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春渊

作品数:112 被引量:646H指数:15
供职机构: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7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1篇水稻
  • 33篇栽培
  • 33篇粳稻
  • 31篇栽培技术
  • 23篇高产
  • 17篇氮素
  • 16篇选育
  • 15篇氮肥
  • 12篇食味
  • 10篇籽粒
  • 8篇稻米
  • 8篇水稻新品种
  • 7篇氮素调控
  • 7篇性状
  • 7篇水稻品种
  • 7篇高产栽培
  • 6篇氮肥水平
  • 6篇稻米品质
  • 6篇高产栽培技术
  • 5篇氮素吸收

机构

  • 44篇河南省新乡市...
  • 40篇新乡市农业科...
  • 16篇河南农业大学
  • 11篇扬州大学
  • 3篇河南师范大学
  • 3篇河南省种子管...
  • 3篇焦作市农林科...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新乡学院
  • 1篇周口职业技术...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辉县市胡桥乡...
  • 1篇濮阳市农业科...

作者

  • 109篇殷春渊
  • 77篇刘贺梅
  • 76篇王书玉
  • 75篇胡秀明
  • 70篇孙建权
  • 66篇王和乐
  • 17篇薛应征
  • 14篇张栩
  • 14篇赵全志
  • 13篇王东海
  • 12篇胡胜利
  • 11篇魏海燕
  • 11篇马朝阳
  • 11篇马朝阳
  • 11篇马群
  • 10篇张洪程
  • 10篇张庆
  • 9篇刘经纬
  • 9篇戴其根
  • 9篇宁慧峰

传媒

  • 14篇北方水稻
  • 12篇农业科技通讯
  • 12篇种业导刊
  • 11篇中国种业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作物学报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中国稻米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种子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

