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廷邦
-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中国部分地区稻曲病菌培养特性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采用生物学方法和RAPD-PCR技术,对来自11个省(市)84个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分生孢子数量、孢子萌发率及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明确中国部分地区稻曲病菌株的培养特性和遗传多样性。依据菌丝生长速率,菌株可被划分为快和慢2种类型,分别占58.33%和41.67%。依据产孢力和分生孢子萌发力,菌株可划分为强、中和弱3种类型。采用12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323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8.14%,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02~1.00。在遗传距离0.725水平上,所有菌株被划分成7个遗传聚类组,聚类组R4和R5为优势聚类组,并存在一些亚组。不同地区之间和同一地区内的菌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内陆地区的菌株群体变异程度明显高于沿海地区。从采用相同接种体接种的水稻品种上分离的稻曲病菌具有紧密的亲缘关系。
- 王舒婷林廷邦甘林石妞妞杨秀娟陈福如
- 关键词:水稻稻曲病稻曲病菌RAPD
- 抗感稻曲病水稻品种的生殖期性状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为了分析稻曲病的发生与水稻品种生殖期性状的关系,选用6个不同抗性的水稻品种——‘农香21’、‘福丰优2号’、‘泸优313’、‘福两优366’、‘花2号3301’和‘浦江6号’为试验材料,在温室内分别测定了供试水稻品种生殖期的一些性状参数。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感性与水稻叶耳间距、孕穗期、抽穗期和防御酶(POD和SOD)活性无必然的联系,但与每穗谷粒数和穗型有一定关系。其中,抗病品种‘泸优313’的每穗谷粒数最少,为113.00粒,感病品种‘花2号3301’的每穗谷粒数最多,为242.67粒,此外,抗病品种的穗型较为松散,而感病品种的穗型较为密集。由此推测,水稻每穗谷粒数及其穗型有可能作为筛选抗病品种的指标之一。
- 甘林林廷邦阮宏椿杜宜新石妞妞陈福如杨秀娟
- 关键词:水稻品种稻曲病抗病性测定
- 稻曲病菌检测及水稻品种的抗病性评价
- 由稻曲病菌引起的水稻稻曲病是世界范围内水稻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的谷粒病害,近年来,随着气候环境和水稻品种的变化,该病害发生日益严重。稻曲病能降低水稻品质,影响水稻产量,稻曲病菌还能产生对人和动物有害的毒素。 本研究通过对稻...
- 林廷邦
- 关键词:水稻品种抗病性评价
- 文献传递
- 稻曲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水稻新品种抗病性测定被引量:16
- 2013年
- 在田间调查稻曲病病粒数对水稻秕谷率和产量损失率的影响,同时采用自然诱发方法测定62个水稻新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结果表明,单穗稻曲球病粒数的增加能引起水稻秕谷率和产量损失率的增加;当单穗病粒数在5粒以上时,引起产量损失率可达36%以上;62个水稻品种中表现中抗稻曲病的品种有7个,占供试品种数量的11.29%,表现中感稻曲病的品种有22个,感稻曲病的品种有33个,分别占35.48%和53.23%。
- 杨秀娟林廷邦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甘林陈福如
- 关键词:水稻稻曲病抗性测定
- 稻曲病菌的SCAR标记及其PCR检测被引量:6
- 2013年
- 为建立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快速、灵敏的PCR早期检测技术,以S380为引物,对稻曲病菌和其它参试病原菌的DNA进行RAPD-PCR扩增。稻曲病菌RAPD特异片段经回收、克隆和测序后,根据序列用Primer 5.0软件设计了特异性SCAR引物US-SF(5'-TCGCCTCAGACCTCAATC-3')/US-SR(5'-GAGCCTCAAATGCCTTCC-3')和巢式PCR引物US-NF(5'-AGCGTCTCCTGCAACCAC-3')/US-NR(5'-GAGCCTCAAATGCCTTCC-3')。利用引物US-SF/US-SR通过常规PCR对供试稻曲病菌均可扩增出1条大小约257 bp的清晰条带,对其它植物病原菌DNA的PCR产物均无扩增条带,最低可检测到1 pg/μL的病菌基因组DNA;而利用引物US-SF/US-SR和US-NF/US-NR通过巢式PCR可从10 fg/μL的病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1条大小约210 bp的特异性条带。试验表明,巢式PCR检测灵敏度比常规PCR提高了100倍,且巢式PCR可从接菌的水稻幼颖和自然感染的谷粒中检测出稻曲病菌。
- 陈福如林廷邦甘林杜宜新阮宏椿杨秀娟
- 关键词:水稻稻曲病菌SCAR标记PCR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