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莉 作品数:22 被引量:92 H指数:6 供职机构: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消化内镜下十二环连续套扎与六环单次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对比 2021年 食管静脉曲张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凶猛、出血风险大、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1]。内镜下套扎术是利用橡皮圈的机械绞合作用阻滞曲张静脉内血流,促进血栓形成,后期血栓可发挥机化作用,最终起到止血效果,具有并发症少、费用低、疗效好、可反复实施、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临床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主要方式[2,3]。内镜下套扎术包括十二环连续套扎、六环单次套扎,何种术式治疗效果最佳研究较少,尚无统一定论。本研究分析内镜下十二环连续套扎与六环单次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杨亚莉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 消化内镜 曲张静脉 套扎治疗 内镜下套扎术 出血风险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益生菌治疗胃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及对胃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效果 被引量:15 2023年 目的 探讨荆花胃康胶丸联合益生菌治疗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慢性胃炎的效果及对Hp根除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130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四联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采用荆花胃康胶丸联合益生菌治疗。比较治疗有效率及Hp转阴率,并分析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胃肠激素[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及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及胃肠菌群变化情况,记录不良发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Hp转阴率分别为96.67%、80.00%,均高于对照组(80.00%、53.33%),P<0.05;2组患者腹痛、腹胀、嗳气反酸和纳差等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IL-6、TNF-α、CRP和VIP水平降低,MTL、GAS水平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2组患者肠球菌、葡萄球菌数量增加,肠杆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减少,且观察组菌群数量变化幅度更小(P<0.05);治疗和随访期间,观察组皮疹、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益生菌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可明显提升Hp转阴率,改善胃肠激素分泌功能及炎症,减轻对胃肠菌群平衡的破坏,安全性较好。 杨亚莉 张志强 魏毅强 赵丹 李少英关键词:荆花胃康胶丸 益生菌 慢性胃炎 微生态制剂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8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微生态制剂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照组单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案。 杨亚莉 史志红 许明策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微生态制剂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食管静脉曲张在无痛胃镜下套扎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研究食管静脉曲张在无痛胃镜下进行套扎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182例肝硬化患者,共进行267例次内镜下套扎治疗,将其分成2组,其中普通内镜组115例次,无痛胃镜组152例次,分别观察两组术前、术中、术后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患者术中不良反应、术中出血情况,术后调查患者对内镜下套扎治疗的耐受情况及医师对手术的满意度,无痛胃镜组观察术前及术后7天的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变化。结果无痛胃镜组术中收缩压与术前相比下降9.5%(P<0.01),舒张压下降15.3%(P<0.01),均为一过性,术后即恢复;普通胃镜组术中收缩压与术前相比升高10.5%(P<0.01),舒张压升高13.45%(P<0.01),亦为一过性,术后即恢复;两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操作医师对食管蠕动及视野满意度无痛胃镜组明显高于普通胃镜组(P<0.01)。结论食管静脉套扎术在无痛胃镜下进行是一种安全、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 杨亚莉 史志红 许明策 李波 班志芬 赵瑞敏 高荣凯 樊和明关键词:无痛胃镜 食管静脉曲张 内镜下套扎术 无痛胃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无痛胃镜和普通胃镜下进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对患者影响对照。方法 182例肝硬化患者,共进行267例次内镜下套扎治疗,分成2组,普通内镜组115例次,无痛胃镜组152例次,分别观察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生命体征,术中不良反应、出血情况、术后调查患者对内镜下套扎治疗的耐受情况及医师对手术的满意度,无痛胃镜组观察术前及术后7 d的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变化。结果无痛胃镜组和普通胃镜组术前、术中收缩压、舒张压相比、生命体征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操作医师对食管蠕动及视野满意度无痛胃镜组明显高于普通胃镜组(P<0.01)。结论无痛胃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是一种安全、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 杨亚莉 樊和明 史志红 许明策 张志强 赵瑞敏 高荣凯 杨玲幼儿肛管血管发育不良1例报告 2002年 病例报告患儿陈某某,男性,3岁,因"间断便血2年余加重1年"为代主诉,于2002年11月6日入院.近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后带少量鲜血,每日1~2次,每次量约几毫升,大便干燥时量多,软便时减少,无凝血块、脓便,时重时轻,不伴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与饮食无关,近1年来渐加重,每日用力排便前、便后均有出血,出血量最多可达10毫升,与大便性状无关,伴乏力、头晕、纳差. 