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荣春 作品数:35 被引量:437 H指数:13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022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 被引量:32 2021年 2021年11月4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22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现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介绍及讨论。12022年指南(第1版)主要更新(1)首次根据组织学分类将高危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按相应的诊治流程进行管理. 谢玲玲 林荣春 林仲秋关键词:子宫肿瘤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纵隔子宫51例分析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有生育失败史、现有生育要求的子宫纵隔患者应用价值。方法 51例诊断为子宫纵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结果回顾分析。结果本组51例均一次手术成功,纵隔切除时间10~3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5±5)mL,无并发症发生。44例随访(7例失防)40例已妊娠,20例足月分娩,3例早产,9例妊娠中,3例发生妊娠中晚期流产,5例流产。结论腹腔镜监视下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是诊治子宫纵隔的最准确、最安全的方法。是子宫纵隔合并盆腔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 郑淑英 林荣春 钟菊华关键词:子宫纵隔 宫腔镜 腹腔镜 子宫纵隔切除术 《2020 NCCN外阴鳞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 被引量:6 2020年 2020年1月29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更新发布了《2020 NCCN外阴鳞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该指南只针对鳞癌,不包括外阴其他病理类型如外阴黑色素瘤、腺癌等。本文现对该指南进行简要解读。1新版指南主要更新(1)手术方式中删除了"改良广泛外阴切除术"这一名称,更改为"局部广泛切除术""广泛半外阴切除术"及"广泛全外阴切除术"3种术式名称. 谢玲玲 林荣春 林仲秋关键词:外阴鳞癌 《2018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被引量:18 2017年 2017年10月13日,美国肿瘤综合协作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8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现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介绍及讨论。 谢玲玲 林荣春 林仲秋关键词:子宫肿瘤 子宫颈癌患者手术质量管理分析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子宫颈癌手术质量管理水平,评估优缺点,促进实施规范手术质量管理计划。方法借鉴《欧洲妇科肿瘤学会子宫颈癌手术治疗质量指标(2020版)》,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科肿瘤专科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子宫颈癌手术病例进行手术质控评估分析。结果所有手术均由具有四级手术资格的妇科肿瘤医生执行,中心工作量、医生经验指标[子宫颈癌广泛手术量(平均216例/年vs.≥30例/年)]、参与妇科肿瘤临床试验数量(10余项vs.≥1项)、指标随访率(99.72%vs.≥90%)、手术质量指标[术后尿瘘发生率(0.56%vs.≤3%);过去3年初次手术后阴道和双侧宫旁切缘阴性率(97.09%vs.≥97%);术前诊断<ⅡB期,术后肿瘤分期≥ⅡB期(不包括淋巴结转移)比例(0.57%vs.<10%);Ⅰ期(ⅠA1~ⅠB3)患者2年复发率(1.83%vs.<10%)]、Ⅰ期患者淋巴结切除率(98.58%vs.≥98%),保留生育功能方案告知及讨论率(100%vs.100%)等指标均达到欧洲妇科肿瘤学会子宫颈癌质控标准。全面管理质量指标[多学科联合会诊(MDT)参与方案制定与术前检查]、相关记录完善指标(病理报告)及是否遵从治疗标准的部分质量指标距离欧洲标准尚存差距。结论子宫颈癌手术管理及诊疗过程规范、手术数量可观,总体上与欧洲妇科肿瘤学会子宫颈癌质控标准一致,但仍需要进一步全面管理,完善相关手术记录,遵从国际诊治标准,严格规范手术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饶群仙 韦苑 刘畅浩 林荣春 林少丹 陈青松 林仲秋关键词:子宫颈肿瘤 手术治疗 2016 NCCN外阴鳞癌临床实践指南(第一版)解读 被引量:1 2016年 近日,美国肿瘤综合协作网(NCCN)首次公布了《2016NCCN外阴鳞癌临床实践指南(第一版)》,现对该指南进行简要解读。1分期指南采用了外阴癌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分期(见表1)及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的TNM分期(见表2)。为了方便读者理解TNM分期,现根据原版TNM分期介绍如下,注意原版TNM分期与指南介绍的TNM分期有细微差别。(1)T指原发肿瘤,从T0~T4。 