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达

作品数:41 被引量:250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北京市西城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流感
  • 9篇病毒
  • 8篇荧光
  • 8篇荧光定量
  • 8篇荧光定量PC...
  • 6篇病原学
  • 5篇血清
  • 5篇甲型
  • 5篇甲型H1N1...
  • 5篇病原学监测
  • 4篇污染
  • 4篇流感样病例
  • 4篇监测分析
  • 4篇核酸
  • 4篇病毒核酸
  • 3篇乙型
  • 3篇乙型流感
  • 3篇住院
  • 3篇污染状况
  • 3篇脉冲场

机构

  • 41篇北京市西城区...
  • 3篇北京市疾病预...
  • 3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1篇李达
  • 35篇王永全
  • 31篇张晶波
  • 18篇崔京辉
  • 18篇苗芳
  • 17篇胡晓芬
  • 9篇吉彦莉
  • 6篇杨青俊
  • 5篇卢立新
  • 4篇王丽萍
  • 3篇霍哲
  • 3篇孙强
  • 3篇郭勇峰
  • 3篇康晓平
  • 3篇徐俊
  • 3篇王森
  • 2篇吉彦丽
  • 2篇王慧雯
  • 2篇初艳慧
  • 2篇刘潇潇

传媒

  • 16篇中国卫生检验...
  • 5篇职业与健康
  • 5篇中国预防医学...
  • 4篇国际检验医学...
  • 3篇国际病毒学杂...
  • 2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首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市首例长湾泥沙门菌的鉴定及溯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北京市首次发现的长湾泥沙门菌株的识别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提供新的病原学依据,为沙门菌新的血清型别的鉴定、溯源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患儿就诊记录和回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关样本进行培养检测,采用系统生化鉴定、血清分型鉴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复核鉴定,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分析,革兰阴性需氧菌药敏检测板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临床分离菌株47个生化试验中23个生化试验为阴性,24个生化反应为阳性,符合典型沙门菌反应,菌株血清鉴定及PCR测序后序列比对均符合长湾泥沙门菌株的表型特征(Salmonella Jangwani,17:a:1,5),PFGE分型与浙江省余姚市检出的长湾泥沙门菌带型相似度100%;相关样本中检出新加坡沙门菌,此两种血清型沙门菌PFGE分型分属于两个克隆,两种血清型沙门菌对检测的15种抗菌药物均敏感。结论菌株为北京市首次检出的血清型沙门菌,为本地区传染病防治提供了新的病原学依据,但是此次溯源分析尚不能直接证明患儿此次感染与宠物龟接触有关。
苗芳霍哲王永全徐俊崔京辉郭勇峰李达
关键词:脉冲场凝胶电泳
应用实时荧光PCR检测各种环境标本中的嗜肺军团菌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评价实时荧光PCR在检测各种环境标本中嗜肺军团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针对mip基因的引物和探针,优化实时荧光PCR的反应条件,并对嗜肺军团菌和其他非嗜肺军团菌进行检测,验证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将实时荧光PCR检测各种环境标本中嗜肺军团菌的效果与传统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实时荧光PCR法最低检测限达6CFU/mL。该方法特异性好,嗜肺军团菌呈现阳性结果,而非嗜肺军团菌均为阴性结果。重复性好,Ct值变异系数较小。从菌株核酸的提取至检测完成仅需2h左右。实时荧光PCR法和传统培养法的检测嗜肺军团菌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PCR检测敏感性优于传统培养法。结论实时荧光PCR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快速的特点,适于各种环境标本中嗜肺军团菌污染状况调查及应急事件的快速检测。
李达张晶波王永全彭晓旻卢立新
关键词:嗜肺军团菌聚合酶链反应
