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荣
-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区段切除术后腺体断端处理方法的改进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后,腺体残端不予缝合处理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8月入院行乳腺区段切除术女性患者182例,其中89例术后采用不缝合腺体残端的处理方法(改良处理组),93例术后采用完全闭合腺体残端的传统处理方法(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感染发生情况、皮下血肿形成情况、双乳对称性、触诊手感、对外形满意度的差别、术区异样感的差别。结果:两组切口感染、皮下血肿形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改良处理组的手术时间、触诊手感、术区异样感、双乳对称性、患者外形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区段切除术后,不缝合腺体断端,是保持乳房外形安全、可行的方法。
- 钟庆琪李志高杨先荣庞达
- 关键词:乳腺肿瘤外科治疗
- 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及病理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对比分析甲状腺癌与合并存在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甲状腺癌的不同特点。方法选择甲状腺癌患者317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患者,对照组为未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甲状腺癌患者,对两组患者的超声表现、病理特点、临床特点等方面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女性比例高,发病年龄小,均P<0.05;与术前甲状腺功能比较,实验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彩超检查,实验组粗大钙化灶例数多于对照组,患者肿物存在丰富血流信号者少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甲状腺彩超对两组患者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情况的预测价值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病理对比,实验组甲状腺乳头状癌比例高于对照组,肿瘤大小平均值(1.67±0.44)cm,小于对照组平均值(1.91±0.69)cm,均P<0.05;实验组微小癌患者比例(18/47)高于对照组(42/270),多灶性甲状腺癌比例(19/47)高于对照组(61/270),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者比例(17/47)低于对照组(151/270),包膜外侵犯者比例(7/47)低于对照组(84/270),均P<0.05。结论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存在甲状腺癌具有一些不同于未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特点,可能具有相对更好的预后,对其内在机制的深入探究可能会为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甲状腺癌的诊治提供更精准的策略。
- 张德杰林国樑张铭张迪添廖铭兴王启才杨先荣
- 关键词: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甲状腺乳头状癌
- 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颈部中央组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颈部中央组(Ⅵ区)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5例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了双侧甲状腺全切除加双侧颈部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无手术及住院期间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4/195).中央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35.4%(69/195),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包括年龄(OR=0.924)、性别(OR=0.213)、病灶数目(OR=2.208)和病灶总直径(OR =2.106).结论 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可发生中央组淋巴结转移,当患者为年轻人或男性,病灶呈多灶性或总直径> 0.5 cm时转移发生率明显增加.
- 廖铭兴张迪天杨先荣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淋巴转移颈淋巴结清扫术
- 80例乳腺导管内癌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以80例乳腺导管内癌(DCIS)为对象,对临床特点、诊断方法、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为诊断、治疗等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肿块、乳头溢液)、诊断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摄片)、术后病理指标(原发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细胞增殖指数(Ki-67)。结果 DCIS发病年龄多集中在40—49岁之间,平均年龄(45.33±10.68)岁。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摄片联合检查能大大提高乳腺癌的阳性检出率。在DCIS组中,不同组织学分级的ER、PR、Her-2、Ki-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Ki-67在DCIS低级别组和中、高级别组比较中体现出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i-67在Her-2过表达型、三阴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DCIS多以体检发现肿物或乳头溢液起病,临床过程中多项检查联合评估可以提高DCIS检出率,在病理方面判断DCIS的预后需要综合ER、PR、Her-2、Ki-67以及组织学分级分析。
- 黎鹏飞张德杰杨先荣王启才
-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
- 98例乳腺癌的钼靶X线分析
- 2010年
- 目的总结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8例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结果浸润性导管癌90例,髓样癌5例,其它3例。X表现为肿块90例,肿块伴腋窝淋巴结肿大21例,无肿块仅腋窝淋巴结肿大2例,仅肿块但无腋窝淋巴结转移67例,钙化32例。结论肿块是乳腺癌的最常见征象,钙化是乳腺癌的基本X线征象,腋窝淋巴结肿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征象。使用点压技术是提高X线诊断率的重要手段。
- 廖雪燕卞纪平杨先荣
- 关键词:乳腺肿瘤X线计算机
- 双极电刀联合精细被膜解剖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优势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对比分析双极电刀联合精细被膜解剖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因甲状腺肿瘤于笔者所在医院行至少一侧腺叶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8例,行传统手术;观察组105例,采用双极电刀联合精细被膜解剖技术。对比2组患者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暂时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血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及血钙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03例患者的手术过程基本顺利,无手术死亡。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24±16.59)min比(64.78±14.20)min,P>0.05],但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却高于观察组[(25.44±8.35)mL比(16.58±5.44)mL,P<0.05]。术后发生暂时性低钙血症25例,其中对照组18例,观察组7例;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38例,其中对照组24例,观察组14例。2组患者的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χ~2=6.426,P<0.05)和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χ~2=4.147,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均较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术后对照组有17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表现,观察组有14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表现,但2组患者均未出现饮水呛咳等喉上神经损伤表现。2组患者的声音嘶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7,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双极电刀联合精细被膜解剖法能够减少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和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且双极电刀对周围组织的热损伤小、止血效果确切,值得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 张德杰林国樑张铭杨先荣张迪添廖铭兴王启才
-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
- 乳腺导管内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比较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癌(DCIS)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相关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2013—2015年收治的DCIS患者40例为单纯DCIS组,另随机选取本院同期IDC患者42例为IDC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临床症状、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原发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及ER、PR、HER-2、Ki-67)等。结果两组患者肿物+溢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DCIS组患者肿块发生率低于IDC组,溢血发生率高于IDC组(P<0.05)。两组患者绝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瘤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R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DCIS组患者ER、HER-2及Ki-67表达与ID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ER-2过表达型、三阴型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DCIS组患者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与ID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在选择治疗方案和评估患者预后时,需综合考虑年龄、肿块特征、病理形态、淋巴结状况并结合其组织学分级、ER、PR、HER-2、Ki-67等检测结果,以便根据不同类型乳腺癌患者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黎鹏飞张德杰杨先荣王启才
-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癌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
- 超声刀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应用超声刀(UA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经新辅助化疗2~3周期后再行改良根治术的52例乳腺癌,其中UAS手术治疗组23例,电刀(EI)手术治疗组29例,比较2组手术时问、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淋巴结检出数及皮下积液的区别。结果UAS组与EI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和皮下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检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应用UAS行改良根治术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效果好,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 杨先荣钟庆琪
-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刀改良根治术快速康复外科新辅助化疗
- 原位切肝术治疗肝脏肿瘤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原位切肝术及绕肝提带法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原位切肝术及绕肝提带法治疗的15例肝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肝癌病人中有9例(60%)成功放置绕肝提带,平均手术时间为210min,无手术死亡。结论原位切肝术符合肿瘤外科手术原则,在右肝癌的治疗中有一定优势,放置绕肝提带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 王启才杨先荣陈永浙
- 关键词:肝癌
- 超声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通过超声刀(UAS)与电刀(EI)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的比较,探讨UAS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两院2010年2月—6月收治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89例,其中UAS手术治疗组87例,EI手术治疗组102例,比较两组不同手术器械的应用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淋巴结检出数、术后发生胸壁结节状肿物的区别。结果:UAS组与EI组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生胸壁结节状肿物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引流管留置时间、淋巴结检出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采用UAS可明显减少胸壁结节状肿物的发生,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 杨先荣钟庆琪李志高王劲松
-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刀改良根治术快速康复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