谢玲玲 林荣春 冯凤芝 林仲秋关键词:外阴癌 早期宫颈癌子宫动脉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早期宫颈癌子宫动脉受侵犯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探讨保留子宫动脉的宫颈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1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取其从髂内动脉起始部至输尿管隧道顶端之间的子宫动脉段,对其受累情况进行研究。所有离体子宫动脉送病理检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例出现子宫动脉转移,子宫动脉转移率为1.6%。3例患者子宫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子宫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为4.9%。宫旁软组织转移组子宫动脉转移率为50%,高于无转移组1.6%,盆腔其他地方转移组子宫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为100%,高于无转移组(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宫旁软组织、盆腔其他地方转移可能与子宫动脉总的转移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尚未发现其他指标与子宫动脉总的转移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存在3个及3个以上的下列因素者:肿瘤>2 cm、脉管受累、浸润宫颈外1/2间质、盆腔淋巴结转移、阴道累及、颈体交界累及、临床分期晚(ⅡB期),子宫动脉或子宫动脉旁淋巴结总的转移风险明显升高(P<0.05)。同时存在的因素个数越多,子宫动脉总的转移风险越高。【结论】1早期宫颈癌中子宫动脉转移的可能性很小,故对没有明显宫旁转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可以考虑行保留子宫动脉分支的宫颈癌根治术,对符合行宫颈根治术指征且肿瘤小于2 cm的可以考虑行保留子宫动脉的广泛宫颈切除术。2早期宫颈癌同时存在≥3个以上因素且要求手术治疗者,建议行传统的PiverⅢ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林少丹 周晖 王东雁 饶群仙 彭永排 林荣春 谢玲玲 林仲秋关键词:早期宫颈癌 宫颈癌根治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在晚期卵巢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评价晚期卵巢癌(OC)新辅助腹腔热灌注化疗(NHIPE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6—2019年间共22例OC患者接受NHIPEC,对其治疗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以评估NHIPEC安全性。结果:NHIPEC后无患者发生4级不良事件(AE),3级AE发生率14%(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呕吐)。最常见AE为腹痛和呕吐,发生率均为27%。这些患者在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22例患者均在NHIPEC后4周内接受第2疗程静脉化疗,3个疗程新辅助化疗后CA125转阴率为55%。中间型细胞减灭术(IDS)中15例患者达R 0切除(68%),IDS中无患者发生大出血或死亡。中位随访时间16.5个月(7~41个月)共12例患者复发,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16个月(95%CI为12~22个月),1例患者在热灌注治疗41个月后死于肿瘤。结论:对于无法接受初治细胞减灭术的晚期OC患者,通过NHIPEC是安全可行的。 吴妙芳 刘畅浩 林荣春 吴洁莹 吴冬冰 林仲秋关键词:卵巢癌 新辅助化疗 《2017 NCCN外阴鳞癌临床实践指南(第一版)》解读 被引量:3 2016年 近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更新了((2017NCCN外阴鳞癌临床实践指南(第一版)》,现对该指南进行简要解读。新版指南主要更新内容为:(1)总结了X线、MRI及CT等影像学检查的应用原则。(2)指南明确指出治疗外阴鳞癌采用的放疗为外照射放疗。(3)指南新增了讨论部分。 谢玲玲 林荣春 冯凤芝 林仲秋关键词:外阴鳞状细胞癌 HDST技术应用于卵巢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以及在卵巢癌常用化疗方案筛选中应用HDST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科肿瘤专科收治的11例按照NCCN指南推荐的行新辅助化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采集其社会人口学、临床资料及组织标本,并应用HDST技术进行药敏检测。按照HDST药敏结果进行分组,比较组间CA125、HE4与Fagotti评分指标总下降率的差异,探讨HDST结果与患者肿瘤指标下降率的关系。【结果】HDST结果显示6例患者对选用的铂类药(顺铂或卡铂)不敏感,1例患者对紫杉醇不敏感;经3次新辅助化疗后患者肿瘤指标均呈现明显的逐次下降趋势。HDST结果与临床疗效间一致性较好(Kappa=1.000,P<0.05),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指数为100%;患者Fagotti评分变化和HDST有效率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s=0.678,P<0.05),而CA125、HE4总下降率和HDST有效率间无相关(P>0.05)。【结论】HDST技术在卵巢癌的新辅助化疗方案筛选上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实惠,结果与临床疗效一致的优势,有望为卵巢癌患者提供精准的个体化化疗方案。 饶群仙 韦苑 林少丹 彭永排 林荣春 何远桥 林仲秋 陈青松关键词:药敏检测 卵巢癌 个体化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