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晓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所控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典型植物
  • 2篇岩溶
  • 2篇植物
  • 1篇地域文化
  • 1篇野生
  • 1篇野生稻
  • 1篇生理生化
  • 1篇生理生化特性
  • 1篇生理生态
  • 1篇生理特性
  • 1篇生态适应
  • 1篇生态适应性
  • 1篇石栎
  • 1篇适应性
  • 1篇土壤
  • 1篇土壤PH
  • 1篇普通野生稻
  • 1篇自媒体
  • 1篇媒体
  • 1篇抗旱

机构

  • 5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5篇梁晓
  • 3篇马祖陆
  • 2篇喻崎雯
  • 1篇邓艳
  • 1篇覃星铭
  • 1篇伊文超
  • 1篇朱鑫
  • 1篇黄雅丽
  • 1篇胡阳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土壤pH对普通野生稻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pH对普通野生稻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雁山普通野生稻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不同土壤pH栽培,比较不同pH下普通野生稻的生理特性变化。[结果]在pH为6.8的中性条件下,普通野生稻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维持最低水平,且CAT和POD活性均为最高。[结论]雁山普通野生稻对中性偏碱环境的适应性较强,适宜的环境pH范围为6.0~7.4。
喻崎雯马祖陆伊文超梁晓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土壤PH生理特性
自媒体语境下微纪录片对地域文化的传播影响研究
在当今突飞猛进的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的发达。中国传统纪录片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在此背景下,微纪录片应势而生。在自媒体语境下,微纪录片保持传统纪录片原有的真实性外,按照平民化的叙事、多元化的...
梁晓
关键词:地域文化自媒体
文献传递
云南鹤庆县石漠化地区典型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
本研究以云南鹤庆县岩溶高原石漠化地区四种典型植物矮高山栎(Quercusmonimotricha)、刺叶石楠(hotiniaprionophylla)、蓝黑果荚蒾(Viburnumatrocyaneum)、多变石栎(Li...
梁晓
关键词:生态适应性
广西不同石漠化等级下SPAC水势梯度及其环境效应被引量:3
2014年
以野外观测为基础,对广西不同石漠化等级(无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和重度石漠化)下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简称SPAC)系统中的水势日变化、气象因子日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增加,大气水势降低,大气水势对不同石漠化程度的反应敏感。岩溶区石漠化等级下植物和土壤水势较低,不同石漠化条件下的植物叶水势在-7.79±0.43^-2.68±0.11 Mpa之间,土壤水势在-4.00±0^-0.08±0.04 Mpa之间,重度石漠化等级下植物处于萎蔫状态。植物在正午受到的水分亏缺程度为:重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无石漠化>轻度石漠化。无石漠化下植物叶片水势与大气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大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和重度石漠化下植物叶片水势与大气温度呈负相关关系,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关系。水分在SPAC系统中运移,其能量消耗主要集中在叶片-大气的过程。叶-气水势差差值大小为: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无石漠化。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增加,SPAC水势梯度提高,各介质层水势差的增大,提高了水分循环和能量交换的强度。
邓艳胡阳马祖陆朱鑫梁晓
关键词:岩溶
西南石漠化地区典型植物生理生化特性及抗旱性评价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岩溶高原石漠化地区4种典型植物的生理生化特性,综合评价其抗旱能力,为岩溶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物种的选择与配置、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多变石栎(Lithocarpus variolosus)、矮高山栎(Quercus monimotricha)、刺叶石楠(Photinia prionophylla)、蓝黑果荚蒾(Viburnum atrocyaneum)4种典型植物为材料,对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抗旱指标含量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不同植物的抗旱能力。【结果】不同典型植物对石漠化地区的适应性表现不一致。4种典型植物的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及CAT活性均表现为矮高山栎>多变石栎>刺叶石楠>蓝黑果荚蒾,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刺叶石楠>蓝黑果荚蒾>矮高山栎>多变石栎,脯氨酸含量表现为矮高山栎>刺叶石楠>多变石栎>蓝黑果荚蒾,POD活性表现为多变石栎>矮高山栎>刺叶石楠>蓝黑果荚蒾;丙二醛含量表现为蓝黑果荚蒾>矮高山栎>多变石栎>刺叶石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表现为蓝黑果荚蒾>刺叶石楠>矮高山栎>多变石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与叶绿素总含量、POD活性与脯氨酸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而POD活性与丙二醛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叶绿素含量与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CAT活性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种典型植物抗旱能力大小为:矮高山栎>刺叶石楠>多变石栎>蓝黑果荚蒾。【结论】矮高山栎对云南岩溶高原石漠化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强,其次为刺叶石楠、多变石栎,适应能力最弱为蓝黑果荚蒾。
梁晓马祖陆覃星铭喻崎雯黄雅丽欧梦梦
关键词:典型植物生理生化特性抗旱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