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运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断层显像
  • 2篇正电子
  • 2篇正电子发射
  • 2篇脱氧
  • 2篇脱氧葡萄糖
  • 2篇显像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灌注
  • 1篇心肌灌注显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影像
  • 1篇造影
  • 1篇正电子发射断...
  • 1篇正电子发射断...
  • 1篇正电子发射断...
  • 1篇正电子发射计...
  • 1篇正电子发射计...

机构

  • 3篇兰州军区兰州...

作者

  • 3篇方雷
  • 3篇安建平
  • 3篇赵辉
  • 3篇李运
  • 2篇毛军峰
  • 2篇徐晓红
  • 2篇代伟
  • 1篇廖兰萍
  • 1篇毛俊锋
  • 1篇戴伟

传媒

  • 1篇安徽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神经淋巴瘤病的^18F—FDG PET/CT影像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神经淋巴瘤病^18F—FDGPET/CT影像特征,并探讨其在评估神经淋巴瘤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8例神经淋巴瘤病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35~82岁)^18F—FDGPET/CT影像学资料,比较神经淋巴瘤病受累周围神经与健侧周围神经PET/CT表现的异同,并利用SPSS12.0软件对两者SUVmax行配对t检验。结果8例神经淋巴瘤病患者PET/CT共发现病灶11个,PET示病灶均沿神经丛、神经束或椎问孔走行,表现为束条形、根块状或结节状FDG代谢异常增高,SUVmax为6.54±3.23;病灶CT表现为沿神经束或神经根管走行的束条形、根块状或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与周围软组织及邻近脂肪间隙分界不清。健侧对应部位周围神经在^18F-FDG PET/CT上未见明确显影,其SUVmax为1.15±0.48。神经淋巴瘤病受累神经与健侧周围神经SUV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57,P〈0.001)。结论神经淋巴瘤病^18F—FDG PET/CT主要表现为沿神经丛、神经束或椎间孔走行的束条状、根块状或结节状FDG异常摄取灶,PET/CT可以准确反映肿瘤细胞对周围神经的浸润,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分布及肿瘤活性。
方雷安建平赵辉毛军峰徐晓红李运代伟廖兰萍
关键词:脱氧葡萄糖
^(13)N-Ammonia PET心肌灌注显像与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2013年
目的研究PET/CT一体机一站式13N-Ammonia PET静息/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CT冠状动脉造影(CCTA)在冠心病(CA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64排PET/CT对35例临床怀疑有中度罹患CAD风险患者进行一站式检查,先行13N-Ammonia PET静息/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后行CCTA。结果 29例患者(82.9%)被CCTA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中18例患者被诊断为重度狭窄,狭窄程度≥50%,18例患者中12例总压力积分>12),同机PET 24例患者(82.8%)显示心肌缺血。另外6例患者均被CCTA诊断为正常,其中3例同机PET显示心肌缺血;CCTA与PET诊断心肌缺血的一致性为93%;排除心肌缺血的一致性为37%;CCTA与PET诊断冠脉粥样硬化的一致性是83%;排除冠脉粥样硬化的一致性为50%。结论 CCTA诊断冠脉狭窄与PET诊断心肌缺血有很强的一致性;但对于轻度冠脉狭窄,PET静息/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在显示心肌缺血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方雷安建平赵辉毛军峰李运代伟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18)F-FDG PET/CT对周围神经癌性病理性疼痛的诊断价值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癌性病理性疼痛的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影像特征,探讨18F-FDG PET/CT对周围神经癌性病理性疼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或长期随访证实的10例周围神经癌性病理性疼痛患者18F-FDG PET/CT影像学资料,比较患者受累周围神经与健侧周围神经PET/CT表现的异同,采用SPSS 17.0软件对受累的周围神经及健侧对应部位周围神经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行配对t检验。结果 10例周围神经癌性病理性疼痛患者共发现病灶17个,PET示病灶均沿神经丛、神经束或椎间孔走行,且表现为束条形、根须状或结节状FDG代谢异常增高影,SUVmax为6.67±3.24,同机CT病灶表现为沿神经束或神经根管走行的束条形、根须状或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病灶与周围软组织及邻近脂肪间隙分界不清;健侧对应部位周围神经在18F-FDG PET及同机CT上均未见明确显影,其SUVmax为1.19±0.48。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受累周围神经与健侧周围神经SUV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89,P<0.001)。结论 18F-FDG PET/CT可以准确反映肿瘤对周围神经的侵犯及转移,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分布及肿瘤活性,对周围神经癌性病理性疼痛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方雷安建平赵辉徐晓红毛俊锋李运戴伟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氟脱氧葡萄糖F18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