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殷晓峰

殷晓峰

作品数:75 被引量:220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会议论文
  • 24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神经再生
  • 19篇周围神经
  • 12篇骨折
  • 11篇神经损伤
  • 10篇救治
  • 10篇创伤
  • 8篇神经修复
  • 8篇周围神经损伤
  • 8篇小间隙套接
  • 7篇受损神经
  • 7篇交通伤
  • 7篇创伤救治
  • 6篇神经元
  • 5篇愈合
  • 5篇神经再生室
  • 5篇转位
  • 5篇急救
  • 5篇脊髓
  • 5篇骨折愈合
  • 4篇预警

机构

  • 75篇北京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急救中心
  • 1篇北京博爱医院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深圳市第八人...

作者

  • 75篇殷晓峰
  • 68篇姜保国
  • 61篇张培训
  • 53篇寇玉辉
  • 32篇韩娜
  • 29篇王天兵
  • 24篇张殿英
  • 14篇王艳华
  • 13篇李明
  • 12篇邓玖旭
  • 11篇陈博
  • 11篇付中国
  • 10篇张宏波
  • 8篇安帅
  • 7篇薛峰
  • 5篇张进军
  • 4篇黎庆钿
  • 3篇胡永华
  • 3篇马谢民
  • 3篇党育

传媒

  • 8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中国卫生质量...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医刊
  • 1篇解放军医院管...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 1篇第七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19
  • 10篇2017
  • 18篇2016
  • 5篇2015
  • 12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虎骨粉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人工虎骨粉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SPF级成年健康SD大鼠72只,麻醉状态下制作右侧胫中段骨折模型,模型制作完成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每日灌服人工虎骨粉混悬液,对照组每日灌服蒸馏水。术后2周、4周、2月、3月分别进行影像学观察和组织学观察,术后2月、3月分别进行骨折侧生物力学测量、健侧生物力学测量,并计算骨折生物力学恢复率。结果影像学检查:术后4周,实验组骨痂形成较对照组更广泛、明显;术后2月,实验组皮质骨形成较对照组多。组织学观察:术后2周,实验组骨痂中软骨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多;术后4周,实验组骨小梁数量较多,骨痂改建较好;术后2月,实验组骨折处皮质层较厚度对照组大。生物力学测量:术后2月,骨折侧生物力学和骨折生物力学恢复率对照组分别为2.28±0.41N、40.94±10.55%,实验组分别为3.29±0.68N(P<0.05)、58.85±11.22%(P<0.05);术后3月,骨折侧生物力学和骨折生物力学恢复率对照组分别为2.67±0.52N、47.17±13.78%,实验组分别为4.14±0.47N(P<0.05)(P<0.05)、62.19±13.45%(P<0.05)。结论人工虎骨粉具有明显的促进骨折愈合作用,并可有效提高正常骨生物力学强度。
寇玉辉王天兵邓磊王艳华韩娜殷晓峰张培训张宏波张殿英姜保国
关键词:骨折生物力学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再生过程中的中枢和靶器官交互作用的双向诱导假说
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再生是临床医学的难题.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目的在于获得末梢靶器官的功能恢复.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再生过程中涉及两个大的方面,其一是中枢通过损伤修复后的周围神经对靶器官实现顺行重塑支配;其二是末梢靶器官通过修...
张培训薛峰寇玉辉殷晓峰韩娜姜保国
关键词:周围神经靶器官
17β-雌二醇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诱导调控被引量:9
2012年
背景: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存在雌激素受体,雌激素通过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特性发挥促成骨作用。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基础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的第3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分别加入0(对照组),0.001,0.01,0.1nmol/L17β-雌二醇干预。Elisa法检测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Ⅰ型胶原的水平,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Runx2因子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在给予0.001,0.01,0.1nmol/L17β-雌二醇干预后第5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Ⅰ型胶原表达显著升高(P<0.05),第7天仍旧呈高表达(P<0.05)。同时,在17β-雌二醇干预的第5,7天,Runx2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随17β-雌二醇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表明17β-雌二醇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其可能通过上调Runx2因子表达发挥促成骨作用。
