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琪
- 作品数:14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 唐代、清代对王羲之批评之比谈被引量:1
- 2013年
- 南朝之后,王羲之经过历代帝王和文人的推崇,尤其是唐太宗称赞其书法“尽善尽美”,古今第一,确立了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至高地位。此后直至清中叶的这一时段,王羲之书法被书家们奉为圭臬,视之为取之不尽的源泉,并以此为“源头”而拓展变化出无穷无尽的艺术风格面貌。可以说,王羲之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如此。在唐代、清代还是出现了对王羲之批评的思潮。虽然唐代、清代对王羲之的批评都是审美风尚的不同所引起的,但是唐、清两季对王羲之批评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唐代对王羲之的批评虽然没有动摇王羲之在书史上“书圣”的历史地位,但使得王羲之独尊的格局被打破,“二王共尊”成为了一种共识:清代对于王羲之批评的主要目的在于消解王羲之的权威地位,树立碑学。清季掀起对王羲之批评的浪潮,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确立碑学的书史地位扫清了障碍,使碑学最终走向中兴。本文试图从原因、内容及影响诸方面比较唐代、清代对王羲之的批评。
- 樊琪
- 关键词:唐代清代书法史艺术风格审美风尚
- 米芾与康有为“卑唐”观念之比较研究
- 2012年
- 米芾、康有为皆是中国书法史上卓荦不群的人物,二人最初都是崇尚和学习唐代书法的。米芾(1051—1108)《自叙帖》云:“初学颜,七八岁也……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出于欧”;同样,康有为在(1858~1927)《广艺舟双楫》中回忆:“先祖始教以临《乐毅论》及欧、赵书,课以颇严,然性颠钝,家无佳拓,久之不能工也。将冠……得北宋拓本《醴泉铭》临之,始识古人墨气笔法中。”嘲㈣’)既然如此。后来是怎样的原因致使二人毅然地走上卑唐之路?本文即是针对上述问题,拟从大量的历史资料中梳理论述.通过原因、目的及影响诸方面来比较二者的“卑唐”观念。
- 樊琪
- 关键词:唐代书法米芾《广艺舟双楫》中国书法史《自叙帖》《乐毅论》
- 以经学观照碑学——清代碑学兴起成因解读被引量:1
- 2015年
- 在中国古代社会,“经学”被奉为“中华民族无上之法典”规范着社会的政治、风习,人们的行为、思想。
- 樊琪
- 关键词:经学碑学清代观照古代社会中华民族
- 郭沫若的今文经学思想与碑学观念
- 2013年
- 郭沫若作为一个学养丰富的书家,著有大量文学作品和研究著述,同时,他也给我们留下了颇多宝贵的墨迹,但其书法方面的论述甚少。
- 吕金光樊琪
- 关键词:经学思想碑学今文文学作品著述
- 米芾与康有为“卑唐”观念之比较研究
- 2012年
- 本文从米芾与康有为的"卑唐"观念入手,通过分析两人"卑唐"的历史环境、原因、目的和意义,探究其差异和影响。两人皆由"学唐"走向"卑唐",前者无意于建立"卑唐"理论,而后者则是带有目的性的建构。米芾通过用笔、结构、章法等方面对唐人进行了批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尚意"书风的发展;而康有为目的性的"卑唐",为打唐碑对书坛的笼罩做出了新的创举,壮大了碑学的势力。
- 樊琪
- 关键词:米芾尚意碑学
- 一种正畸支抗钉与共振频率分析仪换能器的连接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畸支抗钉与共振频率分析仪换能器的连接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共振频率分析仪的换能器不能与支抗钉直接连接的问题。其包括夹持套、固定夹和手柄。夹持套内部有正三棱柱形的前空腔和后空腔,前空腔内径...
- 陶语嫣赵春辉赵一明肖琦钦潘丹戴梦菲樊琪龙虎
- 一种用于牙齿牵引的牵引件及隐形矫治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牙齿牵引的牵引件及隐形矫治器,涉及口腔医疗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牵引件用于隐形矫治器,牵引件为弹性件,牵引件连接于待矫治牙与矫治器之间,其与支抗部件的连接部位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卡接件;矫治器...
- 龙虎樊琪李佳伦袁雪纯张皓鑫蒲玲玲周红周静王艳赖文莉
- 《广艺舟双楫》对二十世纪书法批评的意义
- 2017年
- 《中国书法批评史》中谈到:“很难想象,没有清代晚期康有为的介入,处于转折和世纪之交的中国书法艺术是一种什么样的发展状况……康有为变革思想在其书法理论中的贯穿始终,表现出了鲜明、深刻的批评立场和犀利的批判锋芒,并由此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程度的偏激。”
- 樊琪
- 关键词:《广艺舟双楫》书法批评中国书法艺术清代晚期书法理论
- 魏碑笔法的当代探索
- 2016年
- 魏碑审美取向与创作途径之一是通过对魏碑笔法的重塑,体现出"金石气"。所谓"金石气",即是苍茫、朴拙、雄浑的风格,与流美、娟秀的"书卷气"相对应。魏碑是写与刻的统一体,又是共时与历时的遗存物,一方面,魏碑在刊刻的过程中,由于工具与材料的原因,出现了一些金石意味的元素;另一方面,魏碑由于年代已经相对久远,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风化、传拓等原因也会逐渐出现金石意味的元素。
- 樊琪
- 关键词:书法学习北碑沙孟海萧娴传拓
- 元初书风丕变与赵孟頫
- 2012年
- 元初虞集在其《道园学古录》中谈道:大抵宋人书,自蔡君谟以上,犹有前代意,其后坡、谷出,遂风靡而从之,而魏晋之法尽矣!……至元初,士大夫多学颜书,虽刻鹄不成,尚可类鹜。而宋末之张(即之)之谬者,乃多尚欧阳率更,书纤弱,仅如编席,亦气运使然耶。自吴兴赵子昂出,学书者始知晋名书然。[1]
- 樊琪
- 关键词:元初赵孟頫书风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