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国胜

作品数:35 被引量:142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11篇农业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2篇生态
  • 9篇土壤
  • 9篇土壤侵蚀
  • 7篇土地利用
  • 5篇生态环境
  • 5篇生态系统
  • 4篇生态系统服务
  • 4篇生态系统服务...
  • 3篇地学信息
  • 3篇地学信息图谱
  • 3篇信息图谱
  • 2篇生态服务
  • 2篇生态服务价值
  • 2篇农田
  • 2篇总体规划修编
  • 2篇乡村
  • 2篇马尔柯夫模型
  • 2篇经济损失
  • 2篇基本农田
  • 2篇建设用地

机构

  • 35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解放军信息工...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5篇武国胜
  • 20篇林惠花
  • 6篇戴文远
  • 6篇朱鹤健
  • 3篇余明
  • 3篇廖克
  • 2篇黄万里
  • 2篇张明锋
  • 2篇季青
  • 1篇林涛
  • 1篇曾宏达
  • 1篇陈文惠
  • 1篇王洪雨
  • 1篇沙晋明
  • 1篇陈静
  • 1篇谢跟踪
  • 1篇陈菁
  • 1篇陈静
  • 1篇陈毓芬
  • 1篇林志东

传媒

  • 7篇亚热带资源与...
  • 6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人文地理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高师理科学刊
  • 1篇测绘科学
  • 1篇海南师范学院...
  • 1篇福建水土保持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海峡科学
  • 1篇福建省土地学...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1篇1999
  • 1篇1998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汀县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被引量:4
2021年
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是生态环境演变的重要因素,其研究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福建省长汀县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解译数据获得2005、2010、2015、2020年长汀县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分析其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强度,并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估算长汀县的ESV。研究表明:(1)长汀县土地利用以林地和耕地为主;各地类间转换频繁,动态度最大的是未利用地,为-23.91%,表明其减少的幅度大;其次是建设用地,为1.5%,建设用地是增加幅度最大的地类。2005—2010年的综合动态度最大。(2)土地利用程度逐年上升,分别为214.56、206.05、216.48和216.70。(3)2005—2020年期间,长汀县的ESV变化幅度很小,基本保持稳定;各乡镇变化趋势有所不同,ESV增加最多的是河田镇,减少最多的是大同镇。当前长汀县生态状况较为良好,但未来应注意保持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合理规划用地,加强生态保护。
何泽雁林惠花武国胜
关键词: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基于RS与GIS的福建长汀县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在遥感影像解译福建长汀1988、2000、2007年土壤侵蚀数据及相关研究数据的支持下,基于RS与GIS技术,分析了研究区近20年中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及与不同地理因子间的相关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侵蚀总体好转,特别是2000—2007年间,强度以上的侵蚀面积大幅下降.2)研究区土壤侵蚀与坡度相关性不明显,缓坡是研究区土壤侵蚀严重区域,这与该地带多为坡耕地,人类活动影响剧烈有关,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侵蚀性红壤、粗骨性红壤、粗骨性黄壤等分布区,由于利用方式改变造成水稻土分布区也出现高侵蚀率.3)植被覆盖度的不断增加与土壤侵蚀强度及侵蚀面积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武国胜林惠花朱鹤健
关键词:土壤侵蚀RS和GIS
沿海发达区乡村转型发展时空格局演变特征——以闽东南地区为例
2023年
推动乡村转型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闽东南地区2000、2010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别构建乡村发展水平与转型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县域为尺度,分析2000—2020年间研究区乡村发展与转型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划分乡村发展与转型类型。研究表明:①20年间闽东南地区乡村发展水平快速上升,均值由0.1865上升至0.5058,增加了1.7倍,且其变化值后期高于前期;转型水平值处于0.3742—0.7111之间,呈现“前期快后期慢”的阶段性特征,其中产业转型和人口转型贡献高于土地利用转型。②20年间研究区乡村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呈现“分散—集中—分散”的演化特征,而乡村转型水平空间分异格局呈现较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空间集聚性和差异性渐增。③综合乡村发展与转型评价结果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3大类型区,9个亚型区,其中存在I1乡村低水平发展缓慢转型等“亚健康”类型区;针对该类型区需科学识别其发展转型的限制因素和现存问题,提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径和治理策略,促进乡村振兴。
刘少芳戴文远包雪艳黄万里武国胜
关键词:乡村发展乡村转型
用RS和GIS技术评价福建省长汀县土壤保持功能对生态系统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2
2017年
人类活动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变化,而生态系统变化又改变着其土壤保持功能。通过对生态系统及其土壤保持量变化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者间响应机制,分析水土保持工作的得失,并进而为下一步治理提供指导。基于e Cognition平台利用landsat影像解释出长汀县2000、2010和2016年的生态系统类型,并利用RULSE模型定量评估土壤保持功能,探讨土壤保持量相对于生态系统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2000—2016年间,长汀县生态系统变化主要表现为两大特征:其一是低覆盖类型向高覆盖类型转变,表现为稀疏林大量地转为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研究期内稀疏林减少14729.38hm^2(减幅56.75%),而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分别增加6791.50hm^2(增幅23.21%)、10228.07hm^2(增幅5.80%);其二是受经济利益驱动,大量耕地和常绿针叶林转为城镇和茶果园,研究期内城镇、茶果园分别增加4469.14hm^2(增幅85.43%)、1949.32hm^2(增幅69.38%)。研究期内全县土壤保持量显著提高,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从2000年217.32t hm^(-2)a^(-1)提高2016年246.02t hm^(-2)a^(-1)。各生态系统中,常绿阔叶灌丛和常绿阔叶林土壤功能最强,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大于277t hm^(-2)a^(-1),而城镇土壤保护功能最弱,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低于65t hm^(-2)a^(-1);研究期内大部分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能力有不同程度提高,只有城镇和茶果园下降,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分别减小21.03t hm^(-2)a^(-1)和16.74t hm^(-2)a^(-1),这说明城镇和茶果园迅速扩张可能引发新的水土流失。从空间上看,土壤保持量提高的区域占全县96.5%,其中东北部森林区和中南部增幅最显著,说明了十几年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极具成效;另一方面土壤保持量下降的区域散布于人类活动较频繁的各个山间盆谷,其中汀州、大同最为集中,迅速的城镇化与茶果园开发是造成保土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武国胜林惠花曾宏达
