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银柱

作品数:134 被引量:935H指数:18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9篇农业科学
  • 39篇生物学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9篇小麦
  • 38篇基因
  • 32篇耐盐
  • 19篇突变体
  • 19篇胁迫
  • 19篇不育
  • 18篇耐盐突变体
  • 17篇雄性不育
  • 15篇盐胁迫
  • 15篇不育系
  • 14篇细胞质
  • 13篇普通小麦
  • 12篇雄性不育系
  • 11篇保持系
  • 10篇蛋白
  • 10篇细胞质雄性不...
  • 10篇胞质雄性不育
  • 9篇植物
  • 8篇克隆
  • 7篇分子

机构

  • 132篇河北师范大学
  • 7篇北京市农林科...
  • 3篇中国科学院遗...
  • 3篇沧州市农林科...
  • 2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衡水师范专科...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发...
  • 1篇河北教育学院

作者

  • 133篇沈银柱
  • 108篇黄占景
  • 40篇葛荣朝
  • 39篇赵宝存
  • 36篇刘植义
  • 24篇何聪芬
  • 23篇齐志广
  • 23篇马闻师
  • 15篇秘彩莉
  • 15篇柏峰
  • 10篇张召铎
  • 8篇陈桂平
  • 7篇赵茂林
  • 6篇杨献光
  • 6篇周春江
  • 6篇徐涛
  • 6篇郭光艳
  • 6篇朱正歌
  • 5篇仇艳光
  • 5篇孟庆昌