北京市西城区2011—2014年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检测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学检测情况,为麻疹的监测与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1—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麻疹疑似病例200份血标本的检测结果及年龄分布情况。结果 2011—2014年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为32.50%(65/200);各年份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2.00%、4.35%、33.90%和44.09%;不同年份血清学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0例麻疹疑似病例中,<5岁组65例,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为35.38%;>24岁组97例,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为34.02%;31例接种疫苗,接种率为15.50%;IgM抗体阳性病例疫苗接种率(3.08%)低于IgM抗体阴性病例(2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2011—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麻疹血清检测阳性率2012年降低,然后逐年上升,5岁以下儿童通过麻疹疫苗免疫接种麻疹将得到控制,为实现消除麻疹的计划,有效控制和预防成人麻疹发病具有重要意义。
张晶波崔京辉李达王敬辉王永全
关键词:麻疹IGM抗体疑似病例血清学检测
各种水体嗜肺军团菌污染状况和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各种水体环境中嗜肺军团菌的污染状况和分布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集自然环境及生活环境中各主水体样品,浓缩后经常规细菌培养得到的疑似菌株,用血清学鉴定与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嗜肺军团菌的鉴定。结果:342件水样检出嗜肺军团菌阳性96件,总体阳性率为28.1%。淋浴热水、冷却塔水、喷泉水和河湖水阳性率分别为60.2%,35.8%,16.7%和6.7%,其余3种水体未检出军团菌。6月~10月嗜肺军团菌的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血清分型结果总体以LPl型和LP7型为主。宾馆、医院和商场这三个场所的冷却塔水嗜肺军团菌阳性率最高的是医院,为60.0%。结论:空调冷却塔水、淋浴热水、喷泉水等与人群密切接触水体是嗜肺军团菌污染和传播的高危水体。LPl型是优势菌株。应加强军团菌监测管理,并以医院为重点对象,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以保护广大人群身体健康。
李达王永全张晶波李若岚康晓平王全意
关键词:嗜肺军团菌污染状况
北京市西城区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由两家哨点医院每周随机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40~60份,提取病毒RNA,采用real-timePCR法进行鉴定。结果 1 545件流感样标本中有290件甲型H1N1阳性,总阳性率为18.77%。青壮年的甲型H1N1流感阳性率较高。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染性强,人群因对此新型流感病毒缺乏免疫力而普遍易感。2009年10~12月出现一次小规模社区暴发,流行呈波浪进程,于2009年第42周至第47周出现一次流行高峰。结论西城区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状况符合流感大流行的特征,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第二波甲型H1N1流感流行。
李达张晶波王永全杨青俊胡晓芬吉彦莉崔京辉苗芳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荧光定量PCR
2004—2006年北京市西城区食品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食品的致病菌污染状况,为检测和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西城区的超市和普通市场为采样地点,于2004—2006年采集5种(生肉、熟肉、水产品、冰激凌、蔬菜)共430件食品,按照GB/T4789—2003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沙门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这4种致病菌进行检测。调查结果按照不同年度,不同采样地点,不同种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430件样品中,共有114件检出致病菌,阳性率为26.5%。2004-2006年阳性率分别为25.8%,28.6%,25.0%。采自超市和市场的样品阳性率分别为22.0%,30.1%。5种样品均检出致病菌,生肉类和熟肉类阳性率比较高,分别为42.6%,34.1%。在检出的124株致病菌中,主要是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67.8%),沙门菌(30.6%),金黄色葡萄球菌(1.6%),未检出O157:H7。结论西城区食品致病菌污染比较严重,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沙门菌为主。应加强对食品的监测管理,重点监测上述致病菌。并开发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为预防、处理和治疗食物中毒赢得时间。
李达王永全张晶波王利萍崔京辉
关键词:食品致病菌污染状况
