caspase-3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Bcl-2的表达升高显著(P<0.05)。结论白藜芦醇治疗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空间认知功能的损害,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抑制凋亡途径和抗炎作用密切相关。
- 周玉兰冀俊林李玉旺
- 关键词:白藜芦醇糖尿病大鼠细胞凋亡
- 糖尿病并发脑梗塞42例临床分析
- 1998年
- 根据42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临床资料,经与对照组比较后表明:该组的脑梗塞以小片、多灶者多,且其血脂改变,以CHO及HCT最明显。做为临床特征,对治疗有提示价值。
- 王平于兰李玉旺陈荣杰
-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塞并发症
- 脑微出血与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磁敏感加权成像对98例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脑微出血灶观察,据发病后24 h头部CT血肿扩大和实验室指标变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脑微出血对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结果 98例患者中25例于发病后24 h复查CT显示血肿扩大,发生率约为25.51%,脑微出血组为43.75%(14/32),高于非脑微出血组的16.67%(11/66;χ2=8.319,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微出血为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独立影响因素(OR=0.241,95%CI:0.065~0.861;P=0.017)。结论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24 h)合并脑微出血患者血肿扩大风险明显增加,应及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以改善预后。
- 刘首峰李玉旺王欣徐小林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老年人
- 急性脑梗塞时血小板四项参数变化的研究
- 1998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时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方法:对7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塞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P<0.01),血小板体积明显升高(P<0.01)。血小板四项与梗塞面积大小及疾病进展与否无关(P>0.05)。结果:提示脑梗塞患者发病早期存在血小板数目与体积的变化。
- 于兰李玉旺宋林娜王世民
- 关键词:脑梗塞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PDWPCT
- 洛赛克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 2002年
- 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我们应用洛赛克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 李玉旺
- 关键词:洛赛克高血压脑出血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
- 血管B超联合DSA对分水岭脑梗死的血管评价
- 目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高等特点。分水岭脑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I)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类型。研究表明,分水岭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与颅内外血管...
- 李玉旺
- 关键词: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分水岭脑梗死脑动脉狭窄侧枝循环
- 文献传递
- 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和降纤酶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降纤酶。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和显著进步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1例再梗死,占总例数的3.33%,对照组5例再次梗死,占总例数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性并发症。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和降纤酶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早期效果显著,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降低致残率,同时其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 李玉旺
- 关键词:进展型脑梗死低分子肝素钙降纤酶
- 分水岭脑梗死临床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因素,与大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根据脑血管造影结果,结合磁共振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3组分水岭脑梗死临床特征无显著性差异,8/10皮质型分水岭脑梗死有严重血管狭窄,29/42皮质下型分水岭脑梗死有严重血管狭窄,6/6混合分水岭脑梗死患者有严重血管狭窄。结论分水岭脑梗死与脑血管狭窄有密切关系,低血压与其发病相关。
- 李玉旺
- 关键词:分水岭脑梗死磁共振成像全脑血管造影
- 血清LDL-C水平对老年男性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作用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对老年男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有无预测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5月发病6 h以内的老年男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8例,按发病时LDL-C水平分为LDL-C<2.49 mmol/L组和LDL-C≥2.49 mmol/L组,对2组患者入院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血肿体积进行对比分析,并于发病24 h复查头CT了解2组血肿扩大情况并进行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寻找对脑出血血肿扩大有预测价值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SBP、DBP、血糖水平、PT、APTT、FIB、PLT、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DL-C<2.49 mmol/L组的血肿扩大发生率高于LDL-C≥2.49 mmol/L组(34.21%vs 11.43%,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LDL-C<2.49 mmol/L是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男性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LDL-C<2.49 mmol/L时提示血肿扩大风险较高,应及早采取相关治疗措施。
- 周红霞刘首峰李玉旺王欣徐小林
- 关键词:血肿扩大老年男性
- 脑梗塞致偏侧舞蹈症(附20例分析)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脑梗塞致偏侧舞蹈症的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 结合 2 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象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病脑梗塞多累及基底节区 ,其中纹状体 (尾状核、壳核、苍白球 )最为重要。结论 纹状体受损易致本病 ,治疗以积极治疗脑梗塞同时选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 ,预后较好。
- 李玉旺刘舒洁
- 关键词:脑梗塞舞蹈症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