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耿春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1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电针
  • 2篇电针治疗
  • 2篇脊髓
  • 2篇脊髓损伤
  • 2篇大鼠脊髓
  • 2篇大鼠脊髓损伤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动力髋
  • 1篇动力髋螺钉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纤维...
  • 1篇神经组织
  • 1篇神经组织蛋白...
  • 1篇生长相关蛋白
  • 1篇手术
  • 1篇酸性蛋白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钉

机构

  • 3篇汕头大学医学...

作者

  • 3篇林耿春
  • 3篇李振鹏
  • 3篇邹延澄
  • 2篇郭天明
  • 2篇孔抗美
  • 1篇刘克
  • 1篇陈泽锋

传媒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在电针治疗大鼠脊髓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电针治疗大鼠脊髓损伤(SCI)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以2月龄Wistar大鼠(96只)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SCI组(B组)、治疗对照组(C组)和电流刺激治疗组(D组),B、C、D组于T9处行脊髓全横断,D组予电针治疗,用Western blot测定各组损伤段脊髓中GFAP不同时相点表达量及其变化,并以苏木精-伊红和免疫组化染色对受损脊髓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SCI后GFAP表达显著增多,于损伤后2周达顶峰;经电针治疗,GFAP表达减少。结论:GFAP是SCI后脊髓神经纤维再生的重要阻碍因子,电针治疗对GFAP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李振鹏孔抗美邹延澄郭天明林耿春
关键词:电针脊髓损伤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手术疗效比较被引量:31
2013年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分析61例65岁以上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DHS(32例)和PFNA(29例)内固定的疗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量、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 61例围手术期均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PFNA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负重时间较DHS组短,术后失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Harris评分优良率(93.1%)明显高于DHS组(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内固定疗效较好,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内固定可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李振鹏邹延澄陈泽锋林耿春刘克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生长相关蛋白在电针治疗大鼠脊髓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生长相关蛋白(Gap-43)在电针治疗大鼠脊髓损伤(SCI)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以2个月龄Wistar大鼠(96只)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损伤组(B组)、治疗对照组(C组)和电流刺激治疗组(D组).B、C、D组于T9处行脊髓全横断,D组予电针治疗.用Western-blot测定各组损伤段脊髓中Gap-43不同时相点表达量及其变化,以苏木精-伊红和免疫组化染色对受损脊髓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SCI后Gap-43有少量表达,经过电针治疗后,表达显著增多.[结论]Gap-43是SCI后神经纤维再生的重要因子,电针治疗对其表达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李振鹏孔抗美邹延澄郭天明林耿春
关键词:神经组织蛋白质类电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