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娟华

作品数:34 被引量:26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石油与天然气...
  • 1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4篇盆地
  • 12篇油气
  • 9篇勘探
  • 9篇成藏
  • 7篇四川盆地
  • 7篇海相
  • 6篇地层
  • 6篇油气成藏
  • 5篇江汉盆地
  • 5篇古生界
  • 5篇寒武统
  • 5篇储层
  • 4篇气藏
  • 3篇盐岩
  • 3篇岩溶
  • 3篇岩性
  • 3篇油气成藏模式
  • 3篇上寒武统
  • 3篇碳酸
  • 3篇碳酸盐

机构

  • 15篇中国石油化工...
  • 12篇中国石化
  • 11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化石油...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石化中原...

作者

  • 34篇林娟华
  • 5篇刘春平
  • 4篇李双建
  • 3篇王韶华
  • 3篇龙幼康
  • 3篇万云强
  • 3篇孙炜
  • 3篇严金泉
  • 3篇袁玉松
  • 3篇张荣强
  • 2篇李艳霞
  • 2篇郝运轻
  • 2篇罗群
  • 2篇何治亮
  • 2篇梁西文
  • 2篇胡晓凤
  • 2篇黄捍东
  • 2篇孙冬胜
  • 2篇陈学辉
  • 2篇李净红

