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乃明

作品数:131 被引量:271H指数:10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6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5篇金属学及工艺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机械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64篇合金
  • 28篇等离子
  • 26篇钛合金
  • 24篇不锈
  • 24篇不锈钢
  • 22篇合金化
  • 22篇表面合金
  • 22篇表面合金化
  • 21篇等离子表面合...
  • 18篇耐蚀
  • 17篇金属
  • 16篇耐蚀性
  • 16篇改性
  • 14篇合金表面
  • 13篇钢表面
  • 11篇钛合金表面
  • 11篇摩擦学
  • 11篇改性技术
  • 10篇渗铬
  • 10篇离子渗

机构

  • 124篇太原理工大学
  • 10篇西北工业大学
  • 7篇合肥工业大学
  • 7篇太原科技大学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中国兵器工业...
  • 4篇西安工业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宁...
  • 3篇中钢集团
  • 3篇中航工业航宇...
  • 2篇燕山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沈阳飞机工业...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北京信息科技...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宁波工程学院
  • 1篇河北大学
  • 1篇西北有色金属...

作者

  • 131篇林乃明
  • 68篇唐宾
  • 53篇邹娇娟
  • 46篇王振霞
  • 30篇秦林
  • 27篇马永
  • 20篇田林海
  • 14篇刘小萍
  • 13篇王志华
  • 13篇范爱兰
  • 9篇张翔宇
  • 9篇谢瑞珍
  • 8篇郭俊文
  • 8篇谢发勤
  • 8篇田伟
  • 7篇于盛旺
  • 7篇吴玉程
  • 7篇曾群锋
  • 6篇贺志勇
  • 6篇刘志奇

传媒

  • 13篇表面技术
  • 12篇热加工工艺
  • 11篇稀有金属材料...
  • 5篇金属热处理
  • 4篇腐蚀与防护
  • 4篇太原理工大学...
  • 4篇中国表面工程
  • 2篇新技术新工艺
  • 2篇航空制造技术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稀有金属快报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 1篇第七届全国青...