北京市西城区2009-2010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西城区2009-2010年流感监测结果。方法由两家哨点医院每周随机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共40~60份,提取病毒RNA,应用real-time PCR法和MDCK细胞分离法进行检测。结果共采集2 077件流感样样本,其中790件real-time PCR检测阳性,总阳性率为38.04%。其中男性样本1 050件,阳性402件(阳性率38.28%),女性样本1 027件,阳性388件(阳性率37.78%)。哨点医院A送检样本1 071件,阳性410件(阳性率38.28%),哨点医院B送检样本1 006件,阳性380件(阳性率37.77%)。阳性率最低的是2009年6月,为1.65%,阳性率最高的是2010年1月,为91.41%,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期间阳性率在50.00%上下。其中H3N2流感阳性117件,甲型H1N1流感阳性292件,B型流感阳性373件。790件样本经MDCK细胞培养后,共有143件阳性,阳性率为6.88%。结论北京市西城区2009-2010年流感流行高峰为2009年10月~2010年2月。存在H3N2、甲型H1N1和B型三种流感流行,以甲型H1N1和B型流感病毒为优势毒株。
李达张晶波杨青俊王永全胡晓芬吉彦莉崔京辉苗芳
关键词:流感监测荧光定量PCR
西城区2009-2010年度国家流感网络实验室的监测情况与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对西城区两家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监测,以掌握2009年-2010年度西城区流感流行情况。方法:提取咽拭子标本中的病毒核酸,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三个主要基因infA、SWinfA、SWH1以及质控RNP基因,然后采用三对基因FluB、FluH1、Flu H3进行季节性流感分型。结果:在监测2117件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的核酸检测中,共检出263件甲型H1N1,以10月、11月为高峰;季节性流感的检测中,乙型检出393件,在12月出现上升趋势,1月、2月为高峰;A(H3)检出76件,以8月、9月为流行高峰;A(H1)只检出2件;A未分型15件。结论:西城区2009-2010年度流感流行高峰为2009年10月~2010年3月,以甲型H1N1和B型流感病毒为主,而且在不同时间里出现了不同的优势型别。
张晶波胡晓芬李达苗芳吉彦莉王永全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荧光定量PCR
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风疹病毒实验室检测情况与分析
2010年
目的:为了监测风疹的流行情况,针对2008年西城区疑似风疹病人的血标本以及北京地区部分疑似风疹病人的咽拭子及尿液标本,我们分别进行了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血清抗体检测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方法:采用ELISA方法进行血清IgM抗体检测,采用细胞培养法对咽拭子及尿液标本进行风疹病毒的分离,并用RT-PCR方法对病毒的细胞培养液进行病毒核酸鉴定。结果:2008年西城区共采集了57例病人的血清标本,风疹病毒抗体阳性为24例,阳性率为42%;采集了26例病人咽拭子及尿液标本48份,通过病毒分离及RT-PCR鉴定,共检出20例(31份标本)风疹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76.9%。结论:抗体检测适用于RV感染的初步和早期诊断,尽管快速但阳性率低;而病毒分离培养的阳性率高,更为准确,将二者相结合可以更好地监测与预防风疹病毒的感染。
张晶波崔京辉李达王永全
关键词:风疹病毒病毒分离鉴定尿液标本咽拭子血清抗体检测阳性率
2004—2005年北京市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40
2006年
目的:为了解北京市食品受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污染状况,以评价与预警北京市食品污染状况和制定相关食品卫生政策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进行了本次调查。方法:2004~2005年间从北京市几个市场及宾馆饭店共采集了270份熟食、生肉制品、水产品等8类食品进行检测Lm。样品经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增菌液(LB1,LB2)增菌后,采用科玛嘉(CHROMagar)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显色平板分离,做相应的生化试验及经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结果:共检出Lm58株,检出率为21.5%。其中熟肉制品采集50件,检出率最高为48%,生肉制品共采集115件,检出率为18.3%,生食蔬菜采集35件,检出率为20%,水产品采集25件,检出率为16%,冰淇淋采集45件中检出率为2.2%。结论:本次实验结果阳性率非常高,本市8种食品中都存在一定程度Lm污染,以熟肉制品污染率最高。生肉制品为食品链中Lm的主要来源,直接人口的食品如熟肉及生食蔬菜是控制Lm感染的关键环节。因而这也需要有关部门引起重视,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崔京辉李达王永全王丽萍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食品污染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