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文
- 作品数:52 被引量:305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长白落叶松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2
- 1991年
- 本文以长白落叶松扦插及扦插苗移栽试验为基础,对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母树年龄、基质类型和树冠部位是扦插生根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幼树的树冠中部和上部采取嫩枝扦插在细河砂组成的基层上生根率最高。试验还表明长白落叶松的不同种源及同一小北湖种源的不同家系扦插生根率差异显著。长白落叶松扦插苗越冬后移栽成活率达到91.1%。
- 杨书文邵顺流张培杲刘桂丰彭宏梅王会仁
-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扦插繁殖
- 全文增补中
- 长白落叶松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与模式的研究被引量:17
- 1991年
- 利用10年生长白落叶松全分布区种源试验的生长资料,从生态遗传学的观点出发,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揭示了长白落叶松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与模式:(1)海拔垂直梯度渐变为主、纬向渐变为辅的连续型变异是长白落叶松生长性状的基本变异模式;(2)低海拔、低等效纬度的小北湖种源是长白落叶松优良基因资源中心,其遗传特点是生长快、稳定性好、材性优良;(3)水热因子的综合选择作用是长白落叶松地理变异的重要因素,其中温度是主导因子;(4)在地理种群性状的遗传分化中,生长性状的分化最为明显,可以作为种源区区划的主要性状;(5)从长白落叶松分布的低等效纬度地区向高等效纬度地区调种,可望获得较大的遗传增益。
- 杨传平杨书文夏德安刘桂丰吕清友郑洪生张培杲
-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种源地理变异生长性状
- 全文增补中
- 长白落叶松最佳种源选择的研究被引量:6
- 1991年
- 本文通过10年生长白落叶松全分布区9个参试点,10个采种点、种源子代性状的方差分析、生产力指数分析、秩次相关分析、多性状综合指数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分析表明:(1)多数试点的种源间生长性状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优良种源增产幅度较大,种源选择效果显著,各参试点10年生优良种源总平均材积生长超出对照平均材积生长的79.20%;(2)小北湖种源50%左右的试点表现优良,可作为部分全适型种源,在长白落叶松广大的地区推广应用;(3)根据1—10年生秩次相关分析和40年生人工林树干解析的结果证明,利用10年生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结果进行最佳种源的早期选择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可靠的。
- 杨传平杨书文吕清友张靖夏德安刘桂丰于海滨张培杲
-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种源选择遗传增益
- 全文增补中
- 长白落叶松材性的地理变异
- 1991年
- 以凉水、草河口两个试验点10个长白落叶松种源为对象研究其材性的地理变异。在长白落叶松材性的遗传分化中,管胞形态特征的变异最为明显,特别是管胞长度遗传改良的潜力很大。经、纬向双重渐变是长白落叶松管胞形态变异的基本模式,木材密度、硬度、晚材率、年轮宽等性状随机变异的趋势比较明显。影响管胞形态地理变异的气候因子中,水湿条件是主导因素,其次是温度。
- 杨传平杨书文陆文达刘桂丰庞志慧夏德安吕清友张培杲
-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地理变异管胞形态
- 全文增补中
- 长白落叶松生长性状的稳定性分析被引量:5
- 1991年
- 本项研究在长白落叶松全分布区范围内选择了9个试点和10个采种点。通过10年生种源子代生长性状的多点联合分析、稳定性分析、种源原产地与试验地间距的相关分析等,研究结果:①长白落叶松种源与参试点的互作效应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体现了种源对环境条件的适应程度。10个参试种源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高产稳产型——小北湖种源;低产稳产型——白河、和龙、天桥岭种源;中产稳产型——大海林、穆棱、鸡西、白刀山、大石头、露水河种源。②种源原产地与试验地距离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当地种源并非最好,用种要注意种子来源。③小北湖种源为高产稳产型种源,可在长白落叶松的适生范围进行推广,特别在尚无种源试验的地区,从该地区调种,增产的把握性较大。
- 杨传平杨书文刘桂丰夏德安吕清友于海滨张培杲
