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明
- 作品数:18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论中国现代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被引量:1
- 2011年
- 经过30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应如何推进,国内外都非常关注。简要分析了近现代中国的现代化启动与推动的历史,认为在器物、制度、文化三者的追求中,文化领跑的现象既符合中国的国情,又反映了中国作为外源现代化国家的特点。而中国在现代化推进方面对世界要作更大的贡献,还必须在器物、制度、文化三者之间找到契合点,使之能够协调发展。
- 沈光明
- 关键词:器物文化
- 论沈从文的孤独感
- 2015年
- 沈从文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作家。这种孤独,既是一种情感的孤独、性情的孤独,更是一种灵魂的孤独。这种孤独与他特立独行,不选边、不入流、不趋时地选择独处及至最终处于独语状态有关;与他固守乡巴佬的身份,时刻用乡巴佬的眼光去审视一切、评判一切、臧否一切有关;更与他在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作用下所发的济世之情有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沈从文提出要重建民族品德、重造人生形式、重塑生命形态来复兴民族大业。这种思考与努力是在孤独甚至被误解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显得特别可贵。要真正理解沈从文,就必须对他的孤独有所了解。
- 沈光明
- 关键词:沈从文创作生命形态翠翠独语战国策派文学世界
- 从多源到多元——论留苏作家群被引量:1
- 2004年
- 本文认为 ,留苏作家群虽然作为一个文学的群体特征不如其他留学生群体突出 ,但他们独特的留学经历使他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成为一支引领文学方向的生力军。他们不仅最直接最信达地翻译和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筚路蓝缕的开山作用 ,而且 ,留苏作家群对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产生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在积极倡导和发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同时 ,又在革命文学创作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这不仅促进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展 ,也为革命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一种经典的叙事模式和艺术范式。
- 沈光明
- 关键词:文艺理论革命文学恋爱文学史人文环境
- 论闻一多的三重人格与楚文化之关系被引量:1
- 2013年
- 闻一多是集诗人、学者、斗士于一身的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这种复杂的人格构成既是后天环境使然,但更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体现。分析了闻一多这种复杂人格主要来自于楚先祖基因的传承,并由此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了闻一多艺术型、研究型、力量型人格取向以及与楚先祖人格个性的趋同性。
- 沈光明
- 关键词:闻一多楚文化研究型
-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与非遗文化的融合
- 2015年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多元文化背景之下,高校校园文化在各种文化思潮相互交流、交融、交锋中实现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与非遗文化融合对校园文化品位的提升、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吴海良沈光明
- 关键词:校园文化
- 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被引量:3
- 2010年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珍贵历史记忆和重要情感纽带,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影响力大、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教育机构,理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发展的主体,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及作用为切入点来分析、探究高校与非物质文化传承、传播、发展等问题。
- 沈光明吴海良
- 关键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
- 忧患意识与责任担当——鲁迅与沈从文比较论
- 2017年
- 鲁迅和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文学家兼思想家,他们都具有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都在文学中表达了"立国"与"立人"以及"民族复兴"的宏大愿望。只不过,鲁迅是一位以"立人"为核心的启蒙主义思想家,沈从文则是一个以人性为依归的人道主义思想家;鲁迅在对国民性的探讨中,主要从否定的角度批判国民劣根性,而沈从文在否定我们民族种种恶德的同时,更勾画了一种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提供了中国民族性的一种理想范式;从对国民病根的挖掘来看,鲁迅始于对"现代病"的疑虑,后来才转而集中火力对准中国传统文化,沈从文则既对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强烈不满,又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深地怀疑。这就足以说明鲁迅与沈从文思想的深刻与独特。
- 沈光明
- 关键词:立人国民性现代病
- 《张居正》脞谈被引量:1
- 2004年
- 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面世后 ,在评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人们或褒或贬 ,见仁见智。在此起彼伏的间歇中 ,本刊特推出一组笔谈 ,希望这来自张居正故里的声音 ,能为这场争鸣增添新的音调 ,并为繁荣湖北的文学创作 ,特别是历史小说的创作鼓与呼。
- 沈光明
- 关键词:《张居正》文化艺术历史小说
- 浅论独立学院的科学发展
- 2009年
-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科学发展观最简洁最完整的表述。
- 沈光明吴海良简志虹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
- 建特色高校 育优质人才——记前进中的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 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在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正式成立。本文介绍了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教学理念和质量。
- 沈光明吴海良李波
- 关键词:特色高校教学质量办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