杨亚莉 刘思德 候淑琴关键词:幼儿 病例报告 白芍多酚通过调控Nrf2/Keap1通路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观察白芍多酚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防护作用,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取4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健康组、肝损伤组、白芍多酚组、联合组,每组10只。联合组灌胃白芍多酚(100 mg/kg),腹膜内注射ML385[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信号通路抑制剂](30 mg/kg);白芍多酚组灌胃白芍多酚(100 mg/kg),腹膜内注射等量DMSO;健康组、肝损伤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膜内注射等量DMSO。每日1次,干预7 d。肝损伤组、白芍多酚组、联合组一次性灌胃50%乙醇溶液(12 ml/kg)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小鼠肝脏指数、血清肝功能指标、血清氧化应激指标;Tunel染色检测肝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Nrf2、Keap1蛋白表达。结果:与肝损伤组比较,白芍多酚组小鼠肝脏指数、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二醛(MDA)水平、肝细胞凋亡率、肝组织Nrf2蛋白表达降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组织Keap1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白芍多酚组比较,联合组小鼠肝脏指数、血清AST、ALT、MDA水平、肝细胞凋亡率、肝组织Nrf2蛋白表达升高,血清SOD活性、肝组织Keap1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白芍多酚可防止肝损伤、保护肝功能、抑制氧化应激及肝细胞凋亡,推测其作用机制与激活Nrf2/Keap1信号通路有关。 魏毅强 张志强 杨亚莉 罗晓英关键词: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比较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组织学积分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组织学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组织学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59%(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53%(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美沙拉嗪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杨亚莉关键词:美沙拉嗪 柳氮磺吡啶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疗效 山慈菇多糖对肝癌腹水荷瘤小鼠症状的改善机制 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 探讨山慈菇多糖对肝癌腹水荷瘤小鼠症状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于55只C57BL/6雄性小鼠中随机选择5只腹腔注射肝癌腹水型H_(22)细胞,随机选择10只作为正常组,剩余小鼠通过腹水接种诱导肝癌腹水荷瘤小鼠模型。成功建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山慈菇多糖低剂量(200 mg·kg^(-1)·d^(-1))、高剂量组(400 mg·kg^(-1)·d^(-1))及环磷酰胺组(20 mg·kg^(-1)·d^(-1)),每组各10只,正常组及模型组小鼠均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0.2 mL,1天1次,连续14 d。末次给药结束后,观察小鼠一般体征并称定质量;记录小鼠腹水体积;检测外周血红细胞(RBC)、白细胞(WBC)总数;处死后,剥离肿瘤称定质量,计算抑瘤率;摘取脾脏、胸腺称定质量,计算脏器指数;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CD31)抗原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蛋白PI3K、p-PI3K、AKT、p-AKT、mTOR、p-mTOR、Beclin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相对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肝癌腹水荷瘤小鼠模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腹胀、消瘦及皮肤暗沉发黄,被毛无光泽;血性腹水量多,外周血RBC总数减少,WBC总数增加,肿瘤体质量增加(P<0.05),免疫器官脾脏及胸腺指数均降低(P<0.05),肿瘤细胞生长良好,异型性高,周围血管丰富,分布密集,且肿瘤组织中mTOR通路相关蛋白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Bcl-2及VEG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Beclin1及Ba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山慈菇多糖2组及环磷酰胺组小鼠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腹水减少,外周血RBC总数升高,WBC总数降低,肿瘤体质量减少(P<0.05),抑瘤率分别为25.31%、45 张志强 魏毅强 杨亚莉 张晓菲关键词:肝癌 外周血miR-21、miR-155与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Th17/Treg的相关性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外周血微小RNA-21(microRNA-21,miR-21)、微小RNA-155(microRNA-155,miR-155)与辅助性T细胞17(Helper T cell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65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期选取我院6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h17以及Treg,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miR-21、miR-155,分析外周血miR-21、miR-155水平与Th17/Treg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miR-21、miR-155、Treg、Th17含量及Th17/Tre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h17/Treg与miR-21及miR-155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miR-155、miR-21及相关T细胞外周血水平显著升高,其中Th17/Treg与miR-155、miR-21含量正相关。 魏毅强 张志强 杨亚莉关键词:MIR-155 MIR-21 自身免疫性肝病 TH17/TR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