韩娜寇玉辉王天兵殷晓峰何培英张培训
关键词:诱导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7Β-雌二醇RUNX2
一种创伤救治预警通讯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创伤救治预警通讯系统,包括车载伤情评估预警信息发布终端、数据中心、急救中心以及医药急救站。车载终端包括CPU控制模块,人机接口模块,高清摄像头,定位模块,CPU控制模块将采集或者反馈的信息通过通讯系统...
姜保国张培训王天兵殷晓峰寇玉辉付中国张殿英
文献传递
基于因子分析法和证据推理法的住院患者满意度综合评估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证据推理法评价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自研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13名住院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谈调查,使用因子分析法确定评估框架维度和指标权重,并基于数据使用证据推理法对患者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被调查医院住院患者"非常满意"的综合确信度为54.22%、"满意"的综合确信度为40.02%、"一般满意"的综合确信度为4.64%、"不满意"的综合确信度为0.80%、"非常不满意"的综合确信度为0.32%。结论将因子分析法和证据推理法两者结合进行患者满意度的综合评估能够得到比较客观和全面的结果。
江丽丽郭歌孔桂兰殷晓峰王天兵胡永华马谢民
关键词:住院患者满意度综合评估
深圳市宝安区2011~2014年772例交通伤死亡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近4年深圳市宝安区772例道路交通伤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本市区交通伤预防、安全宣教及科学救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深圳市交警处理的交通伤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深圳市宝安区近4年772例交通事故后24小时内致死患者发生的时间分布情况(年份、月份、日期及发生时间等);空间分布情况(发生路口路段、道路类型等);交通伤患者死亡情况(死亡患者类型、受伤类型等)。结果 2011~2014年深圳市宝安区共发生道路交通伤24小时内致死患者772例,呈逐年递减趋势,其中2011年276例、2012年183例、2013年174例、2014年139例;交通伤致死患者中男594例,女178例,男女比例为3.32∶1;交通伤致死患者中〈18岁91例,18~40岁376例,41~65岁271例,〉65岁34例;交通伤致死患者中主因颅脑损伤致死患者613例(79.4%),主因胸腹脏器损伤致死患者133例(17.2%),主因失血性休克26例(3.4%);交通伤致死患者中行人158例(20.5%),自行车骑乘人员252例(32.6%),摩托车驾驶人员133例(17.2%),机动车驾驶员或乘客229例(29.7%)。结论深圳市宝安区近4年交通伤致死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行人、自行车及摩托车骑乘人员是主要致死人群,颅脑损伤是主要致死原因,应当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鼓励自行车及摩托车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是有效降低本区域交通伤致死的重要措施。
刘文华韩娜王飞殷晓峰王天兵寇玉辉邓少杰
关键词:创伤
2004-2010年北京市急救中心救治老年交通伤特点分析
安帅王天兵张培训殷晓峰王艳华王振威姜保国寇玉辉张进军
成年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急性分离、培养与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目的:以成年大鼠为动物模型,建立一种适合全细胞膜片钳研究的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急性分离和细胞培养的方法。方法:急性分离成年SD 大鼠(6-8w)DRG神经元细胞,复合酶消化...
李明殷晓峰姜保国
关键词:全细胞膜片钳成年大鼠背根神经节急性分离
小间隙套接修复周围神经技术及新型套接材料被引量:2
2011年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创伤,许多病例致伤后终生残疾。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是损伤的神经是否得到良好的再生,而缝接技术是神经再生的最重要基础。近百年来,全世界在临床上一直沿用的神经外膜缝合方法,由于无法使神经干内数千条不同性质的神经纤维准确对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神经的修复效果。与此同时,研究发现再生的神经纤维能够选择性长入与其性质相同的远端神经,即周围神经选择性再生现象。
寇玉辉殷晓峰张培训姜保国
关键词:周围神经神经再生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放大代偿规律的研究
殷晓峰
关键词:代偿周围神经家兔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