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波

作品数:11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急性
  • 3篇骨髓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血流感染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急性白血
  • 2篇急性白血病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插入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斑块
  • 1篇动脉超声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 1篇心脑血管事件
  • 1篇血管
  • 1篇血管事件

机构

  • 11篇荆门市第一人...

作者

  • 11篇杨波
  • 7篇王龙
  • 7篇向永胜
  • 5篇蒋锐
  • 5篇江炳东
  • 3篇范稹
  • 2篇张慧
  • 2篇伍志伟
  • 2篇李婷婷
  • 1篇李琴
  • 1篇杨艳丽
  • 1篇徐晓东
  • 1篇万雨
  • 1篇谢明

传媒

  • 2篇内科急危重症...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检测淋巴细胞IgH和TCR基因重排的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重链(Ig H)和T细胞受体-γ(TCR-γ)基因重排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巢式PCR方法检测110例FUO患者骨髓淋巴细胞Ig H和TCR-γ基因重排的阳性率。结果:84例淋巴瘤发热患者中,Ig H基因重排阳性34例,TCR-r基因重排阳性29例,两者阳性率达75%;26例非淋巴瘤发热患者中,Ig H基因重排阳性0例,TCR-r基因重排阳性1例,基因重排阳性率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FUO患者行基因重排有助于淋巴瘤的早期诊断,特别是对无法取得病理组织的患者意义更大。
向永胜王龙杨波蒋锐范稹
关键词:淋巴瘤发热IGHTCR基因重排
一种全自动骨髓穿刺针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骨髓穿刺针固定器,涉及穿刺针固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包括外护垫,所述外护垫的中部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上表面设置有契合块,所述契合块的表...
杨波沈学敏李琴伍志伟江炳东
文献传递
58例巨幼细胞贫血临床特征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巨幼细胞贫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对58例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巨幼细胞贫血多见于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贫血、发热、出血、四肢麻木、消瘦及纳差、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病因主要为摄入不足及患消化系统疾病,经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巨幼细胞贫血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对高危人群可考虑预防性补充叶酸。
蒋锐王龙向永胜范稹杨波
关键词:巨幼细胞贫血老年人骨髓
体检人群颈动脉斑块筛查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作用评价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在体检人群中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筛查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是否有益于临床医生及时做出治疗决定和改善调查对象健康相关的行为,为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24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调查对象,所有调查对象经一般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认存在至少1项心脑血管风险因素。在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前后,临床医师均填写健康管理建议表,调查对象均填写健康问卷调查。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136例(56.7%)调查对象出现颈动脉斑块,有颈动脉斑块者年龄、收缩压、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吸烟率、男性所占比例均高于无颈动脉斑块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颈动脉斑块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前,临床医生建议增加抗血小板药物、降压及降脂治疗的调查对象比例分别为17.6%、21.3%和31.6%,均低于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后(分别为30.9%、43.4%和4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健康后愿意坚持锻炼,改善饮食降低血脂和血压,多食用粗纤维食物,限制饮食中脂肪、糖的摄入,戒烟,服药降低血压或血脂,改善生活方式和认为自己可能发展为心脑血管疾病者的比例均高于颈动脉超声检查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颈动脉斑块组坚持锻炼(52.2%)、多食用粗纤维食物和限制饮食中盐的摄入者比例(75.7%)均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分别为19.2%、52.9%),颈动脉斑块组高血脂患者血脂控制良好比例(58.3%)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3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板块筛查有利于临床医生及时进行干预,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患者改善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李婷婷杨艳丽杨波
关键词:颈动脉超声斑块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合中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重型ITP的疗效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合中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重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SIT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1例SIT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采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1.5mg/d皮下注射,连续14 d;静脉滴注甲基泼尼松龙500 mg/d,每3 d逐渐剂量减半,后以40~80 mg/d维持。对照组单用甲基泼尼松龙,用量用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在同期内血小板上升的幅度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合中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SITP效果满意。
向永胜王龙江炳东杨波蒋锐张慧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细胞介素-11甲基泼尼松龙
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防控措施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分析发生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对其防控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358例于本院ICU中心行动静脉置管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数据,对可能与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相关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入组患者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10.34%,其中年龄(OR=5.214、P=0.000)、穿刺次数(OR=3.823、P=0.000)、置管时间(OR=2.189、P=0.002)、留置部位(OR=2.227,P=0.006)和糖尿病(OR=3.323、P=0.000)均为引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7例发生血流感染的病例,分离出38株病原菌,其中G-菌19株(50%),G+菌15株(39.47%),真菌4株(10.53%)。结论年龄、穿刺次数、置管时间和留置部位和糖尿病均为引发ICU导管先惯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应对危险因素加强预防,以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杨波向永胜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导管插入术血流感染
60例自然杀伤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在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予以回输NK细胞治疗,根据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核心问卷量表(QLQ-C30)评价NK细胞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并观察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CD56+(CD56+为NK细胞的表面标志)的变化。结果与基线相比:1QLQ-C30评分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25±9.58)vs(63.21±11.71),P=0.000];功能维度评分提高(患者躯体和认知功能显著改善),症状维度评分降低(患者疼痛和疲劳显著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外周血CD4+/CD8+细胞比值显著升高[(1.12±0.35)vs(0.95±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D56+细胞比例显著升高[(7.67±1.73)%vs(4.17±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回输NK细胞治疗在改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方面疗效较好。
杨波李婷婷向永胜伍志伟蒋锐范稹王龙万雨张慧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肿瘤免疫功能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引起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以及分析其耐药情况。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就诊并被诊断为急性白血病患者共100例,分析其血培养阳性结果,分析细菌种类和其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100株致病菌中,真菌2株(2%),革兰阳性菌(G+菌)35株(占35%),革兰阴性菌(G-菌)63株(占63%)。G+菌中以葡萄球菌最多(30株,占30%);G-菌以肠杆菌科细菌最多(53株,占53%)。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36.7%(11/30);肠杆菌科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占17.31%(9/52)。对两种及两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菌有92株,占总致病菌的92%。G-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复方磺胺甲噁唑以及氨曲南等耐药率较高,G+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以及红霉素等耐药率较高。结论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种类较多,耐药率较高,治疗G-菌感染,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作为临床用药选择;治疗G+菌感染,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等可作为临床经验性用药选择。
向永胜江炳东杨波王龙徐晓东
关键词:耐药急性白血病病原菌血培养
浆母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3年
浆母细胞淋巴瘤(plasmablastic lymphoma,PBL)临床罕见,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变异类型〔1〕。本文报告我院确诊的1例PBL患者,并进行文献复习。1病例资料患者,男,47岁,因"右颊部肿胀2个月余"入院。起病后当地医院诊断为"蜂窝织炎",
杨波王龙
关键词:浆细胞性骨髓瘤免疫表型
重组人白介素-11(Ⅰ)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Ⅰ)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强化治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Ⅰ)治疗,25μg/kg.d皮下注射,直至血小板连续2 d>50×109/L或>100×109/L。对照组不使用任何升血小板药物。结果治疗组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缩短,血小板输注量减少,血小板绝对值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头痛、肌痛和浮肿。结论重组人白介素-11(Ⅰ)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蒋锐谢明王龙杨波江炳东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血小板减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