传媒

  • 34篇河北师范大学...
  • 19篇华北农学报
  • 7篇遗传
  • 7篇作物学报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Journa...
  • 4篇生物学通报
  • 4篇麦类作物学报
  • 4篇云南大学学报...
  • 3篇Acta B...
  • 3篇生物学杂志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保定师专学报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高校生物学教...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大豆科学
  • 1篇中国草地
  • 1篇药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2
  • 3篇2010
  • 4篇2008
  • 7篇2007
  • 14篇2006
  • 4篇2005
  • 20篇2004
  • 11篇2003
  • 4篇2002
  • 12篇2001
  • 4篇2000
  • 12篇1999
  • 5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个化杀(CHA)杂种小麦及其亲本品质分析被引量:2
1998年
两个化杀(CHA)杂种小麦及其亲本品质分析柏峰刘植义沈银柱黄占景何聪芬马闻师葛荣朝(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050016,石家庄;第一作者37岁,男,副教授)河北省杂交小麦研究所(挂靠在河北师大生物系)和栾城县原种场在“八五”期间成功地选育出两个化杀(C...
柏峰刘植义沈银柱黄占景何聪芬马闻师葛荣朝
关键词:小麦
盐胁迫对不同耐盐性小麦叶绿体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本研究采用不同耐盐性近似等位基因系小麦,观察了盐胁迫下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
邵素霞沈银柱鹿平田彦辉
关键词:小麦盐胁迫叶绿体超微结构
基因工程改良小麦品质的研究进展和展望被引量:9
2001年
小麦优质育种工作包括改良营养品质和改良加工品质两方面的内容 .十几年来 ,通过基因工程实现小麦遗传转化弥补了经典小麦育种的不足 ,突破了可利用基因库的限制 ,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一些实验室已经成功获得了转基因小麦 ,报道了外源基因在小麦后代整合和遗传的证据 .与小麦品质紧密相关的分子也逐步搞清楚 .主要基因已经被克隆 ,许多实验室正在加紧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应用转基因的方法改良小麦品质是植物基因工程研究最有希望的突破口 .
谢启光黄占景沈银柱
关键词:小麦植物基因工程育种工作
普通小麦、小黑麦和黑麦花粉粒及其叶表皮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6
1992年
普通小麦、小黑麦和丹麦黑麦在花粉粒形状。花粉粒表面纹饰和叶表皮结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小黑麦的上述特征介于普通小麦和丹麦黑麦之间。因此,花粉粒形状及其表面纹饰特征和叶表皮结构特征可能适于作为种属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对新物种的鉴定和确定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也有参考意义。
刘植义张召铎沈银柱司智海李继彪邵素霞
关键词:小麦小黑麦花粉粒叶表皮结构
两个近似等位基因系小麦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比较被引量:17
1996年
发现小麦抗盐突变体在正常以及干旱胁迫和盐胁迫情况下,叶片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不抗盐的近似等位基因系。同时,这种差异是遗传的差异。
沈银柱刘植义黄占景何聪芬田彦辉
关键词:小麦脯氨酸
植物盐胁迫的信号传导途径被引量:8
2007年
植物耐盐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植物盐胁迫信号传导途径一直是植物耐盐性研究的热点.目前已阐明的盐胁迫信号传导途径有酵母和植物中的MAPK(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途径、拟南芥中缓解离子胁迫的SOS(salt overly sensitive)途径以及其他蛋白激酶参与的信号传导途径,其中包括钙依赖而钙调素不依赖的蛋白激酶、受体蛋白激酶、糖原合成酶的激酶和组蛋白激酶.因此,植物的耐盐性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可能是由多种信号分子参与的网络体系.大量转基因实验证明,信号传导途径中的某些组分可改善植物的耐盐性.因此,深入研究植物的盐胁迫信号传导是提高植物耐盐性的前提和基础.
秘彩莉郭光艳齐志广沈银柱
关键词:植物盐胁迫信号传导
小麦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与旗叶距的关系被引量:5
2004年
齐志广马玉峰张伟沈银柱
关键词:小麦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
玉米核DNA导入小麦获得矮秆优质和早熟二个新品系被引量:21
1999年
用浸胚法将玉米核DNA导入小麦,从转化后的D_2代和D_3代10多种变异中筛选出矮秆(株高55cm)优质(籽粒蛋白质含量比对照提高2%、赖氨酸含量提高0.05%)和早熟(比对照早熟5~8天)两个新品系,并能稳定遗传.经对供体、受体和转化后代进行RAPD和POD同工酶分析,证明供体DNA片段已进入受体并导致DNA重组,使后代基因组发生了变异.
柏峰刘植义沈银柱何聪芬黄占景马闻师葛荣朝罗颖坤
关键词:小麦浸胚法同工酶
小麦耐盐相关基因TaSTK的克隆被引量:8
2007年
利用RACE方法,从小麦耐盐突变体RH8706-49中扩增获得小麦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Triticum aestivum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基因TaSTK的全长cDNA序列,含1 958 bp,其中开放阅读框1 431 bp,编码476个氨基酸。其编码区基因组DNA全长为4 095 bp,含5个外显子。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及基因组序列均已提交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DQ103756和DQ341377)。经过NCBI比对发现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酪氨酸蛋白激酶、蛋白激酶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Northern杂交检测表明,TaSTK在小麦中属于盐诱导增强型基因,并且在耐盐材料RH8706-49中诱导增强程度高于敏盐材料H8706-34。TaSTK的杂交信号非常弱,表明TaSTK在小麦幼苗的叶片组织中属于低表达的基因类型。
葛荣朝赵宝存陈桂平秘彩莉沈银柱黄占景
关键词:耐盐基因小麦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CDNA末端快速扩增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兔防御素NP-1基因导入小麦的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兔防御素NP-1是抗性谱最广的防御素之一。为提高小麦的抗病虫能力,培育优质高抗的小麦品种,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兔防御素NP-1基因导入优质小麦品种G8901。对得到的193株T0植株进行抗除草剂筛选,获得4株抗性植株。通过PCR及PCR-Southern杂交,证实了NP-1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并稳定遗传到T1。田间抗病虫鉴定结果表明,这些植株对于白粉病、叶锈和条锈病有较强的免疫力和抗性,但对于蚜虫的抗性没有明显提高。
周春江葛荣朝赵宝存黄占景沈银柱何聪芬
关键词:小麦花粉管通道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