传媒

  • 3篇江汉石油科技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海相油气地质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江汉石油职工...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汉盆地中古生界生烃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被引量:1
1999年
江汉盆地中古生界具有多次生烃的特点。从不同层系看,震旦系、寒武系和奥陶系烃源岩一般有二三次生烃过程,它们都发生在印支运动前。志留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烃源岩一般有2次生烃过程,第一次发生在沉积埋藏后到休罗系沉积阶段.第二次发生在燕山运动后。从不同区带看,盆地南部在白垩系沉积后仍有37.9%的生烃潜力,有利于后期成藏。结合构造变形等特点,提出了依据多次生烃特征寻找白垩一第三系沉积前低演化及后期弱变形区带的勘探方向。
周雁胡纯心林娟华陈红
关键词:中古生代油气勘探江汉盆地
湖北建南地区天然气成藏条件综合评价
何可严金泉林娟华付宜兴夏文军曾庆立梁西文杨振武李森郭战峰陈学辉陈明剑刘新民万云强陈绵琨
对低孔低渗碳酸盐岩气藏的勘探目前是一世界级的难题。《湖北建南地区天然气成藏条件综合评价》项目是对湖北建南及周缘地区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工作的一份重要总结。该项目综合运用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和先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湖北建南及周...
关键词:
关键词:天然气综合评价成藏条件天然气勘探
中扬子南缘王村上寒武统古油藏成藏剖析被引量:8
2011年
通过流体包裹体类型观察、均一温度测定,同时结合盆地模拟及原油裂解动力学计算,对中扬子区南缘永顺王村上寒武统古油藏进行了详细的解剖,认为加里东期,中扬子南缘地区普遍接受下寒武统烃源岩有效供烃,局部地区上震旦统烃源岩也形成有效供烃灶,研究区所在的斜坡为油气运移指向区,聚集形成原生油藏。早中三叠世,震旦系和中下寒武统中的原生油气藏在印支构造主幕下发生油气调整,王村古油藏就此形成。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王村古油藏在挠曲构造或逆冲推覆体作用下被深埋,油气藏迅速发生原油裂解,原油裂解气型烃源灶接力供烃,彻底转变为气藏,同时也加速了油气散失的速度。后期在燕山Ⅱ幕强烈改造以及喜山运动的叠加改造下,古油气藏散失殆尽。
李艳霞钟宁宁林娟华龙幼康李净红
关键词:原油裂解气上寒武统中扬子区
中扬子地区志留系“满坳含烃”特征与油气勘探目标被引量:3
2009年
志留系在中扬子地区广泛分布,多期海平面升降形成的海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控制砂泥岩纵横向展布,为各类地层岩性圈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具有"满坳含烃"的地质特征。多期油气充注、运移和聚集形成志留系普遍含烃,但丰度不均衡。所以,要突破构造控烃的局限性,把扬子地区的鄂西渝东区和江汉平原区作为今后志留系勘探的主要目标。
陈学辉杨振武林娟华
关键词:志留系坳陷盆地油气勘探
碳酸盐岩岩性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以建南地区龙驹坝构造为例
不同类型的碳酸盐岩岩性具有不同的储气物性特征,建南地区龙驹坝构造发育多种类型的碳酸盐岩,形成多种不同储气能力的储集空间类型,由于不同类型碳酸盐岩速度差异不大,仅根据速度参数是难以识别出各种碳酸盐岩的,但依据反演结果结合速...
黄捍东罗群林娟华刘洪昌万云强
关键词:碳酸盐岩岩性预测
文献传递
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石龙洞组古岩溶发育及储层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天然气勘探近期取得的重大发现,引起了对同期沉积的石龙洞组的广泛关注。通过对鄂西渝东—湘鄂西地区石龙洞组多个野外露头的研究,观察到在平面上石龙洞组顶部存在典型的风化岩溶现象,推测在该区内存在与早寒武世末兴凯运动有关的区域性岩溶不整合面。以湖北恩施咸丰背斜庙梁子—丁寨剖面为例,石龙洞顶部的表层岩溶带厚度为3 m,主要为风化壳层和垮塌角砾岩层。同时,受大气淡水和裂缝影响,表层岩溶带下部地层在较深范围内都受到大气淡水淋滤作用影响,属于岩溶改造带。根据胶结物类型及溶蚀特征可分为大气淡水垂向渗滤溶蚀区及潜流溶蚀区。此外,初步探讨了表生岩溶与储层发育的关系。研究区整体岩性较致密,但局部存在优质储层,尤其是表层岩溶带孔洞发育十分丰富,连通性良好。而岩溶改造带由于后期埋藏阶段成岩作用的影响,尤其是晚期硅化作用的破坏,现存孔洞相对较少。研究区优质储层的形成主要受表生及埋藏期溶蚀作用和白云化作用控制。
冯菊芳林娟华田海芹沃玉进朱东亚
关键词:岩溶储层
江汉盆地南部上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生烃史与晚期生烃潜力被引量:6
2009年
动态地评价江汉盆地南部上古生界烃源层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烃过程,特别是晚期生烃对早燕山期形成的很多局部构造能否得到后期的烃类充注是判断其含油气性的关键,因而生烃演化、特别是晚期生烃、晚期成藏对研究区海相上古生界勘探显得十分重要。从烃源岩的成熟度变化、地层推覆倒转剖面2个方面证明晚期生烃在研究区存在,但不同剖面之间、同一剖面不同层系之间晚期生烃现象存在差异。埋藏史研究认为,研究区内主要存在持续深埋型、深埋—剥蚀夷平型、深埋—抬升—深埋型、深埋—抬升—浅埋型4种类型的埋藏演化过程,其中前2类对于晚期生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烃史与晚期生烃潜力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上古生界烃源层晚期生烃潜力当阳地区略高于沉湖地区。
王韶华胡晓凤林娟华叶建中叶加仁
关键词:江汉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
建南构造晚二叠世长兴期点礁和滩的高精度层序地层与储层评价被引量:16
2006年
湖北利川的建南构造上二叠统长兴组长二段台地内的点礁和滩相沉积,为晚二叠世鄂西和川、渝东开阔台地内礁、滩的典型代表,其生长、发育受控于相对海平面变化。以薄片鉴定、钙镁分析和电测资料分析入手,将海平面变化与礁、滩体的沉积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可从长二段划分出2.5个四级沉积层序。在长二段礁、滩形成机理的系统研究基础上,指出礁、滩是在开阔台地上相对高的丘状隆起基底上发育起来的;白云岩化研究的结果,表明礁、滩的白云岩化和储层孔隙的发育与高位期的间歇性暴露与混合水作用有关。由于海平面变化的幅度较小及持续的时间较短,使得台内礁、滩的间歇性暴露时间较短,白云岩化强度不一,从而造成了礁、滩储层严重的非均质性。
梁西文郑荣才张涛林娟华
关键词:长兴期层序地层学
川东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眼球状灰岩成因机理被引量:12
2022年
近期,川东南地区多口井在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茅一段)眼球状灰岩中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但其成因机理一直颇有争议。基于重点钻井岩心和野外露头观察,通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和微量元素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眼球状灰岩的特征及成因机理。结果表明:川东南地区茅一段眼球状灰岩发育卷曲变形构造、液化底劈、液化脉、热液脉和生物壳体反扣等现象,具有地震震动改造的特征。眼球状灰岩主要由方解石、石英、白云石、滑石、黄铁矿以及有机质组成,滑石以交代生屑或呈星点状、团块状、纤维放射状、岩流产状等形态赋存。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眼皮”形成于比“眼球”更为缺氧的环境中,沉积时期受火山活动的影响。茅一段眼球状灰岩是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地质背景下由地震活动与沉积-成岩综合作用形成的,地震活动会引起较为动荡的瞬时水流,间歇性破坏碳酸盐岩的稳定沉积条件,造成不同组分的混合形态不同,使得沉积物的成分和产状存在差异,从而形成具有特殊沉积构造的眼球状灰岩。
韩月卿郝运轻郝运轻林娟华林娟华李双建
关键词:茅口组微量元素
四川盆地东部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群油气成藏条件与主控因素被引量:9
2021年
以露头和钻井资料为基础,在对四川盆地东部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群油气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钻井勘探成果,探讨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明确了洗象池群的有利勘探方向。洗象池群储层以泥晶和粉晶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白云石晶间孔、晶间溶孔和溶洞等,储层品质一般较差;纵向上,洗象池群具有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2套烃源岩;志留系泥页岩和下奥陶统泥质岩类可分别作为洗象池群的区域盖层和局部盖层;优质储层是洗象池群油气成藏的必要前提,源—储配置样式及其有效性是油气成藏的关键;尽管研究区洗象池群具有上、下2套烃源岩供烃的可能,但受中寒武统膏盐岩层的阻隔,下伏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难以向上运移到洗象池群聚集成藏,而盐上层系发育的一系列断背斜空间上易于构造出五峰组—龙马溪组烃源岩与洗象池群储层有效的源—储配置形式,有利于洗象池群形成“新生古储”油气藏。
孙自明孙炜林娟华马强
关键词:主控因素油气成藏条件寒武系四川盆地东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