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急诊病案的建立和管理的体会
- 2002年
- 急诊病案是急诊工作中的主要医疗文件,不仅能反映出急诊工作医疗质量水平,又是涉及法律方面的重要依据。所以,急诊病案是医院医疗文件中重要组成部分。我院自1987年成立急诊科以来,从急诊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不断地对急诊病案进行改革,并且实行规范化管理。本文总结我科对急诊病案改革和管理的体会。
- 林少宾杜军孙桂芹
- 关键词:医院管理
-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心电图定位判断115例分析
- 2004年
- 杜军赵雪生韩雅玲林少宾白路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定位AMI冠状动脉造影
- 纳络酮急诊治疗急性酒精中毒86例
- 2002年
- 杜军林少宾刘卫民王二丁
-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纳络酮急诊治疗
- 矢状窦旁脑膜瘤全切后的矢状窦重建被引量:27
- 1994年
- 本文报告了15例矢状窦旁脑膜瘤完全切除肿瘤与受累的矢状窦后,用自体颈外静脉或硬脑膜或大脑镰进行的矢状窦重建手术。13例肿瘤位于矢状窦中1/3,2例位于后1/3。重建手术中,包括矢状窦壁缝合3例,矢状窦壁修补5例,自体静脉移植7例。有5例中央区皮层静脉切断后与重建的矢状窦进行了吻合。15例术后效果均满意。
- 魏学忠李智勇林少宾赵崇智
- 关键词:脑膜瘤矢状窦修补术外科手术
- 采用髂前上棘穿刺快速建立扩容通道抢救24例危重患者被引量:2
- 2005年
- 采用髂前上棘穿刺快速建立扩容通道用于低血容量休克,濒死患者建立暂时急救替代静脉通道,并给予相关抢救药物,是急诊临床中最实用急救措施之一。我们于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对24例急诊危重患者采用此法进行抢救,取得较满意疗效。
- 杜军林少宾刘卫民赵雪生崔岩王二丁
- 关键词:抢救髂前上棘危重患者静脉通道低血容量休克意疗
- 2 358例昏迷的急诊临床分析
- 2004年
- 昏迷是急诊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危重症。本文对我院1987-03-01—2000-12-31以昏迷就诊的23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 杜军林少宾刘卫民王二丁戴雪梅
- 关键词:昏迷急诊疾病种类年龄分布
- 经口吞入异物12例急诊处理(摘要)被引量:1
- 2005年
- 2003~2004年急诊科共处理经121吞人异物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0-49岁。12例中吞服金戒指3例,刀片2例,碎玻璃片2例,金属针、足球气针、大头针、铁钉、假牙各1例。9例通过胃镜取出;2例已下行到肠道,从肛门排出;1例通过催吐呕出。对于吞服异物的病人,首先要稳定其情绪,讲清吞服异物的危害性,使病人配合治疗。摄取腹部X线平片,确定异物是否在胃内,根据其大小、形状、位置等综合判断,是否可采取胃镜或其他治疗。如异物已进入肠道,不太大又不尖锐,可令病人吞服不切碎的煮熟的韭菜,使其包绕异物后一同排出。
- 杜军冯树行林少宾
- 关键词:急诊处理腹部X线平片吞服异物玻璃片金属针胃镜
- 在危重病或急诊抢救过程中执行口头医嘱的管理
- 在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急危重患者的抢救,这时医护人员比较忙乱,经常会遇到医生下达口头医嘱等临时抢救措施,如何规范性管理好口头医嘱的执行是各级医院比较棘手的管理问题。实际上在各类医院管理的书刊中没有很明确的定义或说法。通常有...
- 杜军林少宾赵文静冯树行
- 关键词:危重病急诊口头医嘱
- 文献传递
- 咽部异物移行穿透颈部皮肤1例
- 2003年
-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6岁,于2002—08—10 21:00因吃鱼时咽部扎鱼刺40 min而就诊。当时产生剧烈的咳嗽、呕吐。数分钟后咽部异物感缓解。约20 min后感左颈部疼痛不适,似有一'硬物'刺出皮肤,在当地两家医院不能诊治而转来我院。查体:一般状况好,咽部无明显红肿,未发现异物。左颈部耳后下约3 cm处有一尖状骨性物刺出皮肤约0.3 cm,周边轻度充血,压痛,颈部活动稍受限,颈部无皮下血肿,余无异常。X线片:可见颈左侧有一条状异物。诊断:颈部皮下异物。嘱患者放松。
- 刘卫民林少宾赵文静贺娜
- 关键词:咽部异物X线检查手术治疗
- 组织粘合剂用于29例皮肤新鲜创口的闭合(摘要)
- 2002年
- 自2001年1~8月对29例皮肤新鲜创口采用组织粘合剂爱必肤(Epiglu)闭合。其中男21例,女8例;年龄21~57岁。切割伤19例,撕裂伤10例;位于面部7例。颈部5例,四肢13例,躯干4例。刨口长0.7~3.5cm,均在伤后2h以内到达医院。对创口按常规冲洗、消毒后,在创口边缘涂一滴或多滴爱必肤。
- 杜军林少宾温洪江郑玉湘刘卫民王二丁
- 关键词:皮肤创伤组织粘合剂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