  • 4篇2024
  • 7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8篇2020
  • 7篇2019
  • 11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优良食味米胚乳淀粉粒显微结构初步研究
2022年
研究淀粉粒结构与稻米食味的关系,明确不同食味值稻米的淀粉结构差异基础。本试验采用生物显微镜观测技术,对不同灌浆时段的籽粒胚乳进行切片解剖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灌浆时期,籽粒胚乳淀粉结构存在差异,灌浆初期,淀粉粒以小颗粒为主,结构基本上呈圆球形或多边体形,大颗粒零星分布呈不规则多边体形或梭形;灌浆中期,淀粉大颗粒逐渐增多,体积逐渐增大,大小颗粒有明显分层现象;灌浆后期,淀粉颗粒大小基本趋于一致,无明显的分层现象,大多呈多边体形或球形,颗粒以单粒或团状复粒形态存在。高食味值水稻籽粒淀粉颗粒间排列较紧密,淀粉粒多以复粒形态存在;低食味值水稻籽粒淀粉颗粒大小不均,颗粒间空隙较大,淀粉粒多以单粒形态存在。胚乳淀粉粒结构差异可能是不同食味米食味品质差异的物理基础。
殷春渊王书玉刘贺梅孙建权胡秀明王和乐张金霞张倩倩田芳慧马朝阳刘经纬张瑞平李习军张栩
关键词:水稻食味淀粉粒显微结构胚乳
2012—2017年河南省参试粳稻品种品质特性分析
2024年
为明确河南省不同稻区粳稻品种的品质特性,培育和改良优质水稻品种。以2012—2017年河南省参试的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河南不同稻区不同年份稻米品质之间的差异及其类群划分。结果表明,对近6年河南稻区参试的粳稻品种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等指标进行变异分析,加工品质的变异系数以出糙率最小1.92%,整精米率最大13.04%;外观品质变异系数以垩白度最大为79.13%。豫南组以粒形长宽比变异系数最小16.24%,沿黄组以粒长变异系数最小4.13%;蒸煮食味品质两组表现一致。主成分分析发现,豫南组提取4个主成分因子,沿黄组提取5个主成分因子。品质指标聚类分析可把参试品种(系)划分为3个类群,优质群品种可供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夏彦莉王玲燕殷春渊窦士树闫春霞闫政敏
关键词:粳稻
分子标记技术在水稻品种改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1年
随着水稻越来越多的功能基因被鉴定和克隆,与目标性状相关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成为现今水稻育种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有利工具。对分子标记技术在水稻抗病虫育种、农艺性状改良、品质改良等方面的应用进行论述,为分子标记在水稻分子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张金霞刘贺梅孙建权殷春渊王和乐胡秀明田芳慧王书玉
关键词:水稻分子标记抗病
优良食味粳稻丰产优质及氮高效协同的叶片光合生理
2023年
在不同氮肥处理下,通过研究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品质、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特性及叶片光合生理特性,探讨了不同时刻叶片净光合速率与稻米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4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在一定的氮肥处理下均表现为较高的产量水平、较高的氮肥利用效率和较优的稻米品质,最高氮肥利用效率达46.9%,最高氮素籽粒生产效率达72.82 kg/kg,最高食味值达84分以上,且年际间和品种间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说明优良食味粳稻的丰产优质特性年度间具有一定的重演性和稳定性。灌浆盛期,4个粳稻品种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上午明显高于下午,最大净光合速率达27.37 μmol/(m^(2)·s),且施氮处理上午基本高于不施氮处理;下午净光合速率则基本表现为不施氮处理高于或接近于施氮处理。相关分析表明,稻米的加工品质除个别时刻外基本上与上午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关系;食味值和直链淀粉含量与上午净光合速率基本呈负相关,与下午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与上午净光合速率呈负相关,与下午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09:30和14:00分别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增加上午净光合速率有利于稻米加工品质的提高,下午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有利于稻米外观、食味品质的改良;提高下午叶片净光合速率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有利于提高稻米的食味品质,下午较高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可作为评价优良食味粳稻的一个光合生理指标。
殷春渊王书玉刘贺梅孙建权胡秀明王和乐张金霞张倩倩田芳慧
关键词:优良食味丰产优质净光合速率
不同氮肥水平下中熟籼稻和粳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差异及相互关系被引量:53
2009年
选用生育期相近的中熟中籼(138~143d)和中熟中粳(136~145d),于大田条件下探讨了4种氮肥水平即0、150、225、300kghm-2纯氮对产量的影响及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粳稻平均产量呈增加趋势,而籼稻平均产量中氮水平达最高,高氮水平有所降低。各处理下籼稻产量明显高于粳稻,籼稻有较高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平均分别比粳稻高22.45%、7.51%。植株氮素阶段吸收量,拔节、抽穗和成熟期籼稻平均分别比粳稻高24.26%、3.14%和6.45%;植株氮素阶段吸收速率,移栽至拔节、拔节至抽穗和抽穗至成熟阶段籼稻平均分别比粳稻高38.07%、16.05%和23.22%。相关分析表明,籽粒产量与氮素阶段吸收量、阶段吸收速率和氮肥利用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生育期相近的中熟中籼产量高于中熟中粳与籼稻植株较强的氮素吸收特性有关。
殷春渊魏海燕张庆戴其根霍中洋许轲张胜飞杭杰马群
关键词:籼粳稻氮素吸收利用
水稻新品种新稻69及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2
2017年
新稻69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科研团队于2005年以新稻18号为母本、苏北9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经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为常规粳稻,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弹性强,分蘖力中等,株高105 cm,穗长18.1cm,穗粒数148.8粒/穗,千粒重25.5g,综合性状优良。于2016年7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河南省南部稻区种植,是河南省自2012年启动豫南粳稻品种试验以来第1个通过审定的适宜豫南"籼改粳"种植的粳稻品种。
刘贺梅王书玉孙建权胡秀明殷春渊王和乐
关键词:优质粳稻栽培技术
新科稻29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2018年
新科稻29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中熟中粳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稳产、抗病等特点,2015年8月通过河南省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从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料运筹、科学灌水及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胡秀明孙建权殷春渊胡胜利邵性宽王东海
关键词:水稻机插栽培技术
新科稻31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7年
介绍了新科稻31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提出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潜力提供借鉴和思路。
胡秀明王书玉刘贺梅孙建权殷春渊王和乐王东海
关键词:水稻栽培要点
杂交粳稻新组合新粳优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被引量:6
2012年
新粳优1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利用自育不育系新稻97200A和自育恢复系新恢3号组配而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11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11001)。该组合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在河南省沿黄稻区及南部籼改粳稻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刘贺梅王书玉孙建权薛应征胡秀明殷春渊
关键词:杂交粳稻栽培技术
新科稻29的特征特性及丰产稳产性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解水稻新品种新科稻29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以2012年河南省沿黄粳稻联合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从新科稻29、新丰2号(CK)的产量、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等方面分别进行丰产性、稳产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科稻29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且适宜种植范围广。
孙建权李婉王书玉刘贺梅胡秀明殷春渊
关键词:水稻丰产性稳产性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