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声
- 作品数:35 被引量:404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最优增长路径下广东能源消费碳排放时间趋势分析
- 本文选取低碳试点省广东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最优经济增长模型、灰色GM(1,1)模型和马尔科夫链模型,研究在经济平稳增长轨道上广东省碳排放量的时间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5~2011年广东省能源消费量、碳排放总量表现...
- 胡新艳林文声
- 关键词:能源消费碳排放
- 文献传递
- 农地确权、资产专用性与农地流转
- 多数农户对确权后转出农地持中立甚至否定态度,这与产权理论和政策预期存在明显差距.本文构建了"农地确权—资产专用性—农地流转"的分析框架揭示其内在机理,并采用2014年吉林省9市1444个样本农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
- 林文声王志刚
- 关键词:农地确权资产专用性土地流转经济效应
- 新一轮农地确权何以影响农地流转?——来自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证据被引量:104
- 2017年
- 本文通过识别出农业生产激励、交易费用、交易价格以及农村要素市场联动四种中间传导机制,构建了"农地确权—中间传导机制—农地流转"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本文基于2011年和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全国追踪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农地确权影响农户农地流转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农地确权在整体上并不影响农户农地转出,但会抑制农地转入;(2)对于发生过农地调整、有公交车到达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村庄,农地确权更能促进农户农地流转;(3)农地确权通过农业生产激励和交易费用机制抑制农户农地转出,并通过交易价格机制对其产生促进作用;(4)农地确权通过农业生产激励促进农地转入,并通过交易费用机制对其产生抑制作用。
- 林文声秦明苏毅清王志刚
- 关键词:农地确权交易费用交易价格
- 基于联合分析法的可追溯牛奶偏好研究:来自北京市的证据被引量:8
- 2016年
- 本文以北京市315位消费者为样本,运用联合分析法探讨消费者对不同属性可追溯牛奶的偏好程度。结果表明:可追溯牛奶四种属性的重要程度依次为追溯平台、信息查询方式、可追溯信息和产品价格;手机二维码的查询方式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消费者更加关注可追溯牛奶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可追溯信息;消费者对可追溯牛奶的偏好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可将其分成平台偏好型和综合偏好型两类;消费者对信息追溯平台的敏感度较高,而牛奶的产品价格并非决定其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据此,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林文声钱成济王志刚
- 关键词:消费者偏好
- 农地确权、资产专用性与农地流转被引量:7
- 2017年
- 农户在农地确权后并不必然进行农地流转,这与产权理论和政策预期存在明显差距。文章构建了"农地确权-资产专用性-农地流转"的理论框架揭示其内在机理,并采用2015年吉林省9市1444个样本农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地确权本身显著促进农户转出农地;农地确权强化了资产专用性,进而抑制农户转出农地;农业资产、人力资本、土地资产专用性和土地依附程度显著抑制农地转出,而社会资本专用性则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
- 林文声陈荣源王志刚
- 关键词:农地确权资产专用性农地流转
- 商家营销策略对青少年儿童零食消费的影响--以青、陕、豫三省农村1047名学生为例
- 学界较多关注个体及家庭因素,而较少分析外部环境如何影响青少年儿童零食消费.本文采用2015年青海、陕西和河南三省1047名学生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商家营销策略对青少年儿童零食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吃起来香甜可口、有奖促...
- 林文声黎哲延樊林峰王志刚
- 关键词:营销策略青少年儿童群体
- 农村中小学生零食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主要基于商家营销策略视角
- 2017年
- 采用2015年青海、陕西和河南三省1 047名农村中小学生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商家营销策略对农村中小学生零食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吃起来香甜可口、有奖促销、附带有玩具和包装新奇等商家营销策略对农村中小学生零食消费有正向影响;感觉饥渴、容易受同伴影响、每天购买零食次数和用零食替代正餐对农村中小学生零食消费有正向影响,而平时关注营养健康知识和父母限制每周吃零食次数则有负向影响。
- 林文声樊林峰黎哲延王志刚
- 关键词:农村影响因素营销策略
- 地方政府竞争:财政赤字扩张及其攀比效应——来自县域的证据
- 地方政府竞争呈现阶段性特征,从廉价土地出让转化为依靠财政赤字膨胀和债务扩张。本文使用广东省及其相邻省区的沿边县域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间财政赤字存在"攀比效应"。县域财政赤字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相邻县...
- 罗必良李尚蒲林文声
- 关键词:地方政府竞争财政赤字攀比效应
- 文献传递
- 中国农业用地市场化的测度与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研究中国农业用地市场化有益于完善我国土地市场建设。本文基于对农村土地市场化内涵和测度的综述,探讨了市场化内涵,运用理论分析、目标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农业用地市场化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农业用地市场化由政府干预程度、社会关系嵌入程度、供需均衡程度、价格敏感程度、市场竞争程度、自由交易程度、契约化程度、配套机制完善程度等8个方面体现,这8个方面又通过38个评价指标来综合反映。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农业用地市场化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2年中国农业用地市场化综合评价的平均值分别为0.1583,中国农业用地市场接近"弱市场"阶段。农业用地市场化程度先降后增,出现"逆市场化"现象。
- 林文声
- 关键词:农业用地市场化AHP模型
- 农地租约以及对象选择:来自农户问卷的证据被引量:23
- 2015年
- 本文将农户农地转出的租赁合约分为"关系型合约"和"要素型合约",构建了"土地依赖—交易费用—农地流转收益—缔约对象选择"的理论框架,揭示农户租约对象选择的内在机理,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地转出租金和转出面积在"亲友邻居"与"社会主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土地依附性、非专用土地资产、专用性社区资本和交易规模促进农户选择"关系型合约",而合约稳定性和农地流转收益促进农户选择"要素型合约";专用性人力资本、交易规模、非专用地理位置、合约稳定性、农地流转收益和农地市场发育对农地流转缔约主体多元化具有促进作用,而土地依附性、非专用土地资产和地权不稳定性则存在抑制作用。
- 罗必良林文声邱泽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