年份

  • 1篇2024
  • 12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9篇2020
  • 8篇2019
  • 14篇2018
  • 17篇2017
  • 14篇2016
  • 15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导电耐蚀金属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导电耐蚀金属双极板及制备方法,该金属双极板包括金属钛基体和导电耐腐蚀渗碳层,金属基体为纯钛,表层是由以TiC为主相的渗碳层构成的导电耐腐蚀层。其制备方法以高纯石墨为碳源,在离子轰击作用下活性...
秦林吴玉程剌玲敏王振霞林乃明田林海
用表面分形维数评价渗铬P110油套管钢耐蚀性的方法
一种用表面分形维数评价渗铬P110油套管钢耐蚀性的方法,属于材料耐蚀性能评价领域,步骤如下:利用粉末包埋法对预处理好的P110油套管钢工件采用由质量百分比为45~49%的Cr粉、质量百分比为45~49%的Al<Sub>2...
林乃明邹娇娟谢发勤唐宾
304不锈钢在人工海水环境中的腐蚀磨损行为研究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阐述304不锈钢在人工海水环境中的腐蚀磨损行为及其力-电化学耦合作用下的损伤机理,为海水服役环境中海洋装备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腐蚀磨损试验仪研究了304不锈钢在人工海水环境中的摩擦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及其交互作用下的腐蚀磨损行为,并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仪器对磨痕表面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在载荷作用下,304不锈钢的腐蚀电位从静态腐蚀的-0.310 V变为-0.368 V,腐蚀电流密度也增加了约1个数量级。阳极恒电位下,304不锈钢和Al2O3陶瓷球摩擦副的摩擦系数比阴极保护下的小。载荷为5 N时,304不锈钢的腐蚀磨损率为0.195 mm^3/d,其中,腐蚀加速磨损速率占68.7%;载荷为15 N时,总磨损速率明显增加,其中,纯磨损率所占比例最大,为60.1%,此时腐蚀加速磨损速率占比为39.1%。结论304不锈钢的腐蚀磨损行为是“机械去钝化-化学再钝化”的动态过程。腐蚀和磨损过程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在磨损过程中,304不锈钢表面发生马氏体相变,通过电偶腐蚀进一步加强腐蚀作用;同时,腐蚀过程的反应产物使304不锈钢的耐磨性能下降。随着载荷的增加,对总腐蚀磨损速率贡献最大的由腐蚀加速磨损速率逐渐变为纯磨损率,载荷对304不锈钢的机械磨损影响更大。
曾群锋许雅婷林乃明
电化学处理对316不锈钢脂润滑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2014年
为了改善不锈钢在脂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利用奥氏体不锈钢对Cl-点蚀敏感性高的特点,在Na Cl溶液中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对316不锈钢进行电化学处理,使其发生点蚀而获得粗糙表面,在表面形成可存储润滑脂的微小油腔,持续提供润滑脂,对比研究316不锈钢基材和电化学处理的316不锈钢与GCr15钢球配副在空气中干摩擦和润滑脂润滑2种条件下的摩擦学行为.结果表明:空气中干摩擦,2种试样的磨损失质量在同一数量级,基材的摩擦因数较低;润滑脂润滑条件下,电化学处理的316不锈钢的摩擦因数和磨损失质量均远低于基材.
林乃明郭俊文邹娇娟秦林唐宾
关键词:电化学不锈钢脂润滑摩擦学
铝合金微弧氧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1
2019年
综述了微弧氧化技术的发展历程、成膜机理,论述了铝合金微弧氧化的特点。基于铝合金微弧氧化工艺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氧化时间、占空比、电压、电流密度、电解液浓度、基体粗糙度、纳米颗粒添加剂以及复合工艺等对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如电流密度会影响涂层的生长机理,使膜层的表面结构和内部缺陷产生较大的差异;采用不同的电解液所得到的膜层的厚度和粗糙度有明显的区别;在不同的电压参数下膜层的均匀性及膜层中微孔的尺寸大不相同;制备微弧氧化复合涂层以及采用纳米增强颗粒可使膜层的结构和性能有大幅提升。通过改变以上影响因素对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组织和结构加以调控,从而实现了对膜层性能的优化,如膜层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抗疲劳性能的提高。最后对铝合金微弧氧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雷欣林乃明邹娇娟邹娇娟刘小萍刘小萍
关键词:铝合金微弧氧化
沟槽型织构化火箭橇滑块磨损行为的有限元模拟
2023年
火箭橇系统的服役工况条件直接导致火箭橇滑块磨损,而滑块的磨损严重威胁着火箭橇系统的可靠运行和长寿命服役安全,更是制约火箭橇系统发展和应用的主要技术瓶颈。因束缚于极端服役工况条件和高昂的试验成本,以及仅通过二维模型或只考虑局部碰撞变形的模拟仿真,尚且未能克服这一问题。根据Archard磨损理论、非线性自适应几何更新和弹塑性变形等有限元分析方法及表面织构技术,建立由0Cr18Ni9Ti不锈钢滑块和U71Mn钢轨钢滑轨组成的有限元三维磨损模型,并分别对火箭橇滑块光滑表面、沟槽型织构化表面进行磨损仿真,揭示滑块磨损过程中接触面磨损、Von-mises等效应力以及接触压力等接触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沟槽型织构能够显著影响滑块磨损,织构密度增加促进了接触面均匀磨损,使得应力分布均匀、梯度变化平稳,缓解了应力集中,避免了长时间的剧烈磨损;接触压力也随织构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使得接触面与目标面接触紧密、间隙更小,可有效避免磨粒或磨屑引起的三体磨损。有限元模拟表明,通过恰当表面设计获得沟槽型表面织构能够显著影响磨损,也可为实现兼具减摩抗磨性与结构可设计性于一体的火箭橇滑块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支撑。
严凯林乃明王振霞王玮华曾群锋吴玉程
关键词:有限元模拟磨损
聚氨酯/石墨烯复合材料结晶行为和形状记忆行为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石墨烯制备出形状记忆聚氨酯(SMPU)/石墨烯复合材料,并采用等温结晶工艺在SMPU与石墨烯之间产生附生结晶,研究了石墨烯含量对结晶行为和形状记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28℃等温处理后,该复合材料的总结晶度随石墨烯含量的提高而增加,其形状固定率和回复率也随之逐渐增大,当石墨烯含量为1.5%时,其形状固定率和形状回复率较SMPU分别提高了17.9%和8.6%,性能最为优越。总结晶度相同时,SMPU/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形状固定率和回复率随附生结晶现象的增强而提高,当石墨烯含量为1.5%时,该复合材料产生的附生结晶现象最为明显,形状固定率和回复率较SMPU分别提高了15.1%和7.3%。
田春艳林乃明蒋志强宋庆庆
关键词:等温附生结晶形状记忆
油套管表面防护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3
2009年
综述了油套管表面防护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油套管的腐蚀特征、腐蚀类型以及力学和服役环境条件对油套管的基本要求,分析了表面涂镀层工艺、激光表面强化工艺及表面合金化工艺等表面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油套管表面防护中的应用,提出采用热渗镀技术在油套管表面制备镍基合金层以应对严酷服役条件的新工艺。展望了油套管表面技术新思路和方法。
林乃明谢发勤吴向清田伟
关键词:油套管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表面高熵合金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表面高熵合金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包括下列步骤:将奥氏体不锈钢试片置于氯化钠溶液中,利用电化学测试技术对其进行刻蚀处理,将电化学刻蚀处理好的奥氏体不锈钢工件与金属表面强...
林乃明杨慧君邹娇娟王思乔珺威王振霞马永唐宾
一种提高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耐腐蚀性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耐腐蚀性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该处理方法首先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激光表面加工处理,获得花簇状表面形貌,然后采用有机物接枝技术获得复合表面层,最终得到表面改性奥氏体不锈钢。...
林乃明张璐霞邹娇娟袁烁刘茹溢王振霞秦林田林海唐宾吴玉程
文献传递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