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谦 作品数:19 被引量:93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颈前路提拉复位法治疗外伤性颈椎脱位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椎脱位的改良术式及应用价值。方法:我科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符合本手术设计入选标准的24例外伤性颈椎脱位患者,24位病例均采用前入路撑开提拉进行复位并行植骨内固定。设计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 林舟丹 李浩曦 程昌志 李贵谦关键词:颈椎 前路 颈椎脱位 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钙尔奇D治疗骨质疏松症82例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益气法联合钙尔奇D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健脾补肾益气方(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地黄、川芎、当归、芍药、羌活、党参、细辛、秦艽等)加味联合钙尔奇D治疗82例骨质疏松症病例,评价治疗前后疼痛缓解情况和骨密度变化。结果:加味健脾补肾益气汤联合钙尔奇D组治疗3月后的病人腰椎骨密度明显增加,疼痛明显减轻,总有效率优于单用钙尔奇D组。结论:加味健脾补肾益气汤联合钙尔奇D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效、安全。 宋子卫 林舟丹 何少康 李贵谦 宋莹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补益剂 椎间盘镜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治疗的多节段(两节及两节以上)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受累椎间盘:L4/5、L5/S1 17例,L3/4、L4/5 2例,L3/4、L4/5、L5S1 3例。对主要突出节段采用后路椎间盘镜进行髓核摘除术,对次要突出节段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L4/5射频消融+L5S1 MED 13例,L5S1射频消融+L4/5 MED 4例,L4/5射频消融+L3/4椎间盘镜1例, L3/4射频消融+L4/5椎间盘镜1例, L3/4、 L4/5射频消融+L5S1 MED 3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手术前后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90(70~210)分,出血平均145.8(50~300)ml。所有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伤口感染、血肿形成、神经损伤、硬膜囊破裂等并发症。1例患者下肢仍有中等麻痛、 2例足趾轻度麻木,其余患者基本恢复。平均随访18.2(12~27)月,无一例复发,复查MRI示消融椎间盘无退变及突出进展。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JOA评分分别为(18.0±3.11)分和(25.18±2.92)分,均较术前(9.09±0.97)分明显改善(P<0.01);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VAS评分分别为(3.00±0.87)分和(2.23±0.92)分,均较术(7.86±0.94)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椎间盘镜联合射频消融术能即刻解除突出椎间盘导致的神经压迫,减轻邻近次要突出椎间盘的压力,减缓邻近椎间盘突出进展。 程昌志 李贵谦 董兴成 林舟丹关键词:后路椎间盘镜手术 射频消融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肱骨干投弹骨折的X线片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肱骨干投弹骨折的X线片,探讨其发生机制及骨折形态的特点,从而提高疗效。方法分析76例肱骨干投弹骨折X线片中骨折部位、骨折长度、斜面角度等指标,根据其特点采用微创螺丝钉有限内固定治疗并进行评价。结果 76例肱骨干骨折部位均在肱骨中下段、骨折形态均为长螺旋形骨折。骨折长度(L):55~130 mm,平均(11.3±0.5)mm。骨折斜面角度(α):35°~42°,平均38.2°。术后随访6~25个月,平均18.5个月,76例均在8~22周内获得临床愈合,平均13周。按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本组肩肘关节功能优74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肱骨干投弹骨折是肱骨中下段长螺旋形骨折,属较不稳定骨折,采用微创螺丝钉有限内固定方法治疗投弹肱骨干骨折,疗效满意。 宋子卫 林舟丹 刘传太 程昌志 李贵谦关键词:肱骨干 投弹骨折 X线片 微创治疗 四肢严重创伤患者截肢时机的正确选择27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四肢严重创伤患者伤情紧急、伤势严重,需紧急合理救治,否则容易导致病情迅速加重,使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增高。我们对2008年10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四肢严重创伤病员中27例不同部位肢体截肢患者进行分析,探讨该类伤员的最佳截肢时机,报道如下。 程昌志 李贵谦 何少康 林舟丹关键词:截肢患者 创伤患者 病例分析 四肢 致残率 同部位 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干投弹骨折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价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干投弹骨折的疗效。方法对78例肱骨干投弹骨折均采取微创复位、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术后随访8~25个月,平均18.5个月,患者均在8~22周内获得临床愈合,平均12周。按照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肩肘关节功能:优76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肱骨干投弹骨折是肱骨中下段长螺旋形骨折,采用微创复位螺丝钉内固定方法治疗,疗效满意。 宋子卫 林舟丹 刘传太 程昌志 李贵谦关键词:微创 内固定 椎间孔镜结合可变向磨钻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侧后方入路椎间孔镜技术配合可变向动力磨钻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32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病例资料,均为一侧侧隐窝狭窄症状。收集患者术前与随访时间节点X线片、CT和MRI等影像资料。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与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估。[结果]32例患者行椎间孔入路手术,平均病程19.83个月,手术节段:L_5/S_1节段11例,L_(4/5)节段18例,L_(3/4)节段3例。术中使用骨钻、咬钳与可变向磨除去除上关节突腹侧、黄韧带、椎间盘并充分扩大侧隐窝。术后平均随访时间6.43个月。术后及随访时ODI评分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复查腰椎CT与MRI证实,侧隐窝及神经根减压充分。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21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0%。[结论]椎间孔镜技术结合可变向磨钻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尹国栋 林舟丹 程昌志 王充 李贵谦 张立杰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 侧隐窝 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跟腱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跟腱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跟腱部皮肤缺损并肌腱、骨质外露者,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结果术后10例皮瓣全部成活,均获随访6~12个月,受区修复后外形良好,组织质地柔软,感觉功能部分恢复。结论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跟腱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便,且不牺牲重要血管,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李振 李忠 刘雪涛 李贵谦关键词:外科皮瓣 胫后动脉 足跟部 软组织缺损 后路楔形截骨选择性钉棒矫形内固定治疗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弯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总结单纯后路半椎体楔形截骨、选择性单侧椎弓根、凹凸侧交错置钉、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治疗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弯的优缺点,探讨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05年7月至2010年6月,对12例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弯病例采用单纯经后路半椎体楔形截骨、选择性单侧椎弓根、凹凸侧交错置钉、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术进行矫形治疗.男3倒,女9例;年龄11—17岁,平均14岁。胸腰段侧弯畸形8例,单纯胸段侧弯畸形2例,单纯腰段侧弯畸形2例,其中1例合并明显后凸畸形,Cobb角48°。脊柱侧凸主弯Cobb角最大75°,最小45°,平均54°,所有侧弯均合并明显旋转畸形。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76min,术中出血平均2212mL。术中固定螺钉5~8枚,平均7枚。术后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2年3个月。术后脊柱侧凸主弯Cobb角最大32°,最小20°,平均26°,平均矫正率51.9%;1例后凸矫正后Cobb角21°,矫正率56.3%:身高增加平均2.8cm;住院费用平均46945元。结论:采用单纯后路半椎体楔形截骨、选择性单侧椎弓根、凹凸侧交错置钉、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治疗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弯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方法.效果良好.适合于普通医院开展。 程昌志 李贵谦 何少康 林舟丹关键词:脊柱弯曲 钉棒内固定 全方位松解结合钉棒系统复位治疗合并重度骨质疏松的腰椎不稳症 2015年 对于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常规采用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复位固定,复位效果良好,固定牢靠,临床应用广泛[1],然而对于合并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骨质疏松后把持力不够,容易出现拔钉、滑脱椎体复位失败等情况。我科自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采用全方位松解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该类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程昌志 李贵谦 李浩曦 林舟丹关键词:钉棒系统 骨质疏松 腰椎不稳症 复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