-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稳定性分析生产力指数
- 全文增补中
- 帽儿山地区长白落叶松种源选择的研究被引量:8
- 1991年
- 根据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长白落叶松两次全分布区种源试验(15和10年生)子代生长性状,通过方差分析,种源与立地的联合分析,多性状综合指数选择等分析方法,将全部10个参试种源划分为低产稳产型(天桥岭、大石头、鸡西种源);高产非稳产型(小北湖种源);和界于这二者之间的中产稳产型(和龙、白河、露水河、穆棱、大海林种源)等三种类型,在种源早期选择可行性与可靠性分析基础上,以包括生长、形态、适应性、抗性及种子品质性状在内的综合指标选择法和生长性状差异显著性测验结果,选出了小北湖种源为帽儿山实验林场及毗邻地区最佳种源,小北湖种源15年生、10年生材积分别超出对照(各种源平均值)78.25%和128.31%;超出最差种源221.6%和220.21%。对种源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及遗传增益进行了估算,并讨论了优良种源的遗传改良策略及推广优良种源的生产意义和社会效益。
- 杨书文杨传平夏德安杨兵王会仁李景云张世英张靖
-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种源选择综合指数法遗传增益
- 全文增补中
- 长白落叶松嫩枝扦插生根的解剖研究被引量:48
- 1992年
- 1990年7月5日在帽儿山实验林场进行了长白落叶松嫩枝扦插试验,在插穗基部切口形成愈伤组织后不定根钻出体外前,定时切取穗条基部0.5cm长的材料固定于FAA液中,用石蜡制片法室内解剖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从扦插到生根需要40d,插穗诱生根原基属内生源,它们来自两种途径:一种是插条基部切口产生愈伤组织,由愈伤组织维管形成层产生诱生根原基,而形成根。另外一种是皮部生根型,在插穗基部形成层与木射线的交界处产生分生组织细胞团,逐渐形成诱生根原基。两种生根类型在不定根突破外层组织时,均需经过挤压破碎和酶解作用。
- 刘桂丰杨书文杨春华邵顺流姜静董景林
-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嫩枝扦插
- 中国兴安落叶松分布区外种源试验研究(Ⅰ)——地理变异规律与最佳种源的选择被引量:4
- 1990年
- 本文以兴安落叶松自然分布区内16个种源8a生于代的生长、形态和适应性、抗性等性状为材料,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趋势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兴安落叶松种内地理变异的规律与模式。经向偏东,纬向偏南的小兴安岭东南部种源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枝叶茂盛的特点,呈现明显的经向为主,纬向为辅,经纬双向连续渐变;利用筛选的各类特征的代表性状与主要气候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兴安落叶松种源子代变异的主要因素是水份和气温,休现了种源子代综合性状与气候因子的高度适应,反映了干湿、冷暖气候生态的变化模式。文中还根据生长性状及综合指数的选择结果,提出了帽儿山林区及毗邻地区的最佳种源为友好、乌伊岭种源。并据各类特征代表性状的PCA结果将全部参试点(16个)的兴安落叶松种源划分为四大类群(种源组):即大兴安岭北部种源组;大兴安岭中南部种源组;大小兴安岭过渡种源组和小兴安岭东南部种源组。并以小兴安岭东南部种源组为最佳种源组(包括友好、乌伊岭和鹤北种源)。
- 杨书文杨传平张世英彭宏梅李俊涛夏德安刘桂丰王会仁
- 关键词:兴安落叶松种源地理变异种源试验
- 全文增补中
- 长白落叶松硬枝和嫩枝的扦插繁殖被引量:29
- 1996年
- 采用不同年龄的长白落叶松硬枝和嫩枝插穗在全光自动喷雾条件下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在长白落叶松扦插繁殖中存在着明显的年龄效应和位置效应,来自于小年龄母株、树冠下部的插穗具有较高的生根能力,2~3年生的插穗生根率均在90%以上;对插穗采用一定浓度和时间的植物激素及稀土化合物处理,将会不同程度地提高扦插生根率;在长白落叶松小北湖种源10年生优良家系的优株中采穗并嫁接,其2年生嫁接苗插穗间生根率差异显著,嫩枝插穗好于硬枝插穗,其中048、072无性系表现最好,嫩枝扦插生根率均达到90%以上;长白落叶松扦插苗移栽的最佳时间为8月中旬;其 ABT 生根粉(3)和稀土化合物处理可提高移栽苗成活率达90%以上。
- 王秋玉杨书文许忠志李景云赵春梅彭宏梅
-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硬枝扦插嫩枝扦插
- 红松地理变异和种源区划
- 张培杲杨书文夏德安吕清友杨传平刘桂丰彭宏梅元连肇
- 该项成果以群体遗传学理论为依据,先后布置二次红松全分布区种源试验,共设置采种点28个,试验点22个,运用森林生态学、森林遗传学、生物统计等技术和方法,研究了红松的种子品质、幼苗幼树的生长和形态,二次生长、适应性、核型、同...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理变异种源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