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阿萌

作品数:12 被引量:11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地铁
  • 3篇换乘
  • 2篇运输系统
  • 2篇住区
  • 2篇住区建设
  • 2篇换乘站
  • 2篇交通运输
  • 2篇交通运输系统
  • 2篇交通运输系统...
  • 2篇保障性
  • 1篇地铁车站
  • 1篇都市
  • 1篇都市区
  • 1篇都市区化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影像
  • 1篇一体化
  • 1篇站房
  • 1篇时空变异分析
  • 1篇枢纽

机构

  • 6篇南京大学
  • 5篇中铁第一勘察...
  • 1篇西北勘测设计...

作者

  • 11篇李阿萌
  • 3篇张京祥
  • 2篇肖翔
  • 1篇韩超
  • 1篇杨涛
  • 1篇芦守义

传媒

  • 2篇规划师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铁道经济研究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城市建筑
  • 1篇第十七届中国...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客流模拟的广州华师站换乘改造方案分析
通过对广州轨道交通3号线华师站改为与11号线的换乘站后的改造设计过程中引入客流仿真模拟技术,发现换乘流线的冲突点,采取多种改造措施优化车站布局,对比优化方案及现状方案在仿真模拟结果上的差异,通过不断优化的过程,总结出以下...
李阿萌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地铁换乘站
文献传递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研究评述及展望被引量:78
2011年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是基本公共服务的载体,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布局是从空间规划与建设角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既有研究成果的综述可以看到,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的内涵和实现路径方面,较少关注公共服务在空间层面的落实,且尚未将基本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系统的整合。今后应进一步拓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布局、配置标准和规范等方面加强研究。
李阿萌张京祥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城乡一体化
加权马尔可夫模型在土地利用变化预测中的应用
2009年
在传统的马尔可夫链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加权马尔可夫链模型。依据遥感影像,计算出太仓市1995年至2001年,2001年至2005年各类土地利用面积的马尔可夫链的转移概率,以不同步长外推的预测值与现状值(2008年)之间的相关系数为权重,用加权的马尔可夫模型对预测的结果进行修正,其修正后的结果更加接近实际。
李阿萌肖翔
关键词:土地利用遥感影像
基于客流模拟的广州华师站换乘改造方案分析
通过对广州轨道交通3号线华师站改为与11号线的换乘站后的改造设计过程中引入客流仿真模拟技术,发现换乘流线的冲突点,采取多种改造措施优化车站布局,对比优化方案及现状方案在仿真模拟结果上的差异,通过不断优化的过程,总结出以下...
李阿萌
关键词:地铁车站
文献传递
江苏省13城市1996~2008年碳排放时空变异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运用秩相关系数、变差系数、曲线拟合等方法,以市域为基本单元,以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脱钩指数等为指标,对江苏省1996~2008年的碳排放时空变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得出:(1)近13a来,江苏省碳排放量不断增加,年均增长率高达13%,2008年已达20 000万t;经济较发达城市人均碳排放量较大,但碳排放强度相对不大;经济落后城市人均碳排放量小,但碳排放强度增加较快。(2)江苏省13城市人均碳排放、碳排放强度差异在不断缩小。(3)从人均碳排放看,江苏省及各市人均碳排放都随人均GDP呈线性增加关系,而南京、苏州、扬州、徐州作为各个区域发展较好的中心城市,人均碳排放随人均GDP增加最快。(4)从碳排放强度看,江苏省碳排放强度与人均GDP呈倒U型曲线关系,其拐点在人均GDP 2.5万元左右;但是各个城市碳排放强度与人均GDP呈波浪型曲线关系。(5)从脱钩指数看,脱钩水平受经济政策、产业结构、清洁技术水平的影响较大。
李阿萌张京祥肖翔
关键词:碳排放碳排放强度脱钩
浅析城市总体规划理念与重点的变迁
2014年
本文把建国以来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阐述了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理念、重点及特点随着城市总体发展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迁的过程。
李阿萌
保障性住区建设的社会空间效应及调控策略研究——以南京为例
伴随着19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的发生重大变革,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也造成城市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分化,并通过土地、房地产市场化过程的不断加剧,表征化为以低收入与高收入阶层的相对隔...
李阿萌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
既有铁路站房改扩建形成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对策被引量:4
2013年
随着城市人口增长,高铁的引入,很多城市需对原有铁路站场及站房进行改扩建设计以形成规模更大、功能更完备的综合交通枢纽,并带动铁路站房所在城市片区的发展。对既有铁路旅客站房改扩建设计进行分析,指出设计需深入分析既有站房改扩建面临的诸多制约因素,据此制定针对性设计对策,确定系统、安全、经济的差异化整体实施方案,以形成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
杨涛韩超芦守义李阿萌
关键词:改扩建综合交通枢纽
基于客流模拟的广州华师站换乘改造方案分析
通过对广州轨道交通3号线华师站改为与11号线的换乘站后的改造设计过程中引入客流仿真模拟技术,发现换乘流线的冲突点,采取多种改造措施优化车站布局,对比优化方案及现状方案在仿真模拟结果上的差异,通过不断优化的过程,总结出以下...
李阿萌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地铁换乘站
保障性住区建设的社会空间效应及调控策略研究
伴随着19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的发生重大变革,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也造成城市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分化,并通过土地、房地产市场化过程的不断加剧,表征化为以低收入与高收入阶层的相对隔...
李阿萌
关键词:保障性住区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