关键词:生态系统
开发区规划建设的地域分析与地域决策--以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为例
该文从地域分析的角度,对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的区域发展背景、空间区位选择、功能定位分析和规划建设的地域决策等四个相互关联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这个有代表性的个案研究,作者力图对如何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进行经济...
武国胜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
福建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3年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基于福建省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借助CRITIC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趋势分析及地理探测器对福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格局与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2020年福建各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在0.3795~0.6014之间,均值为0.4858,整体融合发展态势良好。空间上高值、较高值区集中于闽北、闽西及闽南地区;较低值和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福建中东部沿海地区,数量较少。(2)2020年福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冷热点空间分异格局明显,极化现象较为突出,热点-次热点区范围较大,主要位于闽西地区山区县域。(3)2020年福建县域城乡融合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是县域GDP、财政支农水平、产业化高级水平、海拔高度、土地城镇化水平、交通通达度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不同因子交互作用的影响力大于单因子的影响力。要持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需形成更加协调的城乡空间形态和城乡产业体系,同步实现城市现代化和乡村现代化。
刘少芳戴文远戴文远黄万里黄万里武国胜
关键词:影响因素
基于LUCC和InVEST模型的长汀县生境质量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中的重要内容,探讨南方红壤典型水土流失区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境质量演变,能为南方水土流失区生态保护工作及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科学依据和“长汀经验”。本研究基于2005、2010、2015、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InVEST模型对长汀县生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并对计算得出的生境质量指数和生境退化度进行统计分析。(1)2005—202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主要变化类型为建设用地侵占耕地和草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转为林地,以及林地内部的低覆盖类型向高覆盖类型转移;(2)15年来长汀县平均生境质量先增后减,空间上表现为西高东低,中部相对较差,整体生境质量处于优质等级但存在局部恶化的情况,生境变差区域主要分布在大同镇、策武乡和河田镇等人类活动密集的山间盆谷地区;(3)研究期间生境退化度持续增高,围绕城镇居民点表现为低-高-中-低的圈层递变规律。未来应规范居民点周边的人类开发建设活动,特别是中部地区的建设用地和园地扩张,构建生态保护带,降低生境退化威胁,实现生境质量持续稳定提升。
赵智源武国胜林惠花
关键词:LUCC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安溪县生态系统服务及生态经济协调度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生态经济协调度是分析环境与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利用2000、2010、2020年3个年度的安溪县土地利用数据,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结合生态经济发展协调度模型,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影响因素及生态变化和经济建设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间安溪县土地利用变化程度呈正向变化的地类有园地、水域、建设用地,呈负向变化的地类有耕地、草地、裸地。(2)在2000—2020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递增态。(3)2000—2020年间研究区生态经济发展协调度平均值为0.51,说明研究区处于良性发展状态。(4)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指数,结果表明所有地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指数数值均小于1,说明选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适用于研究区。
杨颖睿武国胜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长汀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生态安全评价被引量:5
2021年
以水土流失治理区长汀县为研究区域,基于2005、2010、2015、2019年4期遥感影像,应用ENVI、ArcGIS等技术,获取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分析该区域2005—201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PSR模型选取18个指标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长汀县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9年长汀县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耕地次之;单一动态度最高的是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最少的是林地;综合动态度最高的是2005—2010年;(2)2005—2019年长汀县土地生态安全总体呈现上升态势,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从0.2307上升至0.6495,生态安全等级由不安全状态提升至较安全状态;研究期间各子系统指数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压力指数先下降后略有回升,状态指数先快速上升后略有下降,响应指数呈现快速上升—略微下降—快速上升的趋势.研究结果真实反映出长汀县的土地生态安全发展状况,为未来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何泽雁林惠花武国胜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水土流失
基于马尔柯夫模型的福建长汀土壤侵蚀动态预测被引量:8
2011年
根据南方红壤侵蚀典型区域——福建省长汀县1988、2000、2007年3个年份的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壤侵蚀数据,确定土壤侵蚀的初始状态矩阵和转移概率,应用马尔柯夫模型进行土壤侵蚀强度变化预测,结果与实际的误差通过了检验,模型在研究区的土壤侵蚀预测可靠.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侵蚀总面积2010年为40 031.76 hm2,2050年仍有30 693.56 hm2,说明现有土壤侵蚀的治理水平有待提高.预测1988~2000年和2000~2007年2个初始状态下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说明了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为调控对土壤侵蚀有很大的影响,研究区土壤侵蚀治理需要技术、物力持续强度的投入,同时控制不合理利用土地是治理的关键.
武国胜林惠花朱鹤健
关键词:马尔柯夫模型土壤侵蚀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