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柏璐璐

作品数:12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微生物驱
  • 5篇油田
  • 5篇驱油
  • 4篇油藏
  • 4篇内源微生物
  • 4篇微生物驱油
  • 3篇内源微生物驱...
  • 3篇微生物
  • 3篇激活剂
  • 3篇大庆油田
  • 2篇低渗
  • 2篇低渗透
  • 2篇低渗透油藏
  • 2篇原油
  • 2篇脂肽
  • 2篇石油磺酸盐
  • 2篇糖脂
  • 2篇群结构
  • 2篇微镜观察
  • 2篇微生物吞吐

机构

  • 1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2篇柏璐璐
  • 10篇乐建君
  • 9篇王蕊
  • 5篇张继元
  • 5篇伍晓林
  • 4篇侯兆伟
  • 3篇李蔚
  • 3篇刘洋
  • 2篇陈星宏
  • 2篇郭盟华
  • 2篇王艳玲
  • 1篇窦绪谋
  • 1篇刘晓波
  • 1篇王颖
  • 1篇韩培慧
  • 1篇盖立学
  • 1篇罗庆
  • 1篇赵群
  • 1篇刘芳
  • 1篇乐世豪

传媒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采油菌趋向原油条件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油菌趋向原油条件控制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建立一种微观可视化模型单凹载玻片,在凹槽内添加待检菌液和原油,用显微镜观察细菌运移情况,并通过比对研究微生物以原油为碳源的化学趋向性运动规律,确定采油菌趋向原...
李蔚刘洋王蕊柏璐璐乐建君张明哲
文献传递
聚合物驱后油藏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被引量:34
2014年
针对聚合物驱后油藏内源微生物的生长特点,对大庆油田萨南开发区南二区东部聚合物驱后典型油藏开展了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通过优选由玉米浆干粉、硝酸钠和磷酸氢二铵构成激活剂,与保护剂聚合物交替注入,并运用分子生态学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了内源微生物激活前后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利用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可行性。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后油藏中有明显的产气增压效果;油藏驱动压力的动态变化及代谢产物气体组分CH_4和CO_2的δ^(13)C同位素含量波动,验证了激活剂的加入促使油藏内源微生物微氧和无氧代谢交替进行;产出液的各项生化监测指标均有明显变化,激活后优势菌群为Pseudomonas、Thauera和Arcobacter,且丰度增高;试验区阶段累计增油3 068.13t,含水率下降2.2%,驱油增产效果明显。该试验的成功实施证明了聚合物驱后油藏采用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的工艺方法是可行的,并为同类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途径。
乐建君刘芳张继元柏璐璐王蕊刘晓波侯兆伟伍晓林
关键词:聚合物驱后油藏激活剂内源微生物菌群结构
气体同位素监测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应用
在聚合物驱后油藏1注4采井组开展了2轮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试验期间注入1.34%的激活剂溶液21419m3(0.0785PV),激活后内源微生物驱油的动态表现为4口采油井中CO2和CH4含量变化存在交替增减,与2...
乐建君罗庆伍晓林侯兆伟王蕊张继元柏璐璐
关键词:微生物驱油激活剂碳同位素
聚合物驱后油藏内源微生物驱油研究与试验被引量:7
2015年
我国大多数陆上主力油田已进入"双高"(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采阶段。为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后油藏的石油采收率,本研究发现了一种促进油藏内源微生物生长代谢的高效激活剂,且该激活剂已通过室内产气和物理模拟驱油实验及岩心电镜观察和454(Pyrosequencing)焦磷酸测序方法的评价。结果表明激活剂在高压容器中静置培养60 d后产气增压达到2 MPa,用量0.35 PV,浓度为1.8%(W/W)的激活剂溶液在聚合物驱后的天然岩心上石油采收率可再提高3%,并在电镜观察到岩心内部激活的内源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现场于2011年12月在萨南南二区东块的1注4采井组开展了试验,监测到4口有效生产井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δ13C(PDB)含量产生明显变化,与萨南南二区东块对照试验区产油量增幅35.9%,含水稳定在94%,在3年半期间阶段累计增油5 957 t,为同类油藏进一步提高石油采收率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乐建君柏璐璐王蕊郭盟华张继元侯兆伟伍晓林
关键词:内源微生物激活剂聚合物驱后油藏性能评价
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大庆油田聚驱后内源微生物资源评价被引量:4
2011年
为提高内源微生物驱采收率,调查大庆油田聚驱后区块的油藏微生物,并采集油水样,分析内源微生物的总数、类型和分布规律.研究聚驱后油藏中的细菌和古菌,利用PCR-DGGE指纹图谱、16SrDNA克隆文库的序列的生物进化树(确立微生物种类)和油藏微生物群落的16SrDNA多态性,得到内源微生物群落的16SrRNA基因分布图谱,从分子水平上分析油藏不同区块中内源细菌和古菌的分布情况、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以及微生物群落中各种细菌和古菌的组成及其种群大小.结果表明:聚驱后油藏油井产出水中内源微生物数量为103~104个/mL,大庆聚驱后油藏中存在丰富多样的微生物资源,非常适合内源微生物采油技术.这种驱油模式为聚驱后区块内源微生物激活剂的选择,以及内源微生物驱油机理提供参考.
柏璐璐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大庆油田内源微生物基因文库资源评价
超小微生物在低渗透油田增产现场试验研究
本文介绍了利用超小微生物在大庆特低渗透油层、表外储层及低渗透油层三类不同油藏开展的微生物解堵增产现场试验情况。试验所用的超小微生物采用营养缺陷法培养,菌体尺寸大小控制在0.5μm以内。利用对营养物质比较敏感的一群微生物进...
乐建君韩培慧张继元柏璐璐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油田开采油田增产细菌采油
文献传递
大庆油田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进展被引量:13
2013年
本文介绍近十几年以来大庆油田利用具有产气、降解原油、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堵调性能的菌剂,通过地下发酵,开展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取得的进展。分析了该项技术适用的油藏条件和应用特点。截止到2012年底,应用微生物采油技术增产原油达12×104 t。其中微生物单井吞吐518口,累计增油6.3×104 t,实施微生物驱和调驱项目10项(45个井组),累计增油5.7×104 t,为大庆油田稳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伍晓林乐建君王蕊柏璐璐
关键词:大庆油田微生物吞吐微生物驱
一种采油菌趋向原油条件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油菌趋向原油条件控制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建立一种微观可视化模型单凹载玻片,在凹槽内添加待检菌液和原油,用显微镜观察细菌运移情况,并通过比对研究微生物以原油为碳源的化学趋向性运动规律,确定采油菌趋向原...
李蔚刘洋王蕊柏璐璐乐建君张明哲
文献传递
敖古拉中高温油田微生物驱油可行性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为改善中高温油田高含水期的开发效果,针对敖古拉油田塔3井区开展了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可行性分析。依据微生物驱油的地质基础及筛选标准,敖古拉油田的地质参数和油水物性满足微生物驱油的基本条件。室内评价了2株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TY1和Bacillus subtilis TY2的乳化性能、驱油性能和配伍性。降蜡率在10%~25%,降胶率在15%~25%,降低原油黏度50%以上。天然岩心驱油实验提高采收率5-9个百分点,具备实施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应用潜力。
乐建君陈星宏王蕊柏璐璐乐世豪
关键词:菌群结构微生物驱油
一种复配生物驱油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配生物驱油剂,包括按重量比1∶1~8∶1配制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与化学表面活性剂,所述生物表面活性剂为鼠李糖脂发酵原液,所述化学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酸酰胺磺基顺丁烯二酸单酯钾盐。本发明复配的生物驱油剂中化学表面...
乐建君伍晓林柏璐璐赵群李蔚侯兆伟王颖郭盟华张继元陈星宏刘洋窦续谋王蕊王艳玲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