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立超
- 作品数:39 被引量:95H指数:4
- 供职机构: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 思政课教师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探析被引量:4
- 2018年
-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在勇于承担历史使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责任公民意识三个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中积极发挥作用,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坚持立德树人,把握角色定位,强化大学生责任意识,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责任行为养成。
- 汪立超
-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
- 浅析如何提升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被引量:1
- 2009年
- 本文浅析了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从加强科研特色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健全激励、评价和合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汪立超
- 关键词:高校原始性创新原始创新能力
- 基于生态位理论视角的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建设策略
- 2013年
- 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提升中,在界定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概念及内涵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建设路径的生态位维度策略、生态位宽度策略和原始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策略,以期为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培育与提升提供参考。
- 汪立超
- 思政课视域下高职生道德教育的系统性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道德教育是内在的包含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仰和道德行为教育的系统性教育。而目前,学校教育往往片面的注重道德理论的教育,造成道德教育效果不佳。为了提升高职生道德素质,教师应结合高职生的实际状况,充分发挥思政课主导作用,在道德冲突中注重锻造高职生道德观,在人文关怀中培养高职生的道德情感,在道德需要关注中强化高职生道德信仰,在活动参与中实现高职生道德素质的回归。
- 汪立超
- 关键词:高职生道德教育
- 高职院校教师敬业度提升路径探究
- 2017年
- 教师敬业度是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所在,对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定义教师敬业度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影响高职院校教师敬业度的三类主要因素:组织认同、职业认同和自我认同。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高职院校教师敬业度的提升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提高其敬业度,更好为学校发展作贡献。
- 汪立超
- 关键词:敬业度高职院校教师
- 地方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出路——以滁州市为例
- 2014年
- 地方民营文化企业作为经济主体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仅解决了地方大量的就业问题,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然而,地方民营文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难题。文章以滁州市为例,分析地方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创造性地从资金来源、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 汪立超
-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以双因素理论为视角
- 2013年
- 激励高校科研人才工作的积极性是关系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的一项重要工作,双因素理论为其提供了新思路。文章借鉴双因素理论,从科研外部环境和科研动机两个层面,分析了激发科技创新人才的科研热情,强化高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认为通过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配合运用,可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实现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
- 汪立超
-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人才
-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及提升路径被引量:2
- 2022年
- 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题中之义。准确掌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趋势,需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发挥党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是对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既要优化思政课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又要强化学生学习内生动力,才能充分发挥党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党史学习教育在学思悟践中走深走实,提升资政育人效果。
- 汪立超
- 关键词:党史思想政治教育
- 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2013年
-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各项工作的落脚点,也是科技创新,社会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剂。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基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从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出发,经过7年多的改革实践,创新提出"校企互融、双证融入、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企业与学生的认可,社会服务能力较之以前有明显提高。
- 汪立超
- 关键词:高职人才顶岗实习
- 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形成机制与提升途径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建立有效的原始创新能力机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是高校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事关高校能否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这里从对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形成机制与提升途径进行分析,以期对提高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 汪立超
- 关键词:高校原始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