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香
- 作品数:80 被引量:32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吉林省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多系统损害
- 2001年
- 蔡艳俊李玉香丁国栋刘智慧
- 关键词:HFRS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症多系统损害
-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1896和基本C区启动子区1762、1764双突变及YMDD变异对拉米呋啶治疗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前 - C区 G1896 A突变和基本 C区启动子区 A176 2 T、 G176 4 A双突变对拉米呋啶治疗的影响。方法 :采用直接测序法对服药前、中、后的血清标本的逆转录多聚酶区及前 - C、基本 C区启动子区进行检测。结果 :1前 - C区 G1896 A和基本 C区启动子区 A176 2 T、G176 4 A双突变在出现治疗中病毒学反弹与未出现治疗中病毒学反弹患者间及发生血清学转移与未发生血清学转换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2 G1896 A突变在发生 YMDD变异和未发生 YMDD变异的患者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发生 YMDD变异的患者很少伴有 G1896 A突变率低 (9% ) ;3出现治疗中病毒学反弹的患者 YMDD变异增加 ,与未出现治疗中病毒学反弹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前 - C区 G1896 A和基本 C区启动子区 A176 2 T、 G176 4 A双突变对拉米呋啶治疗后出现的治疗中病毒学反弹和血清学转换没有影响 ;在 G1896 A突变株 YMDD变异减少 ;YMDD变异株的出现对治疗后出现的治疗中病毒学反弹有影响 ;YMDD变异可能是加剧肝细胞损伤引起治疗中病毒学反弹的因素之一。
- 张凯宇牛俊奇王王月丁艳华李玉香王峰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拉米呋啶
- 细菌性痢疾74例死亡病例分析 附14例尸解报告
- 1989年
- 现就我院收治的74例细菌性痢疾死亡病例进行分析,其中14例附有尸解资料。临床资料本组共74例,男42例,女32例。年龄5个月~84岁,其中2岁以下8例,2~7岁41例,8~17岁7例,18~59岁11例。
- 刘玉环李玉香李振亚张清泉
-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病例分析尸体解剖
-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是由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和免疫功能低下肝病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种肝脏疾病。该病无特异性表现,临床上易与其他病毒性肝炎混淆,导致失治误治。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以便给予及时有效治疗,合理选择抗病毒药物及疗程。本文对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近年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曾庆贺孟艳李玉香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肝炎病毒性病理状态治疗学
- 血液的细菌培养被引量:4
- 2006年
- 王恩顺李玉香
- 关键词:细菌培养血液抗生素治疗脓毒血症血培养救治工作
- 脑电图检查对老年脑血管病重症患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1年
-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亦逐年增高,并占神经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大多数,病情危重,预后较差,残留后遗症及病死率均较高。脑电图(EEG)检测简便易行,重复性好,费用较低,是目前评价脑功能、判断预后的一项重要手段。本文对我科住院诊治的老年脑血管病重症患者进行EEG监测,探讨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临床价值。
- 吕晓民吕晓萍吕洋李玉香
- 关键词:脑电描记术神经科学危重病
- 布鲁菌病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 2018年
-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受损皮肤或黏膜感染患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综合近年来的文献报道,文中对急、慢性期布病,布病并发症,儿童布病,妊娠期布病,布病合并肝肾损伤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做出总结。
- 张立波李卫张淑敏李玉香
-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
- 溃疡性结肠炎30例诊治体会被引量:5
- 2006年
- 王凯丽李玉香郝玲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诊治体会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粘液脓血便粘膜下层大肠粘膜
- 凝血常规在各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探讨凝血常规在各型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样本75例,健康对照者样本20例,采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结果 PTI、NR、PTA、APTT在各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Child-Pugh A、B、C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FIB对照组、急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组中逐渐减低,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PTA异常程度与预后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PTA与重症肝炎、肝硬化预后有显著的相关性(pearman相关系数为0.41,P<0.05),当PTA水平在20%-30%之间时,病死率为33.33%(1/3)预后不良,PTA低于20%时,病死率高达57.14%(4/7),PTA低于10%时病死率达100.00%。结论凝血常规尤其是PTA异常程度可成为判定重症肝炎、肝炎后肝硬化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 张玲李文娟安倍莹李玉香
-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凝血指标
- 小儿手足口病849例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提高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收治住院的849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转归分析。结果: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以下(97.29%),尤以3岁以下患儿发病率最高;男女比例为1.43∶1,男性患儿明显多于女性;发病从4~11月,高峰为7~9月;实验室诊断病例中,EV71占45.08%,CoxA16占38.34%;死亡病例均为EV71感染。结论: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应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降低发病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的关键。
- 汪杨冯思霞李玉香王峰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