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达

作品数:115 被引量:182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45篇专利
  • 7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电气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机械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堆焊
  • 20篇合金
  • 16篇太阳能
  • 13篇工程车
  • 12篇搅拌摩擦
  • 11篇显微组织
  • 10篇耐磨
  • 9篇堆焊金属
  • 8篇焊丝
  • 7篇电火花
  • 7篇电流
  • 7篇药芯
  • 7篇药芯焊丝
  • 7篇残余应力
  • 6篇捣镐
  • 6篇力学性能
  • 6篇铝合金
  • 6篇接头
  • 5篇等离子
  • 5篇电流检测

机构

  • 82篇西南交通大学
  • 36篇燕山大学
  • 6篇西安交通工程...
  • 3篇四川西冶新材...
  • 2篇四川大学
  • 2篇中国第二重型...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金...
  • 1篇南车青岛四方...
  • 1篇首都航天机械...
  • 1篇苏州热工研究...
  • 1篇中国铁路济南...
  • 1篇中国航发成都...
  • 1篇中国铁路昆明...

作者

  • 115篇李达
  • 17篇王元良
  • 15篇曾明华
  • 14篇杨庆祥
  • 13篇陈辉
  • 13篇范兴文
  • 12篇陈兵
  • 11篇苟国庆
  • 9篇张敏敏
  • 9篇张敏敏
  • 8篇刘艳
  • 6篇刘利刚
  • 6篇闫朝阳
  • 6篇厉晓笑
  • 6篇程玉平
  • 6篇孟伟
  • 6篇赖华文
  • 6篇雷瑛
  • 6篇张乔
  • 5篇杨育林

传媒

  • 14篇现代焊接
  • 11篇焊接学报
  • 8篇热加工工艺
  • 6篇电焊机
  • 2篇应用激光
  • 2篇焊接技术
  • 2篇大型铸锻件
  • 1篇焊接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铁道运输与经...
  • 1篇合成纤维
  • 1篇微型电脑应用
  • 1篇铸造技术
  • 1篇工具技术
  • 1篇表面技术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机械制造与自...
  • 1篇机械制造文摘...
  • 1篇科技视界

