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梦婷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中的公众安全感影响因素研究
- 突发事件往往由客观危机事件和人的心理危机交互而成,但人的主观危机危害往往大于事的危机危害,正如9·11恐怖袭击已过去10余年,但恐怖袭击所带来的心理恐惧将长远地影响美国社会。危机背景下公众面临最大心理威胁是公众安全感丧失...
- 杨梦婷
- 关键词:公共危机居民安全感社会分析
- 文献传递
- 突发事件后微博舆情结构及应急反应特征研究——以雅安地震为例被引量:3
- 2014年
- 以"4·20"雅安地震作为研究案例,搜集了雅安地震发生后3小时、5小时、10小时、24小时、36小时5个时间节点新浪微博文本数据,以4976条微博文本作为分析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微博议题、用户属性、发布方式、影响力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探索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舆情结构和应急反应特征。结果表明,情感抒发和信息发布是震后微博内容的主要议题;普通网民是微博舆论的建构主体;原创微博的数量比例较高,广大网民对微博讨论有极高的表达意愿;传统主流媒体、事发地微博用户和名人微博在震后微博舆情中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 杨菁杨梦婷申小蓉
- 关键词:应急反应
- 重大突发事件中公众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治理对策研究——基于4·20雅安地震公众安全感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突发事件往往由客观危机事件和人的心理危机交互而成,危机背景下公众面临的最大心理威胁是公众安全感的丧失。通过文献梳理,假设危机事件、政府应对、媒体应对、个体应急能力、群体应急心理行为是影响突发事件背景下公众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在经历过"4·20雅安地震"的人群中随机抽取了400个样本展开问卷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五类因子聚合修正为四类,除政府应对与媒体应对题项呈现聚合外,其余三因素的影响假设均得到验证;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重新聚合的四个因素对突发事件背景中公众安全感丧失均有解释力,但呈现解释力强弱差异,由强到弱排序为群体应急心理行为、政府与媒体应对、危机事件和个体危机应急能力;基于公众安全感结构要素,进一步就四个因素对公众安全感的作用路径提出了解释。依据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了营造群体归属感、危机确定感和事态控制感是政府构建治理机制的关键点。
- 杨菁杨梦婷
- 关键词:公众安全感结构方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