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玲
- 作品数:52 被引量:80H指数:4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混合溶剂中硫酸镁离子对缔合常数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04年
- 应用电动势法在278.15~318.15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无液接电池(A)的电动势: Pt,H2(101.325kPa)|HCl(m1),MgSO4(m2),尿素(10%)-H2O|AgCl-Ag(A)根据测得的电池(A)的电动势,确定了混合溶剂中硫酸镁离子对的缔合常数K。通过K值首先讨论了温度对硫酸镁缔合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符合Hamed-Robinson经验方程:pK=A1/T+A2+A3T。其次,讨论了溶剂介电常数D对K的影响,得出经验方程:pK=g+h/D。
- 刘红李锦莲白术杰李秀玲
- 关键词:混合溶剂硫酸镁缔合常数影响因素
- 一种基于一次性移液枪头和铅芯电极阵列的电化学微检测系统的制备方法
- 一种基于一次性移液枪头和铅芯电极阵列的电化学微检测系统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电化学微检测系统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常规的电化学检测系统制备成本高,工艺繁杂苛刻,只能循环使用,容易导致二次污染,所需待测样量较多;而现有的电...
- 郭晓玲李锦莲周实李秀玲王仲高洪福王伟娥崔继文武冬梅
- 聚四氨基酞菁钴的电化学性质
- 2004年
- 研究了聚四氨基酞菁钴修饰电极(p-CoTAPc/GC)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质.用电聚合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p-CoTAPc/GC,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其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高扫速时,p-CoTAPc/GC的电极表面为扩散控制.p-CoTAPc/GC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质.
- 李秀玲栾积毅武冬梅赵玉佳史卫国
- 关键词:电化学循环伏安
- 佳木斯工学院教师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
- 1995年
- 本文对我院教师队伍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总结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对策.
- 刘跃成姚友杰李秀玲
- 关键词:教师队伍高校职称结构
- 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检测恩诺沙星的活性基底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检测恩诺沙星的活性基底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检测恩诺沙星的活性基底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它要解决现有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检测恩诺沙星的贵金属活性基底成本高及操作复杂、有机物基底危险性大的技术问题。本...
- 杨立滨江欣李秀玲杨文杰田丽华佟德成赵志宇宋昆杨铭
- 文献传递
- 一种牛奶中双酚A残留的表面增强拉曼检测方法
- 一种牛奶中双酚A残留的表面增强拉曼检测方法,它涉及牛奶中双酚A残留的检测方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检测牛奶中双酚A残留的方法前处理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制备金纳米粒子溶胶,再用卤化物水溶液修饰制备具有SERS活性的...
- 杨立滨江欣杨铭李秀玲沈宇赵志宇佟德成陈永亮
- 一种介孔TiO<Sub>2</Sub>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基底的制备和应用方法
- 一种介孔TiO<Sub>2</Sub>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基底的制备和应用方法,它涉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基底的制备和应用方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TiO<Sub>2</Sub>纳米粒子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基底时活性较弱...
- 杨立滨江欣沈宇李秀玲杨铭尹迪
- 文献传递
-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左氧氟沙星检测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前用于检测药物分子的光谱方法主要有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法等。使用拉曼光谱法检测药物分子的相关信息比较少,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具有无损检测、快速灵敏和不受溶剂水的影响等优点。本文开展了基于锌掺杂TiO_2纳米粒子(Zn-TiO_2NPs)作为SERS活性基底的左氧氟沙星(LVFX)药物分子的检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SERS技术对左氧氟沙星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其检测限可以达到1×10-7 mol·L-1,其定量范围为1×10-31×10-7 mol·L-1。
- 尹迪宫孟娣李秀玲江欣杨立滨
- 关键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二氧化钛左氧氟沙星
- MCF-7细胞电化学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细胞样品保存条件对MCF-7细胞电化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循环伏安法进行研究。结果:随着细胞样品放置时间增长,放置温度增高,细胞质中电活性物质分解,细胞电化学信号减弱,且细胞样品检测液p H值减小。样品在-20℃下保存对电化学信号影响要小于4℃。结论:细胞样品放置时间、温度对样品检测的准确度有较大影响。
- 李光植焦宇温馨高洪福李秀玲武冬梅
- 关键词:电化学MCF-7细胞温度
- 薰衣草有效成分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为全面综合了解和熟悉关于薰衣草的有效成分,给薰衣草精油的开发应用提供创新思路,本文研究了薰衣草的产地、薰衣草的应用、薰衣草精油的提取及化学成分研究等方面的现状,并提出了薰衣草开发利用的新思路。
- 王伟娥田丽华张会竹李秀玲王桂艳
- 关键词:薰衣草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