年份

  • 4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12篇2018
  • 11篇2017
  • 12篇2016
  • 12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10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1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等离子喷焊镍基合金耐磨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等离子弧喷焊技术在不同转弧电流下喷焊DG.Ni60A和DG.Ni60WC25两种镍基合金粉末,对各喷焊层进行了硬度和耐磨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转弧电流大小对喷焊镍基合金层的耐磨性影响较大,喷焊DG.Ni60A合金粉末时,转弧电流为100 A时的试样磨损量为0.090 57 g,转弧电流为150 A时的试样磨损量高达1.116 17 g,相差10余倍。喷焊DG.Ni60WC25合金粉末时,转弧电流为100 A时的磨损失质量仅为0.018 83 g,转弧电流为200 A时的磨损失质量高达0.744 97 g,相差约40倍。镍基合金中加入W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高喷焊层的耐磨性能;转弧电流为150 A时,未添加WC硬质相的DG.Ni60A合金粉末喷焊层的磨损失质量高达1.116 17 g,而添加了WC硬质相的DG.Ni60WC25合金粉末磨损失质量为0.018 83~0.744 97 g。
孙兵权高峰李达
关键词:镍基合金喷焊层耐磨性
YG10/CD750双电极交替沉积电火花沉积层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4
2018年
为减少电火花沉积层的内部缺陷,改善电火花沉积层的质量,分别选择CD750和YG10两种钨钢棒作为电极材料,在H13钢表面进行单电极及双电极材料交替沉积。结果表明,各沉积层与基体元素互相扩散。沉积层主要由超细硬质相W_2C、Fe_7W_6、Fe_7C_3、Fe_3W_3C和Co_3W_3C等组成,交替沉积层元素扩散比单电极沉积层元素扩散程度高,沉积层与基体形成冶金结合,无明显分层。各沉积层的显微硬度均比基体显著提高。随电压、功率和频率的增加,沉积层厚度先增加后减小,交替沉积层极限厚度比单电极沉积层高,其中YG10+CD750电极交替沉积层厚度最厚。
陈兵范兴文唐兴艳李达
关键词:电火花沉积
多次搅拌下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层组织与性能
2016年
采用搅拌摩擦加工制备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搅拌次数对复合层晶粒尺寸、硬度、拉伸及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加工时添加SiC颗粒可提高复合层的硬度、耐磨性,但会降低其强度。随着搅拌次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硬度得到提高,添加SiC颗粒的试样经4道次搅拌后搅拌区平均硬度130 HV,而未添加颗粒时为118 HV。添加颗粒试样搅拌4次后,抗拉强度比搅拌1次试样强度明显提高,可达360.6 MPa,可达铝合金母材的68.5%。添加颗粒能够提高复合层的耐磨性,未添加颗粒时复合层摩擦系数为0.6,相比添加颗粒时仅为0.5。随着搅拌次数的增加,搅拌区晶粒细化程度得以提高,SiC颗粒分布更加均匀。
张敏敏肖长源李达崔占全李景丽
关键词:搅拌摩擦加工SIC颗粒表面复合材料显微组织
800MPa及以上高强钢焊材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8
2016年
高强钢焊材是影响其可焊性及焊后服役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阐述了高强钢焊接主要缺陷的形成机理,概述了目前高强钢焊材的焊条、焊丝、焊剂的研究现状,并简述了高强钢焊接的研究趋势。最后展望了未来高强钢焊接材料的发展方向。
张敏敏李达朱腾辉罗涛任希乐
关键词:高强钢脆化
一种搅拌摩擦焊搅拌头材料以及搅拌头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搅拌摩擦焊搅拌头材料以及搅拌头的制备方法,属于焊接用搅拌头制备技术领域。该搅拌摩擦焊搅拌头材料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钨粉75‑85%和碳合金粉15‑25%,所述碳合金粉为碳化钛粉和碳化锆粉中的一种或两种...
李达张乔范兴文王松
文献传递
6061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沟槽及隧道缺陷补焊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搅拌摩擦焊焊接过程中,因焊接参数选取不当或设备稳定性不足时,焊接接头中就会产生沟槽、隧道等缺陷。文中选用6061铝合金车体材料,采用不同工艺对沟槽、隧道缺陷进行补焊,并对补焊后接头的组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TIG+FSW(friction stir welding,搅拌摩擦焊)或TIG+FSSW(Friction stir spot welding,搅拌摩擦点焊)焊接工艺可以对沟槽、隧道等缺陷实现补焊。且补焊后可以得到焊接变形小、强度高、塑性好的接头,不同的补焊工艺对接头的组织和硬度影响不大。
吉华封小松汪虎周礼龙李达肖长源
关键词:6061铝合金搅拌摩擦焊补焊
稀土氧化物及合金元素对堆焊金属显微组织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采用金相显微镜对堆焊金属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堆焊金属中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用扫描电镜(SEM)及能谱仪(EDS)对断口形貌及夹杂物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在含有Cr,Mn,Mo,N i等合金元素的焊条药皮中添加稀土氧化物,其堆焊金属组织为细针状铁素体,断口为细韧窝状,且分布均匀.而未添加稀土氧化物的堆焊金属组织为粗针状铁素体及少量珠光体,断口中存在准解理断裂形貌.添加稀土氧化物后,堆焊金属中夹杂物类型发生改变,形状近似球形,尺寸均在6μm以下,且弥散分布于堆焊金属中.
李达杨育林刘利刚杨庆祥
关键词:稀土氧化物堆焊金属显微组织
磨削加工件表面残余应力测试及其线性回归预测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通过磨削加工试验,以022Cr钢为材料测得工件表面残余应力,并分析了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极差和方差。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磨削加工表面的残余应力预测模型,分析了磨削阶段的机械应力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工件表面残余应力主要受磨削深度的影响,其次是工件进给速度,砂轮转速的影响程度最低。根据F检验法可以发现,所有磨削参数都对工件表面残余应力产生了显著影响。通过磨削参数对残余应力的影响分析得到最优的参数范围:磨削深度15μm~20μm,砂轮转速20m/s。磨削表面最大机械应力与残余应力变化量随磨削参数增加形成了单调变化特征;提高工件进给速度后形成了更高磨削力,产生了更高的最大机械应力。
雷瑛李达罗森怡
关键词:残余应力
基于分层Petri网的区域轨道交通车站承载力仿真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层Petri网的区域轨道交通车站承载力仿真系统及仿真方法,该系统通过建立客流发生模块、列车进出站模块和客流运动模块构建区域轨道交通车站分层Petri网模型,客流运动模块的端口分别连接客流发生模块、设...
陈宇帆李宗平鞠艳妮李达
一种适用于非理想电网的SAI锁相环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非理想电网的SAI锁相环方法,提取三相电网电压,电网电压通过Clarke变换到αβ坐标系下,用SAI调节器对变换到αβ坐标系下的电压进行正序基波提取,对正序基波进行Park变换,变换到dq坐标系下,...
闫朝阳朱树山李达宋雪微康鸣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