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春
- 作品数:5 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外生菌根真菌接种和施磷对油松苗抗盐性的影响被引量:30
- 2004年
- 采用3种不同的外生菌根真菌Boletusedulis、Xerocomuschrysenteron和Gomphidiusviscidus,在山东东营盐渍土环境胁迫下,研究外生菌根真菌接种和施磷对油松(Pinustabulaeformis)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机理。结果表明,接种和施磷都增加了油松植株的干质量,但施磷不如接种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接种外生菌根后,油松体内的K元素含量显著增加,而Na元素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使得w(K)/w(Na)增加,从而改变了植株体内的离子平衡,减轻离子的毒害作用,而不是通过直接减少植物对Na的吸收来增加植物的抗盐性;同时,接种后外生菌根增加了油松对P的吸收,改善了盐渍土壤导致的植物营养亏缺,促进了植物在盐渍环境下的生长。
- 黄艺姜学艳梁振春季海波
- 关键词:外生菌根真菌磷盐碱地油松
- 不同磷水平下外生菌根真菌对铅的耐性反应被引量:9
- 2006年
- 采用液体离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磷和铅水平对3个外生菌根真菌生物量、ZC1菌丝含磷量和含铅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平的磷和铅胁迫下,菌种ZC1和ZC2的生物量显著高于菌种GV(Gomphidiusviscidus);低磷时(0·16mmol·L-1),3个菌种的生物量随着铅浓度的增加都受到了抑制,在较高的磷水平下(0·81和2·42mmol·L-1),铅浓度的增加显著的抑制了菌种GV的生物量,但对菌种ZC1和ZC2的生物量没有显著抑制.GV的菌丝含铅量在各处理水平下都显著高于ZC1和ZC2.同一铅水平下,GV的菌丝含磷量在低磷时高于ZC1和ZC2,在较高磷浓度时却低于ZC1和ZC2;铅浓度的增加降低了菌种ZC2和GV的菌丝含磷量,但菌种ZC1的菌丝含磷量没有受到显著的抑制.与无污染地采集的菌种GV相比,污染地采集的菌种ZC1和ZC2表现出快速生长、低铅积累以及高磷吸收的特点,显示出较高的抗环境胁迫能力.
- 梁振春黄艺敖晓兰
- 关键词:外生菌根真菌磷重金属铅
- 菌根真菌和接种油松对铅锌和磷胁迫的响应
- 外生菌根是高等植物营养根系与外生菌根真菌形成的共生联合体,大量研究表明,菌根不仅能提高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如P),也能促进植物在重金属胁迫条件下的生长,增强其金属耐受性。但有关菌根抗重金属与植物营养吸收关系的研究仍显见...
- 梁振春
- 关键词:外生菌根真菌重金属胁迫植物抗性
- 文献传递
- 盐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生长及生理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6年
- 采用2种不同的外生菌根真菌Boletusedulis和Xerocomuschrysenteron,在施钠盐量分别为0、0.06、0.12和0.24mol.L-1的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生长发育、细胞质膜透性、根系活力、水分利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钠处理水平下,与未接种相比,菌根促进了油松幼苗的生长,提高了油松的生物量干重,增长率分别为25.55%、30.96%、61.86%和15.62%、3.06%、17.04%;不同钠盐水平下菌根油松幼苗细胞质膜透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是接种B.edulis和X.chrysenteron2种菌根真菌对植物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方式存在差异,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升高,B.edulis菌根植物细胞质膜透性比逐渐增加,而X.chrysenteron菌根植物细胞质膜透性比几乎没有变化;菌根油松幼苗对水分吸收及利用的能力有增强的趋势,相对缺水率有所降低;菌根油松幼苗根系伤流量较非菌根幼苗明显增加,并达到显著水平,其中B.edulis菌根植物分别是非菌根植物的1.10、1.24和1.23倍,X.chrysenteron菌根植物分别比非菌根植物增加了2.85%、10.48%和7.48%。由此认为,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后,菌根通过增强油松苗木细胞质膜的稳定性,提高植物根系的活力,增强植物对水分的利用能力,提高了油松幼苗的耐盐能力。
- 黄艺姜学艳梁振春李婷
- 关键词:外生菌根油松耐盐性
- 外生菌根真菌对重金属铜镉污染土壤中油松生长和元素积累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7年
- 该实验选取处于生长期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幼苗,研究土壤Cu、Cd胁迫条件下,美味牛肝菌(Boletusedulis)单独接种、红绒盖牛肝菌(Xerocomus chrysenteron)与美味牛肝菌混合接种处理,对油松幼苗的生长和重金属积累分布状况的影响,探讨不同接种对油松抗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菌根接种不仅促进寄主油松的生长发育和生物量积累,而且显著降低油松体内的重金属积累浓度,减少重金属由根部向植物茎叶部分的转运。与单一接种相比,混合接种可以更加有效地缓解重金属对寄主的生物毒性,减少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向油松体内的转运。这种优势在高浓度的重金属胁迫环境下尤为明显。该实验中,在3 mg.kg-1Cd胁迫下,混合菌根油松的茎叶和根部Cd浓度仅为未接种对照的59.1%和70.7%,比单一菌根降低了11.3%和18.1%,而混合菌根植物的茎叶和根部生物量干重则分别为未接种对照的1.14和1.20倍,单一菌根为未接种对照的1.18和1.17倍。在400 mg.kg-1Cu胁迫下,混合菌根植物茎叶和根部的干重分别是未接种植株的1.01和1.09倍,而混合菌根植物茎叶和根部的Cu浓度仅为未接种植株的61.8%和79.6%,比Boletus edulis菌根植物的Cu积累浓度下降了0.7%和3.8%。
- 黄艺彭博李婷梁振春
- 关键词:外